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束

2012-04-29 21:47雷华余军郭艺文张景辉张秋云
西部 2012年10期
关键词:小石子

雷华 余军 郭艺文 张景辉 张秋云

这里的人们

雷华

蒙古族歌手和汉子

这里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生活习俗中自然随处带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有朋自远方来,主人大都会到敖包躬接亲送,以下马酒上马酒礼遇之。大帐,奶茶,哈达,还有层出不穷的祝酒词和敬酒歌。每饮至酣处,必有人对酒当歌,闻歌而舞。

蒙古族歌手是草原文化的坚定传播者,《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蓝色的蒙古高原》等等这些以草原、骏马为主题的蒙古长调被他们演绎得高亢、悠扬而婉转,也有像《两只小山羊》和《陪你一起看草原》这样的爱情歌曲。这些歌儿往往直抒胸臆,虽不如交响音乐贵族化,但也绝没有一些通俗歌中无奈的不知所云和痛苦的泛滥成灾,既适合在蓝天白云下广阔的草原上引吭高歌,也能在挂着成吉思汗壁毯绣像的蒙古包里迎客助兴。看他们拉起马头琴,弹起托布秀尔,或者简单以电子琴、手风琴代替伴奏,一起跳起萨吾尔登,那是一种陶醉,是一种不能自拔的放松。这种特定地域环境下结晶的游牧民族歌舞文化,表达起感情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热烈奔放。

蒙古草原歌曲韵味十足,风格独特,流行的也不少。而我更记得这些民间的自由歌手,我见识过他们想唱就唱、唱就有戏的风采。有人甚至还学会了用蒙语和汉语唱京戏样板戏,二黄散板、西皮流水,唱得有板有眼,还唱黄梅戏及一些其他民间小调。着蒙古袍子时盛装唱,不穿民族服装也随意唱。唱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赶场子献歌。

蒙古汉子大都体格健硕,连小孩都是牛高马大的坯子。我曾与一群刚上高中的蒙古族学生打过一次篮球,自己八十公斤的体重在他们面前居然无足轻重,像是陷在肉板堆里,根本撞不开转不动。到底是喝牛奶吃羊肉玩摔跤长大的,底子厚啊。俗话说,苏湖熟,天下足。其实,在边疆地区,除了雪山大漠戈壁,也有历代戍垦的水草肥美之地,农牧结合,牛肥马壮,粮草自足,牛奶面包不稀缺,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剽悍的子民。

由此想起了察哈尔的西迁戍边,还有那一段英雄史诗般的土尔扈特部东归故事

维吾尔族人印象

在我想当然的印象中,维吾尔族人的经济意识强烈,靠市场买卖的生存能力强,到处都是他们的烤摊子和地摊儿,而且,在内地的一些小县城里,都不乏他们独特的身影。其实,他们也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不仅注意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也注意学习交融和增强社会适应性。很多人都情愿把子女送到教育发达的地方和专门的少数民族班去学习深造,义务教育的辍学率是很低的。

我与一个维族高一学生结了对子,帮助他面对和解决一点生活中的困难,帮助释疑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烦恼和迷惑。在我看来,他很沉静,是很理性很上进的一名学生。我不懂维语,他汉语却不错,我们很容易交流和沟通,关键是他愿意并积极,心态也好。他家里很困难,生活负担重,但看得出他是坚强的。他有一个伟大的单亲母亲,还有一个也在上学的妹妹。他的母亲身体不好,劳动强度大,努力地支撑着家,有一次她给我打电话,但我碰巧无法接听。我作了短信说明,她很快就回复了长长的一段。虽然语言文字很不流畅,但还是清晰地表达了对我帮助她儿子的感激之意,其实我所做的微不足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舐犊情深,也教会了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我几乎都会碰到楼下的那一对维族奶奶与孙子。奶奶六七十岁的样子,常年包一布头巾,穿朴素的印花裙子,脸上满是满足和笑意。她的话我可听不懂,但不影响善意的点头问候。见她的时候,她一般在做这么两三件事,要么是伺弄一棵果树下她种下的几棵瓜秧;要么是坐在楼下的长木凳上,与一群老人快活地聊天儿,顺便照看她撒欢的孙子;要么是摇着一把扇子,围着她家外面的那个馕坑忙活,任那面点烤香四溢。那小孩也就七八岁,上小学二三年级吧。卷曲的头发,见我就问叔叔好,有时也问几个天真的问题,一口脆生生的普通话。其实他和小朋友嬉闹时也是使用民族母语的,我只能从他们的笑声和夸张的表情动作中捕捉他们的快乐。他们骑单车,玩滑板,穷追猛赶,和我那远在家里的儿子一样,除了上学,便是玩耍,到处是他们的花园。

