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辰
导读:以“人本、生态、低碳、可续”为理念,以中小城市特别是大都市郊区新城可持续开发为主题的“第二十届长三角城市科学创新论坛”,12月1日在上海城市管理学院隆重举行。与会的各界专家学者借鉴中外城市创造的前导理念和成功经验,就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城市化加速期、城市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科学、高效、生态、低碳、节俭地推进中小城市尤其是大都市郊区新城的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诸多符合本土实际的应对理论和实践举措。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20
以“人本、生态、低碳、可续”为理念,以中小城市特别是大都市郊区新城可持续开发为主题的“第二十届长三角城市科学创新论坛”,12月1日在上海城市管理学院隆重举行。该论坛同时也是“第八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科学分论坛”,主题是“中小城市与大都市郊区新城开发的现代理念”。与会的各界专家学者借鉴中外城市创造的前导理念和成功经验,就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城市化加速期、城市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科学、高效、生态、低碳、节俭地推进中小城市尤其是大都市郊区新城的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诸多符合本土实际的应对理论和实践举措。论坛由长三角江、浙、皖、沪四地城市科学研究会,以及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上海淀山湖新城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来自国家建设部、中国社科院、长三角各大著名高校,以及城市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出席论坛。
随着经济、人口、物流向现代城市的进一步集聚,以及建筑、交通、空间在大城市密度的急剧提高,拥挤、脆弱、空心化、高碳化、不可续等城市病日益严重。为此,国家十二五发展战略,不仅为整体经济的出口转内需、投资转消费描画了清晰的轨迹,也为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与大都市郊区新城开发,提出了新理念,包括:人本为核心的空间布局与尺度掌控、历史文脉与原生态的现代化继承和保护、产业体系的整体性与生活的全配套、中小城市和郊区新城与大都市的相对独立关系,以及新时期城市规划中人本、生态、低碳、可持续元素的多元整合等。为此论坛组织了6位嘉宾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就中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汇报、新闻晨报、上海科技报、东方网等媒体,就本次论坛作了相关的专题报道。
一、错位竞争视野下的中小城市发展路径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李迅作了题为《中小城市与大城市错位发展的理性思考》的主题发言,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其思考。一是介绍了我国中小城市的数量概况,认为至2010年,全国城市657个,城镇人口66978万人,城镇化率49.95%,城镇规模等级结构逐步完善,我国城市人口继续呈向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中的态势。此外农民进城务工,40%在大城市,60%在中小城市和城镇,说明农民进城也存在一个梯度发展的过程,即进入大城市务工的人往往在县城镇、中等城市先务过工,积累经验以后再进入大城市。二是阐述了我国发展中小城市的主要特点,城镇密集地区、巨型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问题,事关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大、中、小城市协调以及城乡发展的协调,是城乡空间规划和合理布局工作的重点内容,亟需围绕重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为国家制定相关城镇化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借鉴。三是提出了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方向路径,认为中小城市在选择发展模式方面,可更多考虑包含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集约型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型城市发展模式与和谐型城市发展模式这四种类型。
二、大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小城市发展机制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原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牛凤瑞作了题为《大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小城市发展》的主题演讲,认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个省级行政区即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幅员,因此在由若干省域组成的大区域内形成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推进大区域一体化的目的,是协调域内各行政区之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政策,实现区域资源配置的整体优化。为此在大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具有联动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中小城市的差异化发展是主流,是区域联动发展的基础,而联动发展则是差异化发展的结果和延伸。为此要把握中小城市差异化发展的三个节点,即产业方向的选择、市域产业空间布局与域内差异化发展环境的构建。此外,由于中小城市自主发展决策总体上仍受到诸多的不必要限制,致使中小城市职责与权力的不匹配呈加剧之势,因此还必须完善中小城市差异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大都市城镇化目标下的郊区新城发展战略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城科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俞斯佳作了《上海大都市郊区新城发展的创新战略》的主题发言,就上海郊区新城发展历史作了回顾,认为上海郊区城镇建设经历了“卫星城”-“新城”的发展历程,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始终坚持着“实现中心城功能优化和有机疏散、沿区域性交通轴线培育城镇节点、促进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目标。“十五”规划以来,上海市郊区新城规划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人口逐渐向郊区集中;城市发展重心逐渐向郊区转移;松江新城、嘉定新城等已初具规模;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重大产业基地纷纷落户郊区。郊区已成为推进上海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且上海郊区新城发展体现提升新城规模能级、促进新城产城融合、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行基础设施优先与优化新城环境品质这五大创新。
