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平
摘要:本文描画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近十年的发展轨迹,音乐之声一直遵循类型化电台的发展思路,沿着“音乐纯化、频率进化、平台云化”的路径向前发展。笔者试图在分析音乐之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音乐广播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思索。
关键词:音乐之声 发展轨迹 经验云化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类型化音乐频率,音乐之声自2002年12月2日开播以来,打开了中国音乐频率类型化运营的全新空间。九年历程,一路引领,一路前行——“音乐纯化、频率进化、平台云化”成为音乐之声独特的发展路径,更是音乐之声成长、成熟、成功的“三步曲”。
一、“音乐纯化”——塑造大陆第一类型化音乐频率
从2002~2008年,音乐之声以开播为标志,进入了破旧立新的“音乐纯化”时代,完成了类型化的彻底革命,用窄播实现了广播,为音乐之声打造了如下的鲜明特色:
1.类型。音乐之声诞生之前,大陆广播界已开始了专业化改革,当时的音乐专业频率音乐门类齐全。音乐之声从筹划之日起,就定位于“类型化音乐电台”,即:对音乐种类进行精细划分、审慎选择,最终“只取一瓢饮”,选定流行音乐这一音乐类型,因而缔造了频率整体风格鲜明突出的品牌形象。
2.纯化。音乐之声播出的音乐都是纯流行音乐,音乐类型专一,虽然听众定位窄众(听众范围15~45岁),但从听众的角度出发,全方位选曲,实现无缝链接,18小时滚动播出。虽然全天节目以3个小时为一个单元(周末以6个小时为一个单元),并且还有不同的节目名称,其中间或穿插短小单元,但大节目板块概念的确立,使得音乐之声成为单纯的流行音乐频率,整体基调纯正。
3.艺人。音乐之声从诞生之日起,首创“艺人整点报时”新模式,改变了过去的“北京时间X点”的旧方式。从那时候开始,很多地方电台也逐步采用了这种报时方式。同时,音乐之声在线上线下广开渠道,通过请艺人做代言等,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
4.品牌。音乐之声创立伊始,就开始了品牌形象从无到有的塑造过程。音乐之声打造的第一个品牌是“中国TOP排行榜”,目的是“振兴原创流行音乐,表彰音乐工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提升文化产业的能见度”。“中国TOP榜”目前是由国家级媒体举办的最具权威性的流行音乐榜,年度颁奖晚会更是经中宣部批准的流行音乐盛典,每年会对400余名音乐方面的卓越人士进行表彰,是华语流行音乐的风向标。
5.慈善。音乐之声从开播至今,一直高举公益大旗,倡导人文关怀。从2003年起,音乐之声启动了“我要上学”大型公益活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公益品牌活动(由音乐之声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主办)。经过多年的成功实践,“我要上学”活动已形成标准化的运作方式,发展出年度公益主题曲、实地探访、慈善晚会、邀请艺人担任爱心大使全程参与等一系列的组成要素,在全社会撒播公益爱心。
6.规格。对于音乐之声来说,广告经营也要“计算”规格,广告即节目,广告和节目不能“骨肉分离”,音乐之声要留住听众,不仅仅要在节目时段留住人,更要让听众在广告时段不换台。因此,从开播之日起,音乐之声对广告的规格就进行了标准化设定,将时间长度、文案创作规格化,希望广告像音乐一样具有聆听的价值,这也是对听众的高层次尊重。
7.活动。各类活动始终伴随着音乐之声的诞生与成长。目前,音乐之声每年都会举办歌友会、签唱会、“DJ Search”活动①、“Pub巡回演唱会”②等,特别是“DJ Search活动”最先即是由音乐之声在全国发起的音乐DJ海选活动。音乐之声目前的当家主持人小强、但茹、赵宇和新锐主持人文超等,都是从“DJ Search活动”中脱颖而出的。
8.多样。音乐之声覆盖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这既是优势,也存在着“众口难调”的压力,因此音乐之声将节目布局多样化,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国大多数城市听众的音乐诉求。同时,音乐之声拥有《音乐之声》杂志,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创办了电子杂志等,这些都无限延伸了音乐之声的传播平台。
二、“频率进化”——全面升级音乐频率品牌影响力
从2009年至今,音乐之声以2009年2月14日全新改版为标志,正式进入“频率进化”时代,通过频率包装、节目设置等环节的再造,通过品牌活动的优化升级,音乐之声步入了“节目与活动双翼齐飞”的成熟期。
1.思维升级,以音乐为名的“二次革命”
基于当时全国已有30多家类型化音乐广播的态势,音乐之声从升级视野、全面进化入手,用“加减乘除”创新思维,大力改造自身。“加”就是大力提升品牌美誉度,增添更多的音乐元素,特别是国际元素;“减”是追求音乐零距离,让听众或艺人直接参与到各项音乐盛事中;“乘”是兼顾亚洲视野与国际指标,展现出崭新的国际化魅力;“除”就是去除冗长繁杂的包袱,实现律动满载的聆听感受。
2.视野升级,增添音乐广播的国际性
音乐无国界。过去有人认为,大陆的流行音乐比港台落后5年,而港台又比西方落后5年。在这次全新改版中,音乐之声扩大视野,囊括全球各国重要流行音乐榜,推动大陆流行音乐向国际化迈进,让大陆听众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听众同步感受流行音乐的发展脉动。
