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峰
摄影之路该怎么走,朝哪个方向走呢?
每当新的一年来临,我都会想起这个老问题,也有不少朋友向我提起这个问题。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对选择搞摄影不坚定,而是在层出不穷的新可能、新问题的逼迫下,不得不定期重新审视过去的摄影之路,我们的方向对吗?怎样做才更有价值和意义呢?
比如拍摄风景,大批刚刚学摄影的人纷纷到那些摄影圈人人都知道、都去过的地方,去拍摄内容和画面形式都差不多的照片。这是去练习技法,还是去创作?如果是去创作,个性风格在哪里?如果是搞艺术创作,我们应该看什么、怎样看?难道已经被看了无数遍的那些老地方就不能去、就不可能出新意了吗?
比如航拍,难道只有航拍式的鸟瞰,才能出新意?而且在大家都搞航拍的时候,个人化的风格怎样找到和体现?是飞行高度决定的,还是镜头焦距决定的,抑或观看方式决定的?
比如水下摄影,只好拍水中漂亮的珊瑚、舞蹈状态的美女,或各种花样的鱼儿吗?
比如微距摄影,只好拍摄昆虫的复眼或蝉翼般的翅膀吗?
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记录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如何把握,非遗在当代社会的新活力如何表现?难道只能拍摄几个老人制作非遗物品时的动作吗?在这类照片中,如何处理知识性与人物内心的关系?
比如新闻摄影,如何摆脱格式化的几个规程和表面化的记录,把人性和人情方面的内涵融合在一起,从而在传布信息的同时给我们心灵的指引呢?
比如拍摄社会纪实专题,这些年“新八股”已经出现,如何摆脱束缚,解放影像表达力呢?一组专题,如何通过编辑凸显其穿透人心的力量呢?虽然我不认为在如今社会搞社会纪实摄影已经过时,只要有引起社会各阶层关注的问题存在,只要不同民族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存在,只要傲慢和偏见仍然妨碍我们平等地对待他人,这类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有利于相互沟通、理解的作品就不会过时,只不过作为先锋形式艺术的意味可能在某些地方减弱了,艺术馆更多地收藏形式上更具时代创新的东西,但这不等于社会纪实摄影内容过时了,作为影像文化产品价值消失了。当然,社会纪实摄影也确实面临突破的问题,突破老套路,突破老手法,如何才能进入新的流媒体传播运行之中呢?
再说人像摄影,如何才能突破当下的窠臼,拍出人的时代精神、内在性格和新颖的姿态呢?难道只有把人用绳捆着,或把人置于旧工厂的烟囱下,或头顶各式蔬菜的样式吗?第一个这样拍的人是有创意的,但后面一窝蜂似的模仿令人生厌。
……
摄影人人可为,但找到并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真不容易。最终,我们找自己的路,要在介入社会的内容和主题上下功夫,在表现手段的强烈、扎实的维度上下功夫。思想开阔而活跃,就不怕不在社会文化的前沿上;手段精细扎实而富有新意,就不怕视觉上不震撼人。两个方面都经过刻苦磨砺,就可能为摄影艺术的大厦添砖加瓦,从而走入艺术的殿堂。
找啊,找啊,找到自己的路;走啊,走啊,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