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安全岛
【梦想疗法】
“梦想疗法”指用美好的梦想来帮助我们用意志接纳现实里的磨难,并积极发展自我的一种心理疗法。我们常常听到“人因梦想而伟大”,“有梦想就有力量”的标语,这就是一种梦想疗法。当一个人拥有梦想,能制定一个目标,无论这个目标多么遥远,都有助于缓解对现实的不满与不适,并且能让人变得更有耐性和创造力。人是希望的动物,只要有了希望,就会抬着头走路,忽略地上的泥泞,而努力向前。
【自我牺牲者】
“自我牺牲者”是指在人际关系中总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得他人的接纳的人。这不是一种健康的人际角色,反而容易让自我牺牲变成一场惨烈的作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尊,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互换而来,而不是由一方不断的退让、牺牲来保全的。“自我牺牲者”往往具有一些边缘型、依赖型人格的特质,心理比较脆弱,以女性为多见。她们在亲密关系的每一步,都插入了自我牺牲,也因这样的自我放弃,而破坏了需要公平的亲密关系。
【制轮效应】
“制轮效应”指人们在消费时的一种心理习惯。当一个人的工资收入达到某个水平后,此时的消费习惯,如消费高档次的衣服和食品,会稳定在某一个水平;而当工资再一次提高时,消费习惯可能会上调,但是不会随着收入的降低而减低自己的消费水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 “是”或“非”的话,这能算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事物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创造。
【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就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态度,如小品“配角”中朱时茂说陈佩斯:“就你那模样,一看就是个反面角色……”然后说自己:“看我穿上这身衣服,起码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呀……”这就是从长相产生的定势效应。“疑人偷斧”也是这个道理,它是以逻辑推理的方式而得出的定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定势效应,用发展 的、辩证的眼光去看人。而对于一个犯过错误或不被看重的人来说,要改变别人的定势效应,就要对自己的成绩或好事做适当宣传,在别人的心目中改变的、不好的 定势效应,建立新的、好的定势效应。
【恶魔效应】
“恶魔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恶魔效应一词,源于菲利普·金巴杜的《恶魔效应:由善及恶之全解》一书。即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对不好的一面加以夸大化的感觉和看法,是由于某一点或某一些不好印象而扩大到全部印象的知觉现象;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Ta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不良感知和印象,而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特性也会给予否定性、妖魔化的评价。恶魔效应的特征就是抓住一点短处,推及其余,认为极端地、绝对地坏。
【阿什法则】
“阿什法则”是指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你愈是躲着问题,问题愈会揪住你不放。就比如男女之间谈恋爱,肯定会有很多问题需要磨合并做出调整。但是,若我们只是幻想着王子公主式的浪漫恋情,而不去承认爱情中的伤痛,那么我们永远就不会正视问题,伤痛反而更多。
【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首先,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在一段时间内,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很好,但一离开人的精心照料,经不起温度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在教育生态中,花盆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从书本到书本,进行封锁式小循环。这样脱离实际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滋长以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经不起挫折。因此让学生走出校园变得尤为重要。
【自我推卸者】
指一个人把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权利都推卸给外界,或者寄托于他人,放弃了对自我负责的权利。比如一些"家庭妇女",婚后依附着丈夫生存,不仅仅是经纪商依靠丈夫,来自我的人生规划,自我的成长能力也让丈夫来决定;又比如当下众多的"啃老族",也是把自我的权利继续像小孩子一样丢给父母,让父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恋爱类型】