马背上的哈萨克青年

我所见到的马背上的哈萨克青年远比蒙古族青年多,他们应该是放羊牧马人的主力军了。他们大都长得精瘦干巴,留小胡子,头戴一顶小花帽,脸上却又晒得黑红黑红的,似乎只要走出了毡房,就会呆在马背上。蒙古包的顶是圆形的,正中央是平的,哈萨克族人的毡房是圆中带锥形的。草地、毡房和马背一样,是他们栖息的地方,羊群、马儿是他们亲密的伙伴儿。

除了放牧,哈萨克小伙子试着借旅游生财。旅游旺季的赛里木湖景区,随处可见他们骑着自己心爱的骏马,挥着响鞭,口里高声吆喝着,招徕生意。他们会告诉你,他的马是驯养过的好马,性情温良,骑上去照张相,爬爬山,做个纪念,又便宜,又神奇。其实,他们也不敢真的放手让你去骑,他们只相信自己骑术高超,是相马驯马的好手。的确也是这样,从小的时候起,他们就热衷于赛马,而且都不用配马鞍,玩叼羊和姑娘追之类的游戏,驾轻就熟。没有生意做的时候,也看不见他们有多失望。他们会自己溜达着,耐心地等候光顾者;或者纵马驰骋一会儿,相互逗开心,肆意地吼两嗓子;或者让马自由地吃草,给马洗刷一下子。

他们还开发了旅游商品的门路,在骑马照相的草地边上支起一个简单的小摊儿,摆上几块博乐石,挂上几件哈族姑娘们常佩戴的荷包和丁丁当当的首饰,以及首饰盒、小铜镜子,还有林林总总的精致小刀、马鞭、号角、牛角梳,皮的锡的银的酒壶、皮的或绣花的帽子。如果不在马背上,他们就或坐或躺在草地上,看蓝天白云,哼冬不拉的曲子,玛依拉的歌声,像在毡房里品奶酒,悠然自得。

当老板的回族姑娘

村边,街上,道口,到处都有回族老乡开的清真餐馆。一般的小餐馆,只提供抓饭、拌面、拉条子、大盘鸡、烤羊肉包子、牛肉面之类的主食,不售烟酒,也不见抽烟喝酒。主要是管饱管够,提供方便。只有在一定规模并有小包间的酒店里,出于经营要求才提供当地的白酒和葡萄酒,抽烟的禁忌也放开了。

一个回族姑娘,便做了这样一家酒店的老板,董事长、总经理当得像模像样儿。有客人来的时候,我们到这家店里的次数多。虽然空间逼仄,倒也整洁卫生,服务也算不错,那茶水上得勤,不断有人提壶续水,几乎不会让你空杯。尽管用空调的机会少,但毕竟装备了。碰到生意好的时节,就老要翻台,包间还得预约。这里的菜当然和汉餐馆有区别,我记得炒羊腰子、干牛肉片、烤羊肉串、冷水红鳟,还有高山大白萝卜汤是不错的。

姑娘不因做了老板就端足了身价,仍然禀承顾客至上的生意理念,从眼神里就透露着欢迎,从语气里就充满了热忱。笑口常开,对回头客问长问短,对生客好生招呼,对客人的饮食要求尽量满足,客气而周到。

《回族姑娘》歌中唱道:善良的动人的回族姑娘是金凤凰,是夜幕里的弯月亮。而我所见识的回族姑娘则是立于潮头,有叛逆和创新精神的。

帖吧里的游子

别看博乐人口稀少,但是帖吧里的人气还是挺旺的,跟帖能起楼,潜水客更多。在这个网络时代,媒体传播功能大大加强,各种信息交流又快又纷繁复杂,众多的宅男宅女在网上参政议政,发表观点,宣泄情绪。一定程度上,帖吧里的情况反映了当地的社情民意和民众的基本素质。我浏览过一些帖子,发现极少谩骂、攻讦和激烈偏激的言辞,难能可贵。其中不乏精品的帖子,读来令人感动。尤其一些在外的游子,那种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赤子情怀,拳拳之心,溢于字里行间。

吧主把本地简介置了顶,“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图文并茂,那些美好的山山水水的图片,给本吧定了一个基本的情调。一个“在外的博乐人”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自己的根仍在那片青色的草原,多年未回了,十分想念雪山的空气、草的味道,还有面皮、胡辣羊蹄和东归广场,每次听到《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这首歌,都情不自禁地泪湿衣襟,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还说自己在外打拼多年,不敢丝毫懈怠,不敢给家乡丢脸,只想给博乐长面子,不管自己有多苦,都会像个儿子娃娃那样面对压力,也很希望自己的家乡更加繁荣。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故土难离,谁不说俺家乡好?每当听到看到有人因为家乡的一些人和事不尽如意,而大放厥词的时候,总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哨所里的战士们

