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争 黄龙梅
摘要:在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新《医院财务制度》也明确规定医院要加强成本核算,为了应对新的医改形式和新制度的要求,必须做好全成本核算结果的分析工作。文章尝试使用医院收支数据进行量本利分析,但是传统的模型在解释医院运行状况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利用改进的非线性量本利模型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结果进行了深入而量化的分析,剖析医院亏损原因,探寻规范医院财务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量本利模型 全成本核算 保本点 保本服务量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51-01
2010年财政部、卫生部联合修订了《医院财务制度》,在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医院“加强经济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量本利分析就是建立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对成本、业务量、利潤量三者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分析,目的是通过建立量本利模型,来分析医院某个项目或全部项目的盈亏平衡点,进而规划目标利润,预测未来的经营水平。
一、传统量本利基本理论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成本习性。
利润=业务收入-总成本
=业务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固定成本
当利润等于0时的业务量为保本服务量,即盈亏平衡点,保本服务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二、传统理论的缺陷
在线性的量本利分析模型中,利用该模型推导出的各种结论简明,具体应用计算简单,但前提条件是影响利润变动的四大因素是独立变化的,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四大因素不可能完全独立,即该模型离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比如,销量和价格本来就是互相影响的,再如经济学上,生产企业总成本随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变动作非正比例变动,经济学上成本函数图如下:
三、运用改进的量本利分析方法进行运营分析
1.分析方法介绍。笔者选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医院总收支与工作量之间的模型关系,因为该方法在理论上比较健全,计算结果精确,只是计算过程比较繁琐,所以采用IBM SPSS19.0来计算回归系数。工作量统计指标有两个:门急诊人次数和实际占用总床日。通过计算门急诊人次数和实际占用总床日的换算率,才能建立总收支与工作量的一对一关系。
2.门急诊人次数与实际占用总床日的换算关系。目前,业内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计算每门急诊人次收费水平和每床日收费水平来确定两者的换算率。比如,每门急诊人次收费水平为200元,每床日收费水平为600元,每床日收费水平是每门急诊人次收费水平的3倍,即实际占用总床日=1/3×门急诊人次数。
3.以某院为例,运用量本利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依据某院2008年-2010年的月收入数据和工作量数据,将门急诊人次数换算成床日(总工作量=1/3.5×门急诊人次数+实际占用总床日),然后运用spss19软件建立医药收入与床日之间的回归方程。
回归结果为:医药收入=313,900,000.00-8,094.80×工作量+0.07×(工作量)2
模型输出显示二次方程比线性方程拟合效果好。
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医药支出与工作量之间的模型,结果如下:
医药支出=283,500,000.00-6,149.39×工作量+0.05×(工作量)2
模型输出显示二次方程比线性方程拟合效果好。另外模型显示影响医院总成本的因素除了工作量,还有其他因素。
4.联立方程,计算保本点。根据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 (b2-4ac≥0),得出结果如下:
保本点有两个:95,762.17和18,673.71床日。目前某院工作量处于这两者之间,所以利润为负。
四、管理建议
为了迎接医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财务管理角度提高工作量、降低成本提高医院效益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应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加强成本控制,建立考核指标;其次,建立健全医院资产核算体系,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使资金投入更合理,发挥更大的效益;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来采购物资,有效降低物耗成本;推进信息化、科学化管理的进程,推进后勤社会化,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最后有效利用绩效手段来激励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谢建卫.“盈亏平衡分析”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卫生软科学,2003(6)
2.谢芳.量本利分析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M].医学信息,2010(12)
3.汤建凤.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量本利分析[J].财会月刊,2012(1)
4.张鼎萍.降低医院成本的有效途径[N].财会信报,2007(4)
5.胡跃进.非线性量本利分析模型初探[N].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 100000)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