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广播 与时俱进

2012-04-29 00:44:03安景林
中国广播 2012年1期
关键词:文艺广播频率

安景林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走过了十年风雨历程。这十年,文艺广播经历了危机中求生存的阵痛,完成了从大而全的“综合台”到细分化的“专业台”的转变,在媒体格局中牢固地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十年,文艺广播顽强生存发展的秘笈,无他,唯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近十年来,文艺广播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从中央电台音乐之声横空出世,吹响了文艺广播类型化的号角,到随之而来的群雄逐鹿,音乐、娱乐、故事、戏曲、评书、相声频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文艺广播经历风雨后,见到了彩虹。

这十年,文艺广播的改革创新是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几乎涵盖了体制、机制、管理、节目等诸多方面。笔者在此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一,频率管理与改革创新。经过这些年不断深化改革,全国文艺广播的体制、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文艺广播有个特点,每个频率的人不多,承担的播出节目量却很大。这就给频率的管理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思索怎样才能更好地配置频率人力资源,更好地发挥文艺频率反应灵敏、运转灵活、快速高效之优势,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这是我们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二,频率定位与改革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是广播的“上帝”,如何让“上帝”满意是个大问题。这些年,文艺广播从“窄播”中受益,但类型化电台传播内容与信息单一的弊病也日益显现。今后将如何完善与发展?继承什么,放弃什么,增加什么,扬弃是门大学问。品牌是文艺广播的形象,是文艺广播的信誉,是文艺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文艺广播实现经济效益的支柱。在全国范围内,文艺广播的知名频率品牌,有些在创收和社会影响力拓展方面已经面临“瓶颈”问题,如何防止走下坡路,需要我们去思考、应对。

第三,节目内容与改革创新。节目内容是文艺广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再好的频率品牌,也要靠节目内容去支撑,正所谓“品牌优先,内容为王”。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文艺广播节目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节目同质化倾向严重,没有本台特点,更没有地域特色。其次是缺乏精品,精品节目是文艺广播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广大受众的迫切需求。文艺广播肩负着双重责任,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这些年广电节目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屡刹不止,究其原因就是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盲目追求收听率、收视率,忽视了自身品牌的建设。这与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气候不相适应。

第四,人才培养与改革创新。优秀人才是文艺广播改革创新的第一要素。文艺广播要想大繁荣大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杰出人才、领军人才,要有一支顺应时代要求、业务水平过硬的高素质队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去改革弊端,避免荒废人才和留不住人才的状况发生。

改革与创新是文艺广播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讲话中,将推进文化改革创新放到了突出位置,并提出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指导思想。

文艺广播为什么要不停地改革与创新?这是大形势使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有些东西过去行得通,现在未必行得通;有些办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改革措施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的条条框框,现在则需要大胆突破。

文艺广播这十年的风雨历程告诉我们:改革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而改革与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创新是对过去的突破,是对传统的革新,是对现实的超越,是对未来的畅想。

最后,期望着文艺广播一年能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

(作者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广播文艺工作委员会会长)

猜你喜欢
文艺广播频率
1942,文艺之春
环球人物(2022年8期)2022-04-25 21:32:42
振动与频率
天天爱科学(2020年6期)2020-09-10 07:22:44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
□文艺范
极限频率
美术文献(2016年6期)2016-11-10 09:09:40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河北遥感(2014年4期)2014-07-10 13: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