绵延的阿拉套山上有好些哨所,在地图上把一个个代表哨所的点连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国防线。对阿拉山口一连的哨所印象最深,那个国门所在地,我去过好几次。烈日,大风,严寒,寂静,还有日复一日的枯燥。每次去过之后都说,下次不来了吧,可真到了下次,还是忍不住再来。因为这里有风景,一群皮肤黝黑眼神犀利的小伙子们的风景,无论如何,这里都是一处真正值得来游的旅游点。如果只从拍摄的照片上看,还真看不出这些手握钢枪的小伙子和他们挺立的这座山头有何特别,有些东西在固态的照片中是很难体现出来的。我给自己照过一张相,完全后仰,全靠风的浮力托着,感觉像在飞,在飘。

战士们青春而安静,一身军绿严肃了他们的面庞。岗楼上国旗猎猎,迎风飘扬,岗哨上的战士如雕像屹立,背枪守望着远方。对面,哈萨克斯坦的多斯特口岸和托克特小镇,极目而舒,只是在山脚下,有一道铁丝网。山上没有白桦林,也没有钻天杨,沉沉一线的山体上,“祖国万岁”几个白色巨字,在烈日下醒目而耀眼。如今,汽车已经可以爬上山来,军需给养再也不用牛拉马驮了。

营房是安静的,战士们驯的军犬同样悄无声息,但它发现的每一个生人,都会被从上至下不吠不叫地嗅个遍,聪明、忠实而称职。

(作者系湖北省第四批援疆干部,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任博乐市副市长)

梦里夏尔希里

余军

旅游界似乎存在一个俏皮悖论:对于一些蜚声扬名的风景名胜地,未去自当终生遗憾;而一旦身临其境、百闻一见了,或许又会因景区包装过度、宣传不实或环保不力,而痛感遗憾终生。在与夏尔希里相逢的一个又一个梦里,这种论调被轻易颠覆。只恨手无生花妙笔,描摹心头翩飞遐思。身边的夏尔希里,梦里的夏尔希里,永远的夏尔希里……让人欲忘不能、欲罢不忍、百感交集!

个人的一个梦

一颗自幼崇尚自然的心,从未停歇对锦绣山川的向往热望。步入社会,工作之余,在许多风景名胜留下足迹,眼界心怀大开,感慨于天地不言,大美存焉。

夏尔希里蒙古语意“金色坡地”,顾名而生形色之美。乍到第二故乡博州,就有领导朋友重推力荐,极言“西部最后一片净土”,由是仰慕,几番梦中勾勒她俊俏的模样。终于借得慰问之便,寻梦而去,撩开面纱,一睹芳菲。盛名果不虚传,见所未见,感所未感,美不胜收,境不可言,颇有似陶渊明奇缘偶遇桃花源,唯余一路唏嘘嗟叹。逸出山门,不忍惜别,频频回望,恨不能带走所有,怎奈一切又已渐行渐远。

后常梦游于西域蓝天,雪岭冰川白银片片,延绵山朵磊磊金黄,茫茫戈壁五彩玛瑙铺张,夏尔希里呢——宛若极品翡翠小家碧玉,镶嵌于神山圣水之间,和赛里木湖南北凝望、珠联璧合,苍茫塞外,顿时顾盼生辉、灵性毕现。我不禁臣服、醉心于造物的灵感之作、神来之笔。一见倾心,时时眷恋;每逢机缘,欣然前往;相看总不厌,重温常觉新。梦哉!这援疆的漫步、情感的跋涉、心灵的沉思与对白。

我本江南游子,挥不去太酽太稠的水乡记忆。然而,远蹈万里边陲,东望故乡,关山重重,家乡三江千湖只能依稀时浮梦际。正是夏尔希里这浓郁西部情结的梦幻霓裳,缀染着厚重凝练的援疆岁月,培育着耕耘桑梓的家国情怀,陶冶着宁静淡泊的人生志趣。

殷殷不解两地缘,悠悠无尽相思梦。一个近在咫尺的梦,一个远在天涯的梦。身边有梦,时时有梦,漫漫征途便平添几许美感诗意。

自然的一个梦

“瑶池仙境世绝殊,天上人间遍寻无”,用于夏尔希里同样恰当。深居亚欧腹地的新疆,四季分明,阳光充沛,雨罕风烈,大漠雄浑,戈壁苍凉,绿洲零星。看似山穷水尽倦怠处,总有柳暗花明惊喜时。乾坤挪移,英雄护美,时空错落,奇伟瑰观。阿拉套山依托层峦叠嶂的屏风,悄然孕育一处美轮美奂温柔恬静之地、如诗如画绝代芳华之乡,玉成了夏尔希里一个遗世独立、超凡脱俗。

