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仁贫困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2012-04-29 23:11郭芹
2012年10期
关键词:贫困铜仁现状

郭芹

摘要:地处黔东北武陵山区的铜仁是贵州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贵州省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从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对铜仁贫困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铜仁;贫困;现状

即铜仁市,下辖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碧江区、万山区10个县(区)。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腹地,目前仍属于贵州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是贵州省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全市共有70.11万贫困人口,7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国家级贫困县,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6个省级贫困县,即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125个重点贫困乡镇,1781个重点贫困村,分别占县、乡、村总数的70%、74%和60.5%,贫困发生率为21.9%,比全国高出18.3个百分点。目前铜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状况,与贵州省及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铜仁市贫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基础薄弱

1.工程性缺水严重,耕地资源匮乏。铜仁地处黔东北武陵山区,是喀斯特地貌较发育的地区之一,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7.8%,其次是丘陵占28.3%,坝子及其它地貌面积仅占3.9%。境内山高谷深,水低田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长期以来,水利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相当严重。“九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这里自然地理特色的真实写照。境内耕地面积十分有限,按照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铜仁只有0.66亩。为种植农作物,当地农民对山地进行盲目开垦,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同时,境内成片的耕地少,分散的坡耕地、梯田多,且土层浅薄,土地承载力较弱,农作物产量不高。受地形地貌的制约,也难以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来发展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耕地生产能力不足。再加上频繁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当地农民难以依靠发展农业生产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恶劣的自然条件使他们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

2.交通、通讯、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础设施是重要的社会先行资本,受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差、投入成本高、巨额配套资金跟不上等因素的影响,铜仁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建设滞后。在交通建设方面,内部路网通达性较差、公路等级较低。该市2825个建制村,平均公路通畅率只有21.1%,除碧江区、万山区、玉平县外,其他各县均低于平均水平。市内相邻的县(区)连接不便,主要交通节点通达性较差,如相邻的江口县和松桃县,两县的连接需绕走碧江区。此外,市内10个县区仅玉屏县通高速公路,仅玉屏、碧江、松桃、万山四个县区通了二级及以上公路。在邮电通讯建设方面,2011年末该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3.79亿元,占贵州省的6.3%;固定电话用户27.13万户,占全省的6.7%,电话普及率为42.7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54.54万户,占全省的7.1%;互联网用户11.75万户,占全省的5.5%。在水利、电力建设方面,当前全市农村自来水通水率达到68.3%,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9亩,人均保灌面积0.35亩。全市电力基础设施的设备陈旧,电煤供应量不足,煤电挂钩、错峰限电的现象持续发生,尤其是部分农村地区经常出现断电或拉闸限电,以电代燃料农户仅占33.6%。基础设施滞后成为制约铜仁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的重要因素,降低了其通过发展工商业实现脱贫致富的可能性。

二、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1.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铜仁国土面积、人口总量约占贵州省的10%,但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57.72亿元,仅占全省总量的6.27%,在全省个市州中排名倒数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4元,在各市州中排名最后,仅相当于贵州省平均水平(16495元)的8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02元,低于贵州省平均水平,仅相当于贵阳市的54.2%。另一方面,铜仁财政收入水平较低。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0.63亿元,仅占贵州地方财政收入的6.5%,一般预算收入28.41亿元,与贵州省其他市州财政收入情况相比较,排名居倒数第二位,仅相当于贵阳市当年的15.2%。该市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164.39亿元,共获得上级转移支付补助115亿元,主要靠国家财政转移支出维持正常的生产和工作运行。铜仁受整体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财政收入不高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和摆脱贫困的难度不断加大。

2.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长期以来,铜仁的产业结构表现为“农业独大、工业断腿、三产滞后”的发展特点。从2005-2011年,该市第一产业比重一直较高,2005年高达43.7%,虽然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但目前仍接近3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很低,虽然已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目前还不到30%,在贵州省各市州中最低;第三产业比重虽然在逐渐增加但并不高,2008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目前仍不到45%。2011年铜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93:27.93:43.14,其中第二产业占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27.93%,与贵州省40.93%相比,二产低于全省13个百分点,而差距主要在工业方面。2011年铜仁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4.0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52亿元,仅占贵州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9%。同时,铜仁是典型的山区农业经济,除了烟酒业、农产品加工业、矿产品加工业等中、小型工业经济外,几乎没有大型的装备制造业、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单一、不合理的工业结构无法起到支撑农业、反哺农业的作用。

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结构不合理。随着工业强省和城镇战略的实施,虽然铜仁固定资产投资高速运行,但由于基数小,投资规模仍然相对偏小,2011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4亿元,占贵州省的8.7%,在贵州各市州中排位第七;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00.01亿元,仅占全省总量的6.13%,在各市州中排名倒数第二位。另一方面,铜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投资比重较大,产业投资比重小,特别是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约2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与贵州省政府要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40%的目标差距较大。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工业投资比重低,难以推动铜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三、教育事业欠发达,人力资本短缺

1.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2011年末,铜仁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毕业生3595人;普通高中18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8%,比贵州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离2020年贵州省80%的目标仍有32个百分点的明显差距;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3.17%,比贵州省平均水平94.15%低近十个百分点,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56%,比贵州省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受教育程度偏低的情况在铜仁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为48.19%,比贵州省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仅为2.9%,比贵州省平均水平低8.87个百分点。由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先进的生产方式无法获得推广使用,致使当地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粗放,生产效益也比较低下。

2.科技人才和村级干部人才缺乏。铜仁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计不到4.5万人,每万人中拥有科技人员135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20人,其中,每万人中拥有工程、农林技术人员仅16人,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1%,全国水平的40%。科技人才的缺乏,进一步加大了科学技术在当地推广的难度,进而限制了民众脱贫致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铜仁农村地区的干部虽然大部分根植于当地山区,对山区民族文化、历史和社会情况了解比较透彻,但是干部中拥有技术特长、经济知识、金融管理知识的村级干部欠缺,相当一部分干部对参与式扶贫开发以及其他模式的扶贫开发把握不够,而且部分村干部长期受传统文化背景的束缚,思想观念保守、工作方法落后。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扶贫开发政策的精神难以得到科学贯彻与落实,致使相关扶贫开发工作难以推进。

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现

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铜仁体现得非常明显。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铜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快了交通、水利、电力等大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是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发展经济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工业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液、废渣等污染物未经充分的环境处理任意排放,严重影响了民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与此同时,近年来,铜仁各县(区)为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不顾当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展开无序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而且有些地方把招商引资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不顾本地实际盲目地引入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项目。这不仅造成了区域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使有限的资源难以按市场经济机制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最终导致区域的无序开发。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有效落实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标难以统一,也制约了当地扶贫开发的进程。(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柏振忠.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脱贫的现实困难与政策选择[J].理论月刊,2011(12)

[2]陈德祥,吕学芳.武陵山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人口贫困化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2009(2).

[3]权芳.破解武陵山民族地区贫困的思考[J].中国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6).

[4]《贵州省铜仁地区(武陵山区)贫困现状报告》铜仁市民委2012-02-20

[5]《铜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猜你喜欢
贫困铜仁现状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