3.艺人合作升级,打造音乐立体平台
音乐之声利用自身的传播平台,团结和集合了整个流行音乐界的艺人。在音乐之声,艺人们可以整点报时、推介歌曲,还能参与音乐之声的大型活动,进行演出,展示才艺。音乐之声此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广播频率,已经进化为扶植艺人成长的重要立体化平台。
4.品牌升级,优化创新品牌运营
在已往“中国TOP排行榜”“我要上学”大型公益活动的基础上,音乐之声又重磅推出了“全球流行音乐金榜”,年度三大品牌活动的架构由此形成。
“全球流行音乐金榜”是由音乐之声发起、全球华语广播电台及流行音乐电台自愿加入的合作组织,旨在整合各方资源与优势,共同推动华人音乐的成长与发展。创始会员台包括音乐之声、City FM城市之音(四川、山东)、台北之音Hit FM联播网、洛杉矶KAZN1300中文电台等11家全球优秀华语电台,覆盖全球近14亿华人听众。2010年1月3日起,音乐之声每天中午12点到2点播出“全球流行音乐金榜”节目,音乐之声与这些会员台互换资源,同时播出每周集体投票的音乐榜单。2011年3月在台北“小巨蛋”举办的盛况空前的“全球流行音乐金榜”首届颁奖晚会,成为了中央电台首次在台湾举办大型活动的成功范例。
“中国TOP排行榜”品牌形象再度升级。排行榜过去主要是围绕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做活动,现在各类活动辐射到许多新崛起的城市,品牌形象扩散力大增,城市合作伙伴大增。
音乐之声与多家唱片公司合作深入,分享演艺资源与经验,发展艺人经纪良好关系,开展跨行业、跨地区的演艺合作,实现资源最大化。音乐之声的台歌和LOGO伴随着《畅游中国》、《明星好忙》等节目在许多电视台播出。
音乐之声每四天一场品牌活动,全方位推动了音乐之声的品牌建设。如,2009年的“畅想中国”、“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凭什么拯救音乐”、“杭州校园演唱会”、“电影嘉年华”、《变形金刚》首映会、北大校园演唱会、《哈利波特6》首映会等;2010年“我要上学”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的14场活动等。
2010年5月,权威杂志《国际广告》公布了“2010中国理想品牌大调查”消费者最喜爱的媒体前十强,中央电台音乐之声荣获了“消费者最喜爱的音乐类广播媒体”第一名。
5.慈善升级,坚守媒体公益信念
从2003年发起“我要上学”大型公益活动后,音乐之声始终关心、资助贫困儿童,坚守公益媒体的信念。以2010年音乐之声助学行动为开端,音乐之声升级公益行动,一对一地帮扶贫困孩子,每一位获得资助的贫困孩子都将获得3年帮助,每人每年可以获得1200元生活费,截至2010年共有4901位小朋友受到音乐之声的帮助。此外,2010年“中国TOP排行榜”的年度颁奖盛典恰逢玉树地震,音乐之声在晚会现场为灾区募捐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受到各方好评。
2009年在“春蕾计划”实施20年之际,音乐之声荣获了全国妇联颁发的“中国儿童慈善奖”。2011年6月,音乐之声又荣膺全国妇联颁发的“中国儿童慈善奖——突出贡献奖”,音乐之声是获此殊荣的唯一媒体。
6.活动升级,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品牌影响力倍增
从2009年至今,音乐之声品牌活动全面升级,不仅策划组织音乐活动,还参与电视节目制作,演出歌舞剧,每四天就有一场活动。每年推出“校园行”“音乐狂欢节”“音乐星势力”“乐队龙虎榜”等系列活动,同时举办了《哈里波特6》《哈里波特7》《变形金刚》《蓝精灵》等电影首映礼。由音乐之声全体主持人排演的话剧《大大大明星》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此外,音乐之声还承办了中央电台、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主办的各类大型活动,其中包括庆祝人民广播事业70周年的综艺晚会、交响音乐会、流行金曲晚会、相声晚会、戏曲晚会等共7场系列晚会,以及“全国十佳DJ大赛”等。
7.经营升级,事业与产业共同推进
2009年随着央广智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央广智库)的成立,音乐之声的触角向产业延伸,涵盖了演艺、会展、主持人经纪等领域,整个公司的运营围绕音乐之声平台进行,正努力打造音乐文化产业集团。2011年以来,央广智库陆续组织了“唱响中国”、“唱响沈阳”、孟庭苇演唱会、拉萨雪顿节开幕式等与音乐相关的演艺活动。
三、“平台云化”,领先音乐广播的未来时代
2012年,音乐之声将迎来十周年庆典,即将进入下一个十年征途。
爱因斯坦曾说:逻辑可以使我们从A到B,而想象力使我们云游四方。展望未来,音乐广播必须充分利用人类最新科技成果,布局“移动、随取、海量和智能”的多元音乐传播平台,音乐广播也将进入平台云化时代。
移动,让音乐无处不在;随取,让人们能够随心获取音乐;海量,将打破传统音乐广播的有限数据库,通过新兴科技提供呈几何级数增长的音乐资源;智能,正如时下极度细分化的网络忧伤音乐电台、星座音乐电台等,基于科技成果提供的传播平台,基于海量的音乐库存,实现个性化订制,编配出个人化的音乐频率。
音乐之声的下一个十年发展期,将不仅仅依靠现有的传统广告平台,还将着眼未来音乐产品的开发,以互联网平台和其他最新技术为助力,云化发展平台,让类型化音乐广播的未来成为无限体验的音乐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