风调雨顺成一统,花秀草茂赛江南。夏尔希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气象万千,变幻万千,景致亦万千。你才从骄阳似火的博州夏日躲闪进来,转过一道道弯,翻过一座座山,便渐入佳境。路走盘龙,百迂千回,徐徐舒展一幅幅原生态画卷。山峦起伏如旋律,缤花跃动似音符,溪流潺潺如颂歌。恍惚之间,眼前骤然阴霾蔽日,扑面一阵风,飘来一层云,撒落一地雨,空气陡变凝重,不由分说提前送你入冬,身着短装的你遭遇突袭,正待添衣保暖,已不觉随车缓缓沉降谷底。霎时蜂蝶迷眼,绿茵如盖,繁花似锦,异彩纷呈,将你簇拥湮没,方才的云遮雾罩、冷雨清风俄顷荡尽扫空。阳光抚面,暖意萦怀,浑身立马松弛放开。如饥似渴画中游,如痴如醉画中人,长恨春归无觅处,岂知转入此间来!

夏尔希里是花草树木的海洋,飞禽走兽的天堂。“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情趣各不同。”阳光雨露,风霜雾雪,涛走云飞,阴晴圆缺,由日月轮回;春夏绚烂,秋冬静美,岁岁枯荣,季季生息,任四时更迭。一山一品位,一谷一涵养,一坡一色调,一季一风光。无数知名不知名的野草,漫坡铺叙,纵情写意;不知为谁绽放、又将为谁飘零的野花,争妍斗艳,万种风情。绿波翻滚千层浪,叠翠葱茏浮华芳。幽林秀谷、草色花香、动静远迩之间,结伴成伙的野生禽兽欣然出没,自得其乐、自在逍遥,掩映成趣,仿佛昭示对脚下这片栖憩家园的称心与惬意。

夏尔希里是恬静慈母温润的柔怀,天真孩童甜睡的摇篮。白昼天蓝得惊心,云白得养眼,是“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童话世界。入夜万籁和鸣,牧歌唱晚,又化作“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婉约诗境。此情此际,仰观久违星空,浅酌醇沁暗香,临风把盏,带露尽酣,枕泉而卧,物我忧乐皆相忘,但愿沉醉不思归。

夏尔希里美得地道、纯粹、浑熟、本真,俨然九天仙子降临尘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每一寸肌肤、每一个部位找不出一点瑕疵。“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徜徉其间,时时感同信徒朝圣的虔诚,处处参悟净化内心的物语。我曾妄测洪亮吉也曾来此,才最终惊道“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徐志摩“在康河的微波里,甘愿做一粒小草”,他如欣逢这般丽日柔云、春花秋月,恐怕就会另许一番心愿。而我,已处于“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失语状态,迷失在钱老“宠辱不惊,闲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云卷云舒”的无我境界。

历史的一个梦

西域边塞,历多烽火狼烟;兴衰荣辱,相伴世代赤子家园。

钟灵毓秀的夏尔希里珍藏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荣光。遥念“一代天骄”慷慨激昂、气吞山河壮举,蒙古骁勇铁骑安营扎寨、屯兵放牧,源得几番富足补给、修养生息,继而挥鞭向西,长驱卷席,威振寰宇,尽显王者气派风云。

沉默无言的夏尔希里也埋藏过王朝末世内外交困、风雨飘摇的梦魇与伤逝,浸透着隔山隔水、咫尺天涯的血泪情仇。趁着晚清政府危如累卵、体无完肤、无暇西顾的困顿时局,对夏尔希里垂涎已久的沙俄,终于伺机急不可耐地伸出强悍贪婪的魔掌,夏尔希里一度蒙受屈辱,沦落游离在异国他乡,铭刻过一段“花自飘零水自流”、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凄婉哀愁与悲凉。

宽容仁厚的夏尔希里也曾托起东西古老文化的浪漫邂逅、中外现代文明的友好牵手。浴火重生的夏尔希里,更见证了伟大祖国的蒸蒸日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图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作为中俄、中哈间的一块飞地,经多年有理有节的交涉,孜孜以求,夏尔希里终于重返祖国怀抱。这失而复得、破镜重圆的惊喜,何等难能可贵!何等扬眉吐气!

承接秦时明月汉时光芒,穿越历史变迁大地沧桑,夏尔希里明镜般烛照着祖国西疆巍巍边关和神圣界碑。在峰起谷伏的碧波里,在白桦冷杉绿肥红瘦的浪花间,有幸莅临的人们,都能清晰感知周围每一寸疆土关联江山社稷,每一株草木牵系国运安危。此间徜徉徘徊,钩沉溯往,焉能不油然而生国威提振的自信豪情,增添以史为鉴、守土有责的担当!