“恋爱类型”是由亚历山大·阿维拉博士在1993年,根据荣格和Myers-Briggs的理论发明了恋爱类型系统。他针对大约400对异性恋情侣做测试,他们有的刚开始交往(1个星期到3个月之间),有的已订婚,或已婚至少5年。他让受试者参与恋爱类型测验,找出匹配的恋爱类型。恋爱类型是16种特别的个性风貌,每一种在面对亲密关系时都有其独特的特质和偏好。通过决定一个人的恋爱类型,你可以立即取得那个人在关系处理倾向上的秘密,了解这个人是否与你相配,如何获取他的爱情,以及你可以在他身上期待什么样的关系。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提出的概念。在一个人的头脑中,会把实际上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划分不同的价值。在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但在心理账户里则不一样。心理账户让我们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如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200元。在你出发时,你发现刚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还会去听音乐会吗?或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200元。在你出发时,你发现音乐会的票不见了。你还会去听音乐会吗?上述问题1的答案是多数人仍然会去听音乐会,而问题2多数人选择不去。虽然损失的实际结果是相同的,但由此给你带来的心理影响却不大相同,从而也就直接导致你做出了相反的两个决策。
【罗客】
罗客的英文写法为“looker”,现指80后中有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实在的人生目标,并有明确的努力方向的人。和蚁族、漂族、草莓族、啃老族相比,罗客族告别了迷茫,能够用自己的人生规划创造终生的安全感,并且脚踏实地的去一步步努力。希望在我们80后中,罗客能更多一些,让我们都能了解自己,为自己设计去一条完美的人生之路,哪怕那是条少有人走的路。
【恐病心理】
“恐病心理”是一种心理障碍,指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疾病,顾虑重重而不能自拔,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疑病或恐病。这种心理的形成,常常与敏感多疑的个性有关,也有的是境遇影响、心情不佳造成的。有这种心理的人,对自己身体的不适会过于敏感,对他人谈论疾病症状过于关注,并极易对号入座,以致于对自己无病疑有病,小病疑大病,大病疑绝症,从而产生莫名的心理恐惧,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对人的精神和生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真的身在病中,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身体的康复。
【赞美投入】
“赞美投入”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行为。每个人都喜欢由衷的赞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赞美是一种产出大于投入的投资。给人以赞美甚至不需要任何物质上的付出,但却可能得到绝对超值的回报。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性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人赞美和尊重。渴望赞美是每个人内心里的一种最基本的愿望。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尊重,哪怕这种渴望在别人看来似乎带有点虚荣的成分。”所以很多成功的老板懂得激励员工和讨好顾客的最好方法就是赞美,赞美,再赞美。
【心理体检】
“心理体检”,也就是我们通常接触的心理检测或心理测量,是运用专业心理测量工具对被测试者进行相关问题的诊断,以及时了解测试。对认定心理状态、人格(性格)特质、精神状况或智力商数等情况,也可作为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治疗参考依据。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心理体检可分为职业类、婚姻家庭类、生活满意度类等类型。
【地面心理空间】
“地面心理空间”来源于环境心理学,它指的是不管视线平行的可触及的空间多么的空旷,没有其他物体遮挡,只要脚踩的地面上堆满了杂物,人依然会觉得空间拥挤。这是因为人所知觉到的环境,基本近似于一个以人身体为中心的圆球体,这个球体的半径近似于我们视线可及的范围,球心是我们的双脚位置,所以,打扫屋子一定记得要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哦!
【分类分裂感】
“分类分裂症”来源于现今的网络博客世界,它指的是在不同的博客风格网站开许多不同的个人博客,随着时间的推移,疲于应付这许多博客的更新。博主出于对自己人际关系圈的区分而分设了不同的博客,但博主原本只是一个人,要将这许多面刻意分开展示,只会导致一种类似于“个体统一感分裂”的感觉。
【瘦衣激励】
“瘦衣激励”来源于日常生活,它指的是人们(通常是女生)在买衣服的时候,虽然希望买到合身大小的衣服,但往往更能接受“小一点”的,而不是“大一点”的,因为人们往往对自己“变瘦”更期待,希望自己能够因为想穿上这件“喜欢的”“小一点”的衣服,而努力节食,认真减肥。这种心理与主动加压给自己规定更多的工作相似,均为在不合适自己的情况下,倾向于让自己更有成就感的方向。是内心自我激励的一种外现。
【收藏使用错觉】
