籁辰
郑板桥三岁的时候,母亲汪氏积劳成疾,抛下小板桥,撒手人寰了。板桥祖母年迈,板桥幼小,毫无持家能力的父亲郑立庵忙于私塾教学、养家糊口,汪氏病逝,使郑家陷于困顿之中。在这关键时刻,板桥祖母的丫鬟费氏挺身而出,撑起了这个家。她一边侍候老祖母,一边担负起抚育小板桥的重任。
郑板桥四岁那年,家乡江苏兴华县发生水灾,继而爆发大饥荒。费氏每天三餐回家吃饭,饭后回到郑家操劳家务。每天早晨,费氏为小板桥穿戴完毕,就背着他出门,穿过一条大约100米的小巷,到东城门口,花上一文钱给他买一个炊饼,再回来忙家务。偶尔她家里买鱼肉瓜果,她也是先让板桥吃够,然后才轮到自己的孩子和丈夫。
郑板桥六岁的时候,家乡又发生洪涝灾害,百姓生计更加艰难。这场灾害一直延续到郑板桥八岁。费氏家里的生活困苦到难以维持的程度,她实在难以支撑两个家庭,丈夫要她离开郑家,她不敢多说,一连几天默默流泪。离开的前几天,她把老太太的旧衣服浆洗干净、修补整齐,把水缸挑满,又买了十几捆劈柴,堆积在灶背。她不忍心道别,悄然离开了郑家。
小板桥早晨起来,照例来到费氏房间,斯人已走,房间空空如也,跑入厨房,灶间尚存余热,锅内藏有一盏饭、一盂菜。
三年后,家乡年景好转,费氏又回到郑家,继续侍候板桥祖母和小板桥。一年后,费氏的儿子做了八品操江提塘官,多次要把母亲接到身边赡养,但费氏担心年迈的老太太和小板桥无人照料,宁愿留在郑家吃苦。
费氏在郑家生活了40多年,照料板桥34年。板桥44岁那年考取进士,费氏高兴地说:“我抚育小主人成名,儿子做了八品官,我无遗憾了。”76岁的时候无疾而终。
郑板桥对费氏的感情很深,费氏的离世使他陷入深切的哀悼中,写道:“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费氏为小板桥买的炊饼)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