适值全球华人共庆新中国六十华诞,带着构筑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由夏尔希里、港澳回归,联想到所有祖国母亲失散的孩子、华夏殿堂流落的瑰宝,祈愿他们终将拥有夏尔希里的幸运,早日回归故园,应该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现实的一个梦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似可圈点的新疆自然的波澜画卷,亦可写照西部人文的豁达风情。唯其博大恢弘,方可包容一切。于是,高山与深谷、冰川与火山、荒原与绿洲、戈壁与湖泊、酷暑与清凉竟然伴生兼得;于是,背景身世迥异的古今民族、中外宗教、不同文明自然交融集成,带给世人无与伦比的感官冲击、澎湃活力、奇美享受和智慧启迪。夏尔希里就像所有这一切浓缩而成、折射而出的,一束传奇传神、韵味别致的万花筒。

夏尔希里又像一位平和冲淡、气定神闲的智者哲人,微笑不语诠释着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的梦想。这里是历代先辈呵护守望的梦,是世间万物共生共荣的经典,各族同胞休戚与共、患难相扶的写照。居安思危,常怀忧患,放眼未来,大势可瞻。

夏尔希里还像一袭依然梦中恬睡的处子美人,不以惊世之殊而自负炫耀、张扬招摇。目前,她仍属军事管理区和自然保护区,实行特殊管制,需履行严格审批手续方能进入。因为尚未对外开放开发,也免却了外界惊扰与俗世践踏,同时,也因一见难求的神秘更引人心驰神往。欣闻夏尔希里保护条例即将出台,稀世遗产可待传之千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继往开来,以生态立州、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引,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只谈保护,结果往往并不利于保护;只讲利用,必然导致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愧对历史、无颜后人。

人类曾因无序开发、贪婪掠取,留下过伤痕、罪孽和悔恨。面对无以复制的自然遗产,呵护自身赖以生存的家园,要有感怀敬畏之德、知遇友善之举,要有鉴赏美的眼光、珍藏美的雅量和守护美的良知,还要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考量。愿夏尔希里蓝天常新、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沃野长存,带给新疆辽阔大地更多的绿色基因和生命本源。

(作者系湖北省第四批援疆干部,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任博州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乌什夜曲(外一章)

郭艺文

太阳他过得很好,人们收工了,他也隐到了天山里休息。晚霞也收得刚刚好,渐变地展示壮阔,美轮美奂甚至令人要莫名哭泣。还想借鹰鹤的翅膀,飞一个酣畅!

一缕乳白淡雾的云烟,从山的左边出发,飘浮在灌木丛半空,缓缓地向山庄行进,如冥冥中有魂灵牵引,如一条悠哉的小白龙,晚间做完了功课,出洞来嬉戏,头部与白杨林相接,如被母亲拥抱或裹挟。

天色暗了下来,云淡在山巅。这时候,树色也由青翠变得深邃,而且黝黑。老柳如干墨,由湖向路延伸,充满神性,如粗犷的胡子拉碴的地狱钟馗,身后是静默无声又威风凛凛的黑色。如若有高明的国画家大师在此,必搬上宣纸,不吝笔墨。

你分明看见——这一片绿洲在吞吐,在生长。这一片绿在内地固然毫不起眼,在这里出现却非比寻常。这绿的内涵太过沉重,以至于无从承载,幻化成老柳的躯体上火烧火燎泼墨般的炭黑。这些树体里灌注的,是金刚铁骨的精神。在离海最远的燕泉山上,想告诉远方近海的哥哥:只要在生长,就有希望。

你知道吗?这一片绿的山和洲是人们肩担手抬创造的,一片片改良的杏林是智慧且坚毅的人们创造的。这前山一片葱茏,后山一片荒芜;前山三四个亭台,后山一个也没有,是人们还无力顾及而留下的对峙。不远的戈壁和荒漠,与绿洲和燕泉山的对峙,这是旷日持久的拉锯和抗衡,蕴藏包容了世世代代的悲哀和不屈。在人们的内心世界,也有这样的绿意葱茏和荒野的对峙。

这是一块无比坚实的土地。唯其坚实,让我们爱得如此痴迷深沉。

在这里,请成熟的杏林抱着入眠,即便夜里有风声鹤唳,虎啸龙吟,晨起推窗,必然回归到一派清新、纯净。

在这里,夜漆黑。这里不需要路灯,柠檬色的月光,打在水银般小路上,一派精纯的自然,从四面八方倾泻而来,从旁边的葡萄架上如蛇狂舞的葡萄藤,杏林里成熟绽裂的杏子、晨起与露水一接吻便张开的灌木的叶和花中倾泻而来……这里适合养生、悟道、参禅。这里的夜自然,也适合阅读和写作,感悟奇妙的人生。

关于一丛草的升起

这一天是不同的。天阴沉着它铁青的脸,如同刚刮过胡须的冷酷男人,可以吓得娃娃哇哇乱哭。

这一天,我再次上路。在基本阅读完周涛之后,开始攀登另一座散文之山——张承志。从此,我的头脑将更加冷静,更加悲哀,更有力量。开始阅读张承志,是一种幸运。在文学界里,又见识到一种稀有金属,这金属跟此前所见识的那么不同,那么富有特质。这让我不后悔上周的那一百块钱,恨不能一夜就读完了,就再冲进书店里,搜出他所有的书来读。那不是书,那是呕出的血,是心路。

