秦健 陈小慈 张纵
摘要:黎族传统村落是由潜在的宗族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区域性文化样式。本文根据史料记载中向人们展示黎族传统村落及其住居的现象与魅力,并深入地解读和总结了黎族传统村落形态的空间构成及其住居建筑形式的精华和价值,以期为研究这一古老而珍贵民族村落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南;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传统住居形式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族,自远古时代起就有黎族人民在海南岛上生息繁衍。受到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经济形态与人群结构的影响,再加上外来移民文化的冲击,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落形态和建筑文化。本文对黎族聚居区独特的传统村落形态空间及其住居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以期为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黎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特征
村落是黎族人民精神和物质家园的载体,是民俗文化空间和实体的体现。黎族传统村落因地制宜,以其简洁的造型、自由多变的布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人居环境的一个典范。
1.1 村落的布局形态
1.1.1 平面形态布局
家族是组成宗族的基本单位,而这些家庭并非孤立地存在于宗族之中,相反,它们之间会因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而形成完善的组织和结构。一个组织完善的村落空间可以反映出不同层次的宗教结构关系而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
传统黎族人民均聚族而居,宗族、血缘关系便成为维系的纽带,这在村落的形态上也有了与之相对应的表现。比较典型的就是同一合亩[ 合亩的构成单位是家庭,它由若干个小家庭以血缘关系组成的,一个合亩约相当一个父系小氏族。]的成员都居住在一起,且亩头的房子与其他成员的房子有通道相连;有时是若干个合亩的建筑群组成一个村落。[1]正如图1所示的重合老村同一氏族的居住形式,从表面看来似乎松散的村落,而实际上却形散神不散的整体。
1.1.2 垂直空间形态构成
黎族的传统村落与侗、傣族村落不同。侗、傣族主要注重鼓楼或尖塔的高度和艺术造型统帅村寨的空间形态,而黎族村落更加侧重水平方向的稳定感以及与大地紧密和谐的关系。黎族村落所诉求的种种物化的意象,乃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实践:村落上的建筑由于地形起伏而层层重叠,空间上空灵通透、参差错落、虚实相间,从平旷的田野上远远望去,葱郁的树林掩映着斑斑屋宇,生活气息甚浓(图2)。
1.2 村落空间构成要素
在由山林、溪河等围合的领域内,黎族传统村落除住宅外,还有寨门、防御工事、仓群、牛栏、猪舍、寮房、中心广场、土地庙、稻田、菜园、坟地等诸多的空间构成要素。
1.2.1 边界空间
1) 防御工事
黎族村落内竹围村颇为普遍,有书记载:黎人“村之周围,植刺竹以抅藩篱,其厚者达十余丈,乃择险要处开一两门户,以便出入。门之左右,常移多量竹木之枝干,以备有警时填塞门路之用,盖有似兵家之鹿柴也。刺竹之生,茂密而愈坚,较之砖石围砦,实为安盘。”[2]苏轼晚年贬谪海南儋州时所作《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中亦有所描述:“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宋)苏轼撰.《居儋录》,六卷 ]
黎族传统村落防御工事的第一道防线是林带,多为高大紧密的山竹[(清)张嶲,邢定纶,赵以谦纂修(光绪)《崖州志》:“山竹,一名涩勒,即刺竹也。长芒密距,枝皆五出,如鸡足,可蔽村砦。”];第二层是挖一圈宽为2~3米,深约2米的沟渠,或以结实高大的木栅栏为墙,或砌成泥土墙。村落内部是典型的梳式布局形式,形成外封闭、内开放的村落特点。[3]
2) 寨门
在村落空间布局中,寨门作为村落与外界的分隔,围合形成了居住群落空间。黎族村落的四周种满刺竹当做茂密坚固的藩篱,再在险要的地方,开一两个门户作为出入,这便是寨门。黎族村落的寨门有三种:一种是有门框,无门扇;一种是有门框,配以活动式门闩或门板;一种是留有1米多高的树墙,必须经过内外门梯才能出入。[3]
3)土地庙
