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
传统化疗药物是癌症治疗药物的主力军,但由于其“地毯式”轰炸的明显副作用,不少患者由于不能耐受而降低治疗标准。
分子靶向治疗是在对肿瘤分子生物学了解的基础上,以病变细胞为靶点的治疗,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克服了传统化疗药特异性差、毒副作用大的缺点。目前,新兴的分子靶向治疗已在乳腺癌、肺癌等领域取得很好的疗效。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介绍,分子靶向治疗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但从作用的部位或针对的靶点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除小分子化合物外,作用于细胞表面的药物主要是单克隆抗体,这类药物单用大多有一定疗效,能明显提高化疗或放疗的疗效,已经有多种这类药物进入美国NCCN所制定的肿瘤治疗规范。另一种分类是根据治疗靶点的多少分为单靶点药物和多靶点药物。两种分类是可以互相包容的。目前,将能够抑制两条或多条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称为多靶点药物,例如索拉非尼、苏尼替尼和范德他尼等。
美国、德国等国家正在进行的80多项胰腺癌研究中,大部分包含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证实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副作用小。今后,以分子靶向治疗为代表的生物治疗,与放化疗协同作用使肿瘤综合治疗科学性更趋完美,治疗有效率提高至少20%以上。
“分子靶向治疗还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治疗。”欧阳学农主任医师认为,分子靶向治疗并不是要将其他治疗方法“一棒打死”。癌症很难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治愈,应提倡“鸡尾酒”理念,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部位、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把生物治疗与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局部高温、局部冷冻、局部化疗、栓塞疗法相结合,制订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保持最好的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西方医学界越来越以主动的姿态接受中医,对中医、中药在巩固机体免疫保护方面的功能,抑制肿瘤扩散的能力,对放疗、化疗的增效减毒功能,表现出越来越信任和接纳的态度。
对晚期患者而言,肿瘤已经属于慢性病,靶向治疗只是增加了疾病控制率,无法绝对根治。不菲的价格和国内医生缺乏分子生物学、物理学基础是限制分子靶向治疗发展的因素,且分子靶向性药物多为非细胞毒药物,需要联合用药。分子靶抗癌药物有利于将很多肿瘤变为慢性过程,像糖尿病、心脏病等普通慢性病一样,会更好的带领癌症患者向“带瘤善存”迈进。
链接: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3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索拉非尼:这是一种新型多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双重的抗肿瘤作用,一方面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这是美国FDA10年来批准的第一个治疗肾癌的药物。此外,临床研究还认为,索拉非尼对肝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有潜在的抗肿瘤效应。
2、范德他尼:这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多靶点酪酸激酶抑制剂,Ⅱ期临床研究涉及的病种有非小细胞肺癌、晚期乳腺癌、晚期多发性骨髓瘤、甲状腺癌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范德他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
3、苏尼替尼:这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药物,抗肿瘤活性已经在各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得到证实,包括肾细胞癌、胃肠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肉瘤、甲状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美国FDA批准苏尼替尼上市,可用于治疗胃肠间质瘤和晚期肾癌。
欧阳学农,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肿瘤化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与实验研究,尤其擅长乳腺癌、淋巴瘤、胃癌、鼻咽癌等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门诊时间: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