读书的过程,是充满思辨的过程。读的越多,思辨的精神和能力越强。可是依然惭愧,愧容满面,因为我们太容易轻信。

这世界有太多当老爷的。大家都学着当老爷,于是你满眼都是老爷,无论他穿着工装,还是白大褂,还是公务员,还是你自己。所以工程的一个程序可以拖延上一两个月,也没人着急。你也着不起那急,着急是你的不是。你不够优雅,不够有力,不够超脱,不够游刃有余。你不能太认真,不能管得太细,你要给人以呼吸,自然地呼吸,足够本土自然的呼吸。

你坐在钢铁怪物里来来去去,如一只生病的虫子,小心翼翼。马路上的四脚蹬歪的野兔子、趾高气昂的公鸡、溜达的斑鸠和马驴,一群群呼啦啦飞起又飞回的麻雀(这难道不是它们的自家大院吗?)……都是健康的,独你纤细。

你在各种仪器前抽血、化验、检查……你明知道壮得像头驴子仍然要去,如同赴死。终于又在满面愤懑眼神阴郁的大夫和满屋子没有隐私和尊严保护的半裸空间退避。你在那张床上躺下过、袒露过、如同草原上的一只黑蚂蚁。那床是黑蚂蚁的皮色。没有床单,没有防护,没有卫生纸。甚至你裤子还没提好,下一个就进来,还是个男子。自此你的后背和头皮开始长草,长得快速且茂密,如同张承志记忆里的那个蒙古包前自然形成的狗坟。

第二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正在集中接种,应急队伍建设和冬季防火,学生娃娃辍学……这些词条在脑海里晃荡来晃荡去,也长成了芨芨草,与那些杂草汇在一起,在夜风里吹,与狗坟上的那丛一起。

我一遍遍地清洗、刷新——不是肉体,而是精神的沐浴,感受着脱胎换骨的欣喜。每往前走一步,都看到昨天的不是、愚蠢、幼稚。似乎昨天的书写,都失了意义,因为混沌,因为无力,因为呻吟。而泪水,也显得矫情、虚伪、小资。

(作者系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援疆干部,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任阿克苏行署副秘书长、乌什县副县长)

达瓦昆沙漠之行

张景辉

记得从小时候起,我就一直向往新疆,新疆是个神奇的地方。她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风情古老奇特。而南疆更是少数民族集居地,是最具西域风情的地方。有人说:不到南疆就不算真正到过新疆。

如今,我非常有幸地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来到南疆援疆。更有幸的是,我们来到南疆不久就结识了一个江西老乡。他和我同姓,因年纪稍长,我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张”。他说他家祖辈三代都生活在喀什岳普湖县,最早是他爷爷随部队来到这里,扎根边疆,守卫边疆。如今,已经子孙三代了。按他爷爷的话说,他们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我们听后,都为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所感动。他们不愧是戍边的无名英雄,是民族团结的忠实使者。老张的爷爷是江西莲花人,虽然他自己不在莲花长大,而是生在新疆,长在新疆,是个地地道道的新疆人,但他对老家的感情还是非常的浓厚。这点,从他和我们谈起家乡时的眼神与对我们交往的热情中,我们就能明显地感受到。他说没有他的爷爷当年来援疆,就没有他现在的好生活。

拉完家常后,老张提议我们出去走一走、游一游。他特意从朋友那借来了一辆车子,带我们来到了达瓦昆沙漠景区——该县开发的规模较大的旅游项目之一。穿过绿色的防护林,一幅壮观的沙漠地图就呈现在你眼前:由远及近,沙漠层峦起伏,一条条天工雕琢的曲线,如多情的维吾尔族女孩婀娜的舞姿;一座座细腻光滑的沙丘,如美丽的少女那丰满的酥胸,在阳光下,闪亮着点点诱人的金光。此时,谁都会情不自禁地脱掉鞋袜,光着脚冲进沙的海洋,投入沙的怀抱。绵沙抚摸着你的脚丫,痒痒得让人陶醉。向阳的沙子表面经太阳晒后,灼热滚烫,脚踩上去,烫得你直跳。于是,老张教了一招:把脚插进沙层深处。果真,凉凉的沙底,舒服极了。此时,你闭目站在这旷无人烟的大漠之中,尽情享受着日光浴、沙浴和风浴。远处清脆的驼铃声声入耳,春风拂面,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油然而生。你的身心早已完全融入了这片纯净的大自然当中,超凡脱俗,天人合一了。