黎族村落内常设一间矮小的小石屋,这是黎族人民经常朝拜的土地庙。小石屋一般是用五块未加工过的石头堆砌而成:一块作地板,三块作墙,顶上盖一块作为“瓦”。庙里既没有神位,也没有香炉,只有一块下宽上狭偶像形的石块,作为供奉的神,黎族人称为“石祖”。土地庙多设于离村口一两百米处,且置于一棵上百年的大树最阴凉的位置。
1.2.2 内部空间
1) 道路体系——村落的交通枢纽
黎族村落中的道路走向随意、自然、轻松而富于变化。村落中的建筑往往平行等高线建设,其主要村道多为弯曲的带状空间,曲率大体与等高线一致,小路则多采用“之”字形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在建筑密集、高程相差很大的地方,既可以让行人的视野在短时内产生很大的变化,又可以形成灵活多变、巧于因借的自由式网络布局形态,并与地形及民居有机地结合,共存于村寨整体的空间环境中。其中,“半边街”就是黎族村落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图3),道路从多栋建筑下纵穿而过,既保证了建筑用地,又使寨内道路畅通。
2) 寨场——村落的活动中心
清代《琼崖黎歧风俗图说》中对族同胞聚居于寨场庆祝佳节的情形有这样的描述:“黎人无节序,每于十月一日至十日,正月元旦至上元,则群相聚会,吹铜角,击铜鼓,以为乐。或以木为架,置鼓其上,一人击鼓,一人鸣钲,跳舞欢呼,谓之跳鼓。择空地置酒数坛,宰所畜牛羊犬豕鸡鸭之类而烹之,男女席地杂坐,饮以竹竿,就坛而吸。互相嬉闹,彼此交欢。尽醉为节。”[(清)永不足斋《琼崖黎歧风俗图说》](图4)
黎族社会没有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因此聚落中没有寺院、庙宇等建筑,而仅在聚落中较为中心的地方留出一块空地,作为祭祖等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便是“寨场”。寨场中心竖着一构筑物,挂着传统的铜锣或皮鼓作为标志。寨场边界则不明显。
此外,村子里一般还有粮仓、牛栏、猪舍等建筑物分布在住宅群的外围。粮仓多建在村子附近地势较高的向阳地段;牛栏、猪舍则往往安排在村边较低洼的地方以便清洁卫生。
2 黎族传统住居的形态特征
直接记载黎族民居的历史文献始见于宋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志蛮》:“居处架木两重,上以自居,下以畜牧”。[(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四裔考八》卷三三一,引《桂海虞衡志》]至明代,关于黎族的居住形式则有了更为深入的描述,有明人顾蚧《海槎余录》中提到黎族的“栏房”[ 栏房,亦称“寮房”是过去黎族习俗青年男女“放寮”的场所,是体型很小的茅房,里面只设床铺,一般多设在村头村尾离住宅稍远一些的地方,现在这种陋习已经革除,寮房也不复存在。]:“凡深黎村,男女众多,必伐长木,两头搭屋各数间,上复以草,中剖竹,下横上直,平铺如楼板,其下则虚焉。登涉必用梯,其俗呼称‘栏房。”[(明)顾蚧《海槎余录》]这一记载不像宋代文献所记的“架木两重”“以竹为棚”那样含糊笼统,而是具体描述了“栏房”的上中下建筑的办法与形式。至清代,黎人富有传统特色的“舫屋”[(清)蓝鼎元《琼州府图说》,载《鹿洲初集·说》卷十二]在黎族村落分布甚广,致有“无处无之”[(清)蓝鼎元《琼州府图说》,载《鹿洲初集·说》卷十二]之说。对此,清人张庆长在其《黎歧纪闻》言之最详:“居室形似覆舟,编茅为之,或被以葵叶。或藤叶。随所便也。门倚脊而开,穴其旁边以为牖,屋内架木为栏,横铺竹木,上居男妇,下畜鸡豚。熟黎屋内通用栏,厨灶寝处并在其上;生黎栏在后,前留宅地,地下挖窟,列三石,置釜,席地炊煮。黎内有高栏、低栏之名,以去地高下而名,无甚异也。”[(清)张庆长《黎歧纪闻》]另外,《琼崖黎歧风俗图说》还绘有当时黎族所居“干栏”式船型屋的图画(图5)。
传统的船形屋,平面呈纵长方形,由两端山墙入口,其屋盖和檐墙合而为一,利用树枝、竹和藤条缚扎成半圆拱形构架,覆以茅草,用树干做梁柱,靠树杈接托而成,其外形像船篷,内部间隔似船舱。其平面布局一般由“庭”(晒台)、厅堂、卧房、杂用房等几个部份组成。从山墙左侧入口,“庭”在最前面,有简单木梯可供上下(也有布置在厅堂一侧),这是为满足热带地区人们户外生活需要而设立的附加建筑。杂用房置最后,直接落到地上,作纵深方向布置。[4](图6)
解放后黎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融合,汉族金字形住房在采光、通风等方面的建筑技术有显著的优点,为黎族同胞所吸收,这便出现了金字形茅草屋(图7)。这种新型的建筑一方面采用了汉族抬梁式的梁架结构建筑风格,另一方面也仍保留了较多的黎族的传统建筑形式,如覆茅草为顶,屋顶较矮;举折不高,窗少;前檐有门廊设施,室内光线较暗;厨房仍设在室内等。
3 黎族传统聚落的文化特征分析