四、大都市区竞争背景下的新城转型升级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委副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彭震伟作了题为《全球化时代大都市区新城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演讲,认为当今及今后世界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城市已成为全球及区域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城市的空间形态也逐步由单一城市转变为城市区域。而生产性服务业由于面对面交流的需要,信息与人力资本的可获得性、创新的可能以及良好环境条件等原因,高度集聚于大都市区,成为现代大都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并成为影响大都市空间再组织过程的核心要素。在大都市区内部,总体上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呈现出由核心向外围地区扩展的郊区化趋势,生产性服务业的不同职能部门的空间分化,生产性服务业中那些具有高度“前台”功能的中介服务部门和功能向中心城市集聚,而那些具有“后台”功能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及功能则向大都市区的其他城市/新城呈分散化布局。
五、发达国家建设实践中的新城因地制宜开发
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在题为《中小城市和大都市郊区新城的因地制宜》的主题演讲中认为必须重视中小城市和大城市郊区新城开发研究,而且中小城市和大城市郊区新城发展应因地制宜,我国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决策与城镇规划仍有必要借鉴先行城镇化国家的一些经验与教训。为此,我国中小城市发展和大都市郊区新城开发必须关注四大问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市发展和新城开发应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法规;重视中小城市的发展,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科学规划;大都市郊区(郊县)新城开发应充分论证、科学规划(科学进行选址、新城职能定位、环境容量与发展规模的研究,以及新城与母城——中心城的关系处理等),符合人本、生态、低碳、可持续的要求。
六、现代生态城市理念下的绿色交通体系构建
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所长、博士、研究员级高工曹国华在题为《现代生态城市的绿色交通与构建途径——以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为例》的主题演讲中,认为发展绿色交通旨在降低环境影响、推动需求管理、创新交通技术、协调各种方式、引导用地布局、促进社会和谐,绿色交通理念要始终贯穿于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的全过程,绿色交通应发挥优化城市交通和提高城市品质的双重功能,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并使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得以具体地贯彻落实。由于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区位和尺度的特殊性,为打造绿色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系统提供了基本条件。首先,生态科技岛位于南京主城区与江北副城之间,地质条件一般、生态敏感,需要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其次,全岛南北长约12km,东西平均宽约1.2km,林荫道已成网络,空间尺度适宜。第三,以生态和科技为导向的绿色交通系统更契合建设“活力、宜居、生态、智慧洲岛,高科技研发业者、投资者与创意人才集聚地”的发展诉求,以及打造宜居、创业、科技之岛。
在本届论坛上,六位专家还从不同角度、各自领域的研究,分别指出了中小城市与大都市郊区新城开发的诸多问题,认为我国中小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城市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形成了三大共识:
一是中小城市和新城是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科学地开发,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带动内地产业更好地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对中小城市和新城发展的战略研究,注重理性借鉴国内外城镇建设的多元经验,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努力防范现代城市病,充分展现现代城市文明。
二是中小城市和新城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重要的战略平台,科学地拓展,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区域资源的更好利用。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重要转型期,必须加强中小城市和新城建设的方式优化与规划设计,关注区域开发环境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符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符合自身实际的前提下,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最大效益。
三是中小城市和新城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科学地推进,有助于区域的扶贫和新兴产业投资的更好拉动。因此,要坚持科学引领,尊重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区域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禀赋的综合配置,在符合国情、适合域况、有利持续的前提下,推进中小城市与新城的科学、健康、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