“来,上车!”老张一声大叫,把大家拉上了卡车(一种特制的沙漠卡丁车)。安全员为我们系上了安全护带,在他的保护下,你可以大胆地踩下油门。车子一声怒吼,飞快地冲了出去,转眼就消失在了沙尘中。驾驶着车子,尽情地在沙海中冲浪。时而车子冲上高高的沙丘,近似垂直地往上爬,好像要翻下一般。可一到丘顶,车子瞬间就落下。伴着大家阵阵惊叫,心好似快要蹦出来一样,真是扣人心弦,刺激极了。时而车子驶入一马平川的沙漠,豁然开朗,令人心旷神怡,有一种平沙落雁之美。

回到原地下车,大家个个脸上笑容灿烂,完全忘却了烦恼,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我们随着老张一路前行,他时不时地提醒大家,要拿好自己的相机,一旦落地,细沙就钻进相机。我们听了,都不免有些担心,原来温柔的细沙也有可怕的一面。正在大家捂紧口袋小心地走着时,不经意间抬头,望见不远处一湖碧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宛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平沙当中,泛着旖旎的光芒。我们来到湖边,乘上快艇,在水面上飞奔。伴随着层层浪花,呼吸着清新滋润的空气,我们好像来到了夏日的威尼斯海滨。谁又能不信呢?新疆处处赛江南!

不知不觉到中午了。就在湖边不远处,坐落着一栋整齐的维吾尔族民房,老张说中午就在这儿——我的一个朋友家吃午饭吧,让你们尝尝民餐的风味。细看这房子又大又端庄整齐,极具伊斯兰文化特色。院内花草艳丽芬芳,屋外雕梁画栋,里面彩绘光彩夺目。橱窗内摆放着各式别具中亚特色的工艺品,在彩灯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神秘而雅致。据老张介绍,这房子他的朋友阿力木花了近五百万元!这时,一位少女微笑着把我们带入客厅,里面早已摆满了各种各样干果:有巴旦木、核桃、葡萄干等,还有时令鲜果杏子、桃子、哈密瓜、西瓜等。拿一块哈密瓜咬上一口,又香又甜。阿力木热情地招呼着我们,他让我们的领队刘金接书记坐在对着门的位置。按维吾尔人的风俗,最尊贵的客人是坐在面对门的位置的。我们依次坐下,随后他拿来水壶,让我们每人洗手,然后用毛巾擦手。在这里,洗完手以后,千万不要随意地甩水,不然,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阿力木一边招待我们吃水果一边亲密地和我们交谈。之后开始正餐了,先是每人一碗酸奶子,接着一碗拉面、手抓饭,再就是烤肉、烤鱼、烤包子、薄皮包子……虽然每道菜都令人垂涎欲滴,可是先别急着吃得太饱哦!否则,后面上来更好的东西你就吃不下啦。果不其然,最让人惊奇的正宗地道的烤全羊上来了!这是维吾尔人招待贵宾的佳品。只见它口衔香菜,头戴红绸,带着那动人的艺术造型隆重登场。小山羊全身烤得金黄,皮脆肉嫩,还“■■”地冒着油滴呢,顿时香气满屋。酒是伊力特,很不错,味醇香,不上头,喝时挺强烈,后劲不大,这点很适合我们。他们习惯喝酒随意,但一旦倒上白酒,那么第一杯就一定要干掉,不然就显得有点对主人不尊重了。所以,没有酒量,在这儿可别轻易端杯哦。好在他们都是饭后喝酒,这比起我们喜欢饭前空肚子饮酒要保健得多。新疆人不但性格豪放酒量大,而且更能热情劝酒,就这样,我们也和阿力木一道,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了酒酣之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下了客厅,和着优美的乐曲,携手跳起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阿力木则拿起一把都它尔,即兴自弹自唱,他的神情是那样的投入,他的歌声是那样的悠扬,那样的风情万种。这发自内心的情感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朋友。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由此可见一斑。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我们和阿力木紧紧地握着手,难舍难分。“兄弟,啥时到江西来做客!”我们异口同声地向阿力木发出诚挚的邀请。

回来的路上,我们的车子时而与一辆辆满载瓜果的马车交会而过,时而减速避让一阵阵牧归的羊群。看到农牧民脸上惬意的笑容,看到眼前这一派和谐宁静的景象,看到最后一缕阳光从祖国最西端的这块土地上安详地落下时,难道你不爱南疆这块热土吗?

