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追问 启迪智慧

2012-04-29 00:44徐丽丽
中小学德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苍蝇思维教学

徐丽丽

所谓“追问”,顾名思义,是指追根究底地问。具体而言,它指的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在动态的品德课堂中,往往会出现答疑、讨论等各种形式的追问契机。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契机进行适时、有效地追问,品德教学就会呈现出理性交锋、心灵碰撞、情感交融的情境,从而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使品德课堂走向精彩。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追问呢?一般而言,有效追问必然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与灵活的教学机智,以深化与拓展学生思维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综合采用各种策略。

一、于肤浅处追问——深化思维

这里的“肤浅”,指学生回答问题时,思维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发现问题本质。这时,教师要及时紧追,再次发问,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让学生的理解更加准确、全面,感悟更加深刻。如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在餐桌上》的教学片段:

多媒体播放一段录像:一个小男孩正在吃午餐,面对一桌丰盛的饭菜,他只吃肉类,不吃蔬菜。

师:小男孩这种吃法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1:这样吃会营养不均衡。

生2:这样吃不利于身体健康。

师:这样吃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不健康的现象呢?

生1:肥胖症。

生2:便秘。

生3:溃疡。

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吃呢?

生1:荤菜素菜都要吃,这样营养才均衡。

生2:要吃些水果,因为水果里含有多种维生素。

生3:要吃些粗粮。听奶奶说,粗粮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师:原来大家都是小小营养师!希望大家都能养成不挑食,不偏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在教学中笔者并没有停留在“好不好”的肤浅问题上,而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 “为什么、怎么办”两个层次进行不露痕迹地追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突破重难点,将问题不仅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其能知其一又能知其二,而且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使其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教师这样循序渐进地追问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

二、于矛盾处追问——催化思维

这里的“矛盾”,指学生受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影响,难免会遇到思维上的障碍,产生认识上的矛盾。此时,教者应针对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及时追问,在追问中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辨析,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如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的教学片段:

多媒体出示两个真实的案例,对全班53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

案例1:2006年11月20日,彭宇在公共汽车站扶起一位跌倒在地的老人,并送她去医院检查。不料,受伤的老人及家人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他承担数万元医疗费。彭宇则称自己好心帮助她,却反被诬陷。被拒绝后,老人向南京鼓楼区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多元。最终,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45876元,10日内付完。

案例2:武汉88岁的李爷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李爷爷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现场调查:看了这两个案例,如果老人跌倒在你的面前,你愿意扶起他吗?

(调查统计结果:48名学生愿意,占90﹪;4名学生犹豫,占7.5﹪ ;1名学生不愿意,占2.5﹪。)

师:你不愿意扶,为什么?

生: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孩子,万一遇到不讲理的人怎么办?我很害怕,所以不愿意扶他。

师:你们几个为什么犹豫呢?

生1:如果扶,别人会错怪我,会把所有责任推给我的,可不扶又觉得不道德。

生2:担心自己会被人怀疑,被人错怪,但又想到不扶,他有可能失去生命。所以很犹豫。

师:如果跌倒的是你,你会怎么想?

生1(不愿意):我希望有人来帮助我。

生2(犹豫):我会想,会不会有人来帮助我呢?

生3(犹豫):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有好人的。

师:你们愿意扶,为什么?

生1:我扶了,那老人就有可能活下来。

生2:钱可以再赚,但是生命不可能再来的。

生3:那位老人很可怜,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生4: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比钱更重要。

师:怎样扶?既能帮助他人,又能保护自己呢?

生1:打110救助。

生2:打120急救。因为我们不懂救助方法,如果盲目去救,反而会害了老人。

生3:可以用手机把现场录成视频,作为证据。

生4:可以找证人,并且留下他的电话号码。

生5:从电视上得知,如老人意识不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帮助他缓慢起立。

师:老师赞成你们的说法。在扶老人时要讲究策略,要提高警惕性,心中要有110,这样既能帮助他人,又能保护好自己。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这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实生活问题,而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案例中,笔者根据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讨论模式,针对道德困境,对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进行追问引导,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驱使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巧妙地引导他们在争论中求生成,在争论中求真知,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升。[1]这样,通过争论基础上的追问,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帮助他人是必须的,但同时要讲究帮助的策略。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

三、于寻常处追问——转化思维

这里的“寻常”,指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受思维的定势,给出了习以为常的答案。这时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追问,引领和转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其精髓在于将未知的、陌生的、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如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夏天的小虫》的教学片段: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对待苍蝇的?

