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鹏飞
摘要:对于目前的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都大量地使用了预应力混凝土,这主要是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的承载能力较好,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较为广泛地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混凝土预应力的施工及其其质量控制,旨在为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中图分类号:TU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1 工程概况
某中心工程分为A、B、C、D 四个区,其中A、B 区主体相连,长148.1m,宽24.4m。为有效抵抗温度收缩应力,在A、B 区地下一层墙体、地下一层顶板、三、五、十五层顶板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预应力筋采用1860 级钢绞线,钢绞线结构1×7,直径D=15.20mm,面积140mm2,伸长率≥3.5% ,无粘结塑料皮厚度O.8~1.2mm,张拉控制应力为0.75 ,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张拉预应力筋,张拉施工采用应力应变双控。张拉端锚具采用夹片式锚具,固定端采用挤压式锚具,均采用DZM 系列锚具。按规范要求,锚具采
用I 类锚具:锚具效率系数ηa ≥O.95,试件破断时的总应变En≥2%。
笔者根据实际的施工经验,总结出了该工程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为了解决超长或是超宽楼板的混凝土所存在的收缩等方面的问题,楼板主要设置了后浇带,预应力筋的二次设计、张拉、施工以及施工流水等方面进行结合,施工质量控制难度非常之大。(2)超大面积、超长度连续预应力楼板结构的设计施工在国内少见,后张预应力结构内力及变形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复杂。(3)后浇带的设置数量及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预应力的张拉时间的设定对混凝土有效应力的建立影响较大,同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钢筋的设置、混凝土的养护等因素对无缝设计施工的影响也很大。
2 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针对如上介绍可以得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施工技术与工艺,同时它也是高层建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施工技术。那么,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2.1 对预应力材料的质量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目前在市面上有很多种,选择好一阵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应该严把材料的质量关,使用一些口碑较好厂家所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在选购产品时,应该让厂家出具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以及出场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对到场材料进行检验分析,主要检验的因子包括刚度、严密性、强度以及落悬崖接缝咬合牢固程度等因子进行检验,只有上述这些因子达到规范中的质量标准,方可对其进行实际的使用。还应该加强对波纹管的保护,并积极地减少对它的损坏,而且还要尽量减少电焊作业,待普通钢筋骨架成型之后再敷设波纹管,并用振捣棒对混凝土加以振捣,应该避开波纹管及其接头。运用大一号规格的波纹管作为套管,套管的长度约为3dm-3dm。注意管道接头在套管之内应居中以及对口,两端的环向缝隙运用塑料胶带进行密封,使其处于密闭状态。
2.2 预应力张拉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
在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该注意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尺寸应该符合质量标准的相关要求。在力筋张拉的时候,构件混凝土去昂度应该符合设计方面的要求;设计没有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如果块体拼装构件的竖缝采用的是砂浆接缝,那么应该对砂浆的强度加以控制,一般要将砂浆的强度控制在15MPa以上的范围。对预留的孔道应该运用通孔器或是压气与压水等方法加以检查。端部预埋铁板与锚具和垫板接触的毛刺、焊渣以及混凝土残渣等方面应该加以清除直至达到洁净的状态。在运用穿刺法的时候,运用压气以及压水的方法效果比较好。钢筋穿束之前,螺丝端杆的丝扣部分应用水泥袋纸等包缠2-3 层,并用细铁丝扎牢;钢丝束、钢绞线束、钢筋束等穿束前,将一端找齐平,顺序编号。对于较长束,应套上穿束器,由引线及牵引设备从另一端拉出。对于夹片式锚具,上好的夹片应齐平,在张拉前并用钢管捣实。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主要工序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而言,应该严格地按照其施工工序进行,具体而言,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主要工序如下图1所示:
上述工艺流程中,其中预应力孔道压浆宜在预应力束张拉完毕后尽早进行,一般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张拉完毕,停10 小时左右,观察预应力钢材和锚具稳定后,即可进行。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预应力张拉工艺是建筑工程预应力构件施工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张拉应力及伸长量的控制,会直接影响预应力结构使用寿命,因此在预应力施工中,要充分做好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在张拉过程中不要盲目追求数量,一定要按技术规范操作,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敏强. 预应力施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建材,2010(2).
[2] [1]吴勋华,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