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非
摘要:中国民族乐器缺乏低音的状况困扰着整个民乐界,纵观民族低音乐器改良历程,几乎所有的改革以流产停滞而告终。SF10型低音阮的改良建立在老式低音阮基础之上,重点在外形尺寸及发音音质上做了改良,其目的是为了能让更多人、更方便地演奏,从而填补低音民族乐器的空白,以至于构建体系较为完善的民族管弦乐队。本文将从共鸣箱、指板、琴头、琴弦等角度对SF10型低音阮与老式低音阮及中阮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SF10改良型低音阮在演奏、音色及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及价值。
关 键 词:共鸣箱;指板;琴头;整体;琴弦
中图分类号:J6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01
前言
上世纪五十年代伊始,在我国组建、发展的民族乐队(团)中,西洋乐器大提琴、低音提琴一直扮演着低声部的角色,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缺乏低音乐器的状况始终困扰着整个民族音乐界。很多乐器改革家、制作家、演奏家尝试改造了诸多乐器,但始终没得到普及。其中一部分以大提琴、低音提琴为基础,改变其外观,强行赋予民族特征进行改革,但最终由于制作理念、技术、材料等原因,导致这类乐器的音质、音色、手感等演奏质量下降,甚至落后于原型乐器;另一部分以传统民族乐器的原型为基础,加大其形制的尺寸进行改革。如:将二胡基本形制增大数倍的低音胡琴,该乐器的缺陷是音域窄、音量小,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无法抗衡高声部乐器,导致声部不平衡。再如低音筝,该乐器同样具有音域、音量不够等方面的缺失,且半音不齐、体型庞大,因此推广普及较为困难。
阮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中国真正的传统民族乐器。它采用十二平均律制,音域宽达三个半八度,半音俱全,且点、线演奏兼备。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出现了低音阮,但由于该乐器体型过大,再加上当时匮乏专业阮演奏者等历史因素,便无人问津。进入21世纪,阮专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阮族乐团的壮大,有人开始尝试改良低音阮,但仍然由于体型过大,不便于演奏等因素,低音阮只能勉强出现在阮族乐团中。而低音阮比中阮音域低八度,最低音为大字组G音,仅比体型至少大一倍的低音提琴高了小三度。若进一步改良低音阮,将真正弥补我国民族乐器匮乏低音之空白。
一、共鸣箱
老式低音阮的设计思路基本是放大中阮的整体结构。中阮共鸣箱体直径目前固定在40厘米,正圆形,箱体厚9厘米,中间收腰部分为8厘米,平均厚度约为8.5厘米。面对乐器,左下侧圈(右小臂在箱体上的支点)至1弦触弦点(琴码与指板末端中间)直线距离约22厘米。在正常坐姿持拨演奏状态下(右手腕突起约45度),测量20名160至170厘米身高者,肘关节内侧至拨片尖直线距离约28至30厘米,取中间值约29厘米。29厘米减22厘米为7厘米。观察右小臂在共鸣箱左下侧圈的支点位置,基本就是肘关节内侧往下(手腕方向)约7厘米处,身高高者大于7厘米,矮者反之。而老式低音阮共鸣箱直径为62厘米,正圆形,箱体厚为15厘米,中间收腰部分为13厘米,平均厚度约为14厘米。对于目前阮演奏者而言,一切演奏方法与习惯均来自于中阮。其共鸣箱左下侧圈至1弦触弦点直线距离约30厘米,再加上箱体厚度比中阮厚了约6厘米,这就意味着身高170厘米以下的演奏者右小臂不可能在箱体侧圈上找到支点,只能将右小臂悬空演奏。根据经验与实践,这种演奏状态手臂不可能松弛,整个右臂会存力,指尖到拨片的力量会减少。而低音阮的琴弦又比中阮弦粗,所以会对音质、音色、音量以及灵活度、耐力等带来严重影响。如果按小臂长度来推算,能基本按照中阮演奏习惯演奏这种低音阮的人,身高至少也要在180厘米以上。而对于目前阮演奏者中98%为女性的现状,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然而,SF10型低音阮的共鸣箱体形状及尺寸是最重要之一的改革部分。它打破了共鸣箱体正圆形的固有概念,变为竖椭圆形。长58厘米,宽仅51厘米,厚12.5厘米,中间收腰部分为10.5厘米,平均厚度约为11.5厘米,左下侧圈至1弦触弦点直线距离约为26厘米。根据前面的测算分析并经过实践,身高为160厘米左右的演奏者就可以正常演奏,大大降低了演奏者身高限制的要求,从而使之具有巨大的推广潜力。SF10型低音阮与老式低音阮及中阮共鸣箱特点对比详见表1。
二、指板
共鸣箱尺寸影响着右手的运动,而指板尺寸直接影响左手的运动。
通过对比分析SF10型低音阮与老式低音阮及中阮指板的特点(见表2),SF10型低音阮指板的尺寸已非常接近中阮的尺寸,可更多地保留左手手感及演奏习惯,使更多的演奏者能自如演奏。在国际上,直柄式乐器通常采用抓握式演奏方法(虎口托琴),这种方法以握住琴颈后拇指与食指重叠为最适宜,四个按弦手指的灵活度及耐力可达到最佳。经过实际测量20名身高160至170厘米演奏者,手掌最宽约为9厘米,对于老式低音阮指板的尺寸而言,身高170厘米以下的演奏者,左手部分也几乎不可能达到自如状态。因此,SF10型低音阮便于演奏的特点,自然成为它值得推广的价值之一。
三、琴头、琴弦及整体
通过对SF10型低音阮与老式低音阮琴头、琴弦及整体的对比分析,由于阮演奏姿势为斜抱45度,所以减轻琴头重量的好处不言而喻。对于琴弦而言,SF10型低音阮采用特制琴弦,其声音并没有因体型变小而减少,反而音色明亮,音质圆润通透,发音敏感且音量更大。琴弦震动平稳,余音长,噪音小,耐磨损性更高。(见表3)
老式低音阮由于整体重量较大,以金属支架落地支撑。身高160厘米以下演奏者几乎无法演奏,170厘米左右的演奏者也只能采取大分腿式或侧坐式,极不美观又不方便。而SF10型低音阮整体重量较轻,无支架,身高160厘米的演奏者就可正常怀抱式演奏。因此,SF10型低音阮的这一特点也是它值得推广的价值之一。
结束语
通过从共鸣箱、指板、琴头、琴弦等角度对SF10型低音阮与老式低音阮及中阮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SF10型低音阮在演奏上的优势。对于乐器演奏者来讲,真正切身的演奏感受远比仪器测试的数据来的真实、可靠,尤其体现在音质、音色、手感等方面。经过诸多专业乐团、院校的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实践,对SF10型低音阮在阮族乐团中所发挥作用是得到认可的。
目前,SF10型低音阮大量应用于各类型组合、乐团(队)中,尤其是运用于民族乐团中,其演奏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诚然,目前很多民族乐器(包括阮乐器)的制作还处于发展阶段,改良民族乐器在科研领域中具有值得研究的价值和探索的意义。
责任编辑: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