“收藏使用错觉”来源于社会心理学,它指的是人们误以为已经“收藏”的东西等同于“已经在使用”“已经在发挥作用”的东西,举例来说,物理成绩下降,就去买许多的物理辅导资料,虽然一买回来束之高阁,但心里却感到一种放松和安慰,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理就会慢慢好起来。这也是导致生活中人们好收藏许多实际并用不上的东西,并且舍不得抛弃的原因。人们误以为“收藏”等于“使用”,因此“不收藏”了,就好似“不用”、“浪费了”。
【随心购物狂】
“随心购物狂”来源于消费者心理学,它指的是人们在如今超级市场非常发达的情况下,进超市前想不出要买什么物品、出来后却大包小包买了许多并不需要东西的人。这样的人通常看到物品的时候,有强烈的占有欲,等买单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类似功用的产品。这种“随心购物”的冲动,可以用事先列好“购物清单”的方式予以控制,并时刻提醒自己物品的实际功用,而不要简单地被包装和商店的气氛所吸引。
【反刍思考法】
“反刍思考法”来源于进化心理学,它指的是人们在重复整理自己过去的物品、资料时,会萌生出许多新的创意和思想突破,因为据说牛在反刍的时候,从一个胃到另一个胃,在四个胃中食物一再被消化,到最后一个胃时,消化吸收最彻底,而一些营养必须在最后一个胃里才会被吸收。所以人们寻找新灵感未必一定要去做一些特别新异的事情去刺激大脑,不妨试试反复整理自己的生活物品、思想记录,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哦。
【末班心理】
“末班心理”来源于社会心理学,它指的是人们在意识到自己目前的机会是最后一次机会时感到惶恐,往往会作出不同于自己习惯的选择,例如习惯安静等车的人,觉得快要过来的10路车是自己回家的最后一班车了,就会不顾习惯的冲过去,而“末世情结”更是这种心理的极端体现,表现为放弃自己的一贯的处世态度,而尝试截然相反的一面。目前,社会上“剩女”等名词,也让需要30上下的女性非常惶恐,虽然并不喜欢某位男子,但是一种“这是婚姻末班车”的心理,会导致她们勉强顺从,让自己“喜欢”。
【疼痛性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恐怕没有谁从未感到过疼痛,但是总有一些人的疼痛感远比医学原因能够解释的更为严重或持久,其中往往都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这种情况就被诊断为“疼痛性障碍”。有这类问题的人往往很难确切的对自己疼痛的部位定位,常常会用情绪性的词语(如“令人发狂的”)而非感觉性词语(如“烧灼性的”)来描述自己的疼痛感。
【睡眠状态的错误知觉】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人调侃自己的室友刚刚呼噜打得很响,室友却反驳说自己刚刚根本没睡着,不可能打呼噜。这其实是因为入眠与否在有些时候是一个主观问题,有些人、尤其是很多失眠患者往往低估了他们的睡眠时间,至少与专业仪器的测量结果相比是这样的。当然,这两者彼此有差异是正常的,只有当所报告的结果与测量所得的睡眠时间之间严重脱节的时候,才被称作为“睡眠状态的错误知觉”。
【肥胖症】
“肥胖症”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身体脂肪积聚过多的状态,按照医学上的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为肥胖症。但是每一种文化对于什么叫“过多”和“标准体重”都有自己的观点,例如在19世纪的欧洲和中国的唐朝,体态丰腴才是美的象征。因此,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肥胖症是由社会而非症状本身来进行定义的。
【缺乐症】
除了抑郁的情绪外,重度抑郁发作最常见的特性是愉快感丧失,从而失去了对通常进行的活动的兴趣,甚至无论那些事之前是不是非常喜欢做,都似乎再也不值得去做了。这种愉快感丧失就叫做“缺乐症”。
【状态依赖记忆】
有大量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处在与事件发生时相同的心境状态之下,那么他们会更容易的回忆起这件事。例如说,当我们处在极端情绪状态下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种“脑中一片空白”的感觉,对于这期间发生的事情我们通常很难成功的回忆起来,但是假如我们再一次处在这种极端情绪之下,那段记忆就会很容易被唤醒。
【昼夜节律】
所谓的“昼夜节律”指的是由我们体内的生物钟所控制的一种循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昼夜节律指的是人的身体自己习惯并适应的睡眠循环,而非真正的昼夜循环。当人们试图在与昼夜节律不一致的时间作息时,“昼夜节律障碍”就会出现。例如值惯了晚班的工作人员,在脱离晚班之后他们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来重新适应真正的昼夜交替。
【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指由于害怕体重增加而出现的,以严重抵制进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障碍,它以少女和年轻女性患者为压倒多数。厌食症患者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消瘦和害怕发胖,尽管有些人可能已经瘦到明显皮包骨头的状态,但他们仍然会坚称自己“太胖了”,并继续坚持减肥。
【钟情错觉】
“钟情错觉”是一种情感错觉,指把对某个人的崇拜和好感当作了爱情。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我期待,当发现生活中出现了满足这些期待的人,就会不自觉的把对方当作偶像来崇拜,把对方的优点当作自己爱他的理由。以为自己爱上他,其实只是被那些自己没有的优点吸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