我愿化作一棵金色的胡杨,永远扎根在南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作者系江西省第六批援疆干部,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任克州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

喀什的美丽石子

张秋云

进入我们住所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由石子铺成的石子路。汽车驶过会咔咔作响,摩托车自行车一路上丁丁当当,路人踩在上面,特别是穿高跟鞋的女士更要小心翼翼——生怕崴了脚。

初来喀什时见它,不禁让我惊讶,小区的路为何这么差?可走得久了,它在我眼中已不再只是一条路,因为我发现了它——小石子。

那颗颗石子,常会让我们好奇地久久驻足,流连忘返。它们或大或小,或圆或椭圆或扁圆,看上去圆圆得着实可爱。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的侵蚀磨砺,更不知经历了多少行人的踩踏,它们已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圆滑”了。当地人说,这都是鹅卵石,很久以前河流的冲刷造就了它们现在可爱的样子。

我开始注意这些可爱的小石子——在夕阳西照的休闲广场上,小石子铺成的小路在落日的照耀下摇曳出耀眼的光泽,仿佛撒下一路的珍珠;特别是在一阵罕见的小雨后,小石子洗去了身上的粉尘仿佛有了灵性,变得愈加温润、剔透,底色和石纹清晰可见,神采奕奕,那样子更让人难以忘却了……

于是,在同伴的建议下,我把漂亮的小石子捡回住所,一粒粒清洗干净,放进盛满了水的盆里。

一头扎进水底,它们似乎一下就来了灵气,红的似玛瑙,绿的如翡翠,黄的就像羊脂玉,白的可以媲美白玉了。也有青石掺杂着白色的脉络,透过那若隐若现的纹路,仿佛可以看到巍峨的大山、广袤的田原……简直漂亮极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找石子、捡回“家”、洗净、入水,渐渐成了我工作之余的爱好。我和同事会结伴而行,沿马路边走边看,不时就会有漂亮的小石子映入眼帘。你或许想象不到发现一颗漂亮的小石子有多高兴:它在细细的沙子里躺着,隐约可见,如果不仔细看还不容易发现它呢,不知它在这里已经经历了多少年的风沙吹打,正静静地等着我们的到来。像找到了可爱的宝贝,我轻轻地把它们拾起放进袋子里,方便袋渐渐满了,当然也变得越来越重,我们慢慢往回走,不得不放弃收获更多小石子的机会。“不要像阿里巴巴的哥哥那样贪得无厌哦。”我们开玩笑地警告自己。事实也是如此,这么多漂亮的石子怎能一下子拾尽呢!

偶尔我们也会碰到一大堆小石子,于是兴奋地跑到石堆上找一阵子。漂亮的不少,可就因为一层尘土覆盖着不容易发现,不过学得了同伴的经验,慢慢地也有点“慧眼识珍珠”的本领了,看到颜色漂亮、形状可爱的就审视一番,同伴也会跑过来啧啧称赞一番,于是很满足地装进袋子里。日子在不经意间溜走,屋里的小石子也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盆装满了。

一个清闲的日子里,我坐下来整理这些可爱的小石子,像给自己的宝宝洗刷一样,我把它们一粒粒清洗一遍,又按大小、颜色分门别类,较大的放在桌子上排成了山的样子,中等的放在水盆里,较小的装进矿泉水瓶里,加上水恰似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水晶棒。

我静静地欣赏着自己的“佳作”,我的思绪也随着目光的移动而旋转……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和呼吸,圣洁、通灵、高贵,它们用自己平凡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美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装扮着整个世界。它们让我感慨平凡中蕴藏着的这份生命的美丽 。

好长一段日子,小石子带给我的一直是快乐和美的享受。但一次偶然的相遇,却令我的心绪因为它们变得无法再轻盈。

那是一次在城区的漫步,走在铺了地砖的人行道上,我突然发现在水泥做的路牙石里明显有很多小石子。我跑去临近的一处建筑工地,那里正有堆积如山的小石子,和沙子、水泥一起,被放进搅拌车里。呃,原来建筑工人用它们作建筑石子了。我跑上石堆想在小石子被水泥沙子淹没之前尽可能多地把漂亮的小石子找出来,可我太幼稚了,这么多,我哪能做到!它们的生命,就这样被凝固。我的思绪也凝固了……

许久,同伴看出了我的心事,说你应该为它们高兴,你看它们的生命正在一栋栋高楼、一条条马路中变得更有价值。

是呀,我应该佩服它们。钢筋混凝土的坚固不正是它们相互手拉手的结果吗?小石子用自己小小的身躯铺就了人们前进发展的康庄大道,默默无语,毫无怨言。

平凡彰显伟大,我们不正如这一粒粒平凡的小石子吗?喀什的高楼大厦也正需要我们这些一粒粒小石子手挽手去搭建,需要我们把奉献永远定格在人生的追求里,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无私奉献……

喀什,因这些可爱的石子而更加美丽!

(作者系山东省第七批援疆干部、岳普湖县二中教师)

责编:孤岛

猜你喜欢
小石子
抬起头
仇恨石
为什么鸡要吃小石子?
《乌鸦喝水》中的“想”
启启、蒙蒙勇闯蚂蚁国(177)
——小石子大用途
小石子
小石子做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好朋友
高山上的小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