黎族传统村落独特风格的形成与海南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远古的黎族人民聚居于海南雨量充沛、水源充足的中部地区,他们寄养山水,放浪形骸,形成了自然、朴实、奔放的民族性格,养成了亲近自然、热爱山水的生活习惯。
3.1 朴素之美:黎族传统村落的独特个性
庄子说过,“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天道》]黎族的村落舍宇为青翠苍劲的竹木、亭亭玉立的槟榔树和婀娜多姿的大榕树等各色热带植被所环绕掩映,整个村寨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宋代宰相卢多逊被贬海南岛时曾写诗赞美道:“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荪。鱼盐家给无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宋)卢多逊《南水村》]任凭岁月的流逝,它们都泰然处之,表现出天籁的妙曼。庄子认为“美”存在于天籁,“籁”是没有人工雕凿的一种气息、一种氛围,是一种自然淳朴美的形态。海南岛黎族村落的椰风蕉雨、水中云鹤、山间明月,何处不是神奇的造化,何处不是无言的大美。而村落之中粗陋古朴民居,建筑材料原有的朴素质感与自然浑然一体,充满生活的气息,使人感受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美感(图8)。
3.2 遵循自然:黎族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
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聚居场所。海南岛的中部山区是海南岛之肺,亦是黎族聚居区。这里集中了数万公顷的热带雨林,雨水多,湿度大,并素有“台风长廊”之称,这样的自然环境便造成了黎族村落空间主要是以防热和防风为主。在黎族住居的造法上便有了相应的讲究:檐口贴于地面则为降低房檐;顶如龟背则便于排雨和抵御台风,减少阻力;倒扣船形或覆盆式房顶可防热又可防风。康熙《陵水县志》卷一中有云:“…低檐苑屋,以避飓风,即文武公署亦沿其习。”乾隆《琼州府志》也道:“琼郡枕山籍海,多海溢飓风之虞,故公私宫室,不得为高敞,然规制与内地略同。”充分体现了黎族先民既尊重自然又独创一格的建筑理念。
3.3籖纬卜祀:原始信仰的承载
黎族社会没有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但对“万物有灵”的迷信很重,流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并以祖先崇拜为主。宗教迷信对建筑的影响一方面反映在因怕“鬼”而搬村或毁屋、住宅不开窗或少开窗、后门虽设而常关等上面, 很少反映在建筑立面和装饰上。[4]另一方面的影响则为房子的定向,古书有这样的记载:黎人 “起居用蛋卵占验,于黄昏时,将鸡卵置十字路口,次早取而煮熟。开验之,视其黄之偏处以定向。”[ (清)张庆长《黎歧纪闻》]因为这种“蛋卜选址”,所以船型屋方向不一,住宅间距疏密不均,平面布局比较随意。
4 结语
近20 年来,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黎族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政府的招商引资在促进海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具有地域特色的黎族传统文化的消失。以建筑文化为例,自1992拉开了民族地区茅草房改造的序幕,黎族地区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同的民族对建筑空间有不同的解读,黎族船形屋体现了黎族特有的建筑文化。因此,如何提高黎族生活空间的质量,继承与发展黎族建筑文化,使其保留可识别的地域特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致谢:感谢海南省五指山市人大常委王青书记、市人大教工委副主任邢福通提供的文字、图片资料;感谢琼州大学杜宇教授在调研过程中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编辑组.黎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1986:55.
[2]广东民政厅编印.广东全省地方纪要[M].铅印本,第三册,1935:75.
[3]李露露.热带雨林的开拓者:海南黎族调查纪实[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3,87.
[4]刘耀荃.海南岛黎族的住宅建筑[M].广州:广东省民族研究所,1982:6,9,12-2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