生(异口同声):消灭它!

师:苍蝇虽然是害虫,但却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部分,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对待它呢?

生:(沉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纸币上的苍蝇》。(多媒体出示 :澳大利亚50元的纸币)

纸币上的苍蝇

这是一张澳大利亚50元的纸币,纸币上印着苍蝇的图案,为什么呢?原来澳大利亚的苍蝇,不与肮脏为伍,不与细菌为伴,它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以前,澳大利亚的苍蝇也和我们国家的苍蝇一样,喜欢生活在肮脏的地方,可勤劳的澳大利亚人把所有的肮脏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从城市到乡村,从山谷到河边,到处都是云朵般的鲜花和地毯一样的绿草。世代生活在肮脏环境中的苍蝇,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它们绝望极了。为了能在澳大利亚继续生活下去,苍蝇的先辈们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找到了新的食物——植物浆汁。它们当然不喜欢这种食物,但不得不痛苦地改变了饮食习惯。就这样,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苍蝇,早已忘记腐臭食物,它们的饮食习惯竟与高贵的蜜蜂一模一样——采食花蜜。同时,还承担起蜜蜂的职责——为花草树木传授花粉。从此,澳大利亚人越来越喜欢苍蝇,因为这小小的生灵为他们美好的生活贡献巨大。于是,他们让苍蝇飞落到他们国家的50元纸币上,让人们永远感谢它,记住它。

师: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我们要向澳大利亚人学习。

生2:我们要保护环境。

生3:我们不能乱丢乱抛。

生4:我们要讲卫生。

生5:害虫也是有生命的,我们不能一味地消灭它,而是要把它变成益虫。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取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儿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儿童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案例中,笔者对学生的回答,并非立即给予评价,而是另辟蹊径,通过《纸币上的苍蝇》这个真实的故事,转化问题的角度,以发展的观点,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收到了平中见奇的效果,达到了无痕教育的境界。因此,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这样才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

四、于生成处追问——激化思维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课堂教学就是即兴创作,是动态的、变化的,是激情与智慧共生的,它随时会出现一些“小插曲”。然而,我们往往把它看成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对之或是熟视无睹,或是草率了断,无形中泯灭了学生的智慧灵感,阻碍了他们的独特体验,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其实这些“节外生枝”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教师不仅要保护这类“节外生枝”,而且还要在此处紧追不放,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化。如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盼盼迟到了》的教学片段:

为了让一年级孩子学会珍惜时间,执教者精心地设计了“穿衣比赛”这个活动:

(台上十名学生正紧张地进行着穿衣比赛,陆续有学生穿好衣服走向台前。此时,李小佳(化名)小朋友很快地穿好了衣服,正当她走向台前时,忽然发现旁边的吴青(化名)怎么也扣不好拉链,急得直咂嘴,她便主动帮他扣起来。)看到这情景,老师轻击了两下手掌,对其他同学说:“你们看她。”

(他们在大家的关注下穿好衣服走到台前)

师:你们觉得谁是这场比赛的第一名?

有的同学说“李小佳”,有的同学说“司靓(化名)”。

师:你为什么认为司靓是第一名?

生:因为司靓第一个走到台前。

师:为什么有同学认为李小佳是第一名?

生1:其实她早就穿好了衣服,她是因为帮助吴青才落后的,所以第一名要给她。

生2:她自己把衣服穿好后,宁愿得不到第一名还主动帮助别人,就应该表扬,所以第一名应该给她。

生3:有句话叫“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她主动帮助别人,真正做到了“友谊第一”。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按照比赛的规则,司靓同学在穿衣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而李小佳同学是在另一场看不见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这个“第一”更珍贵,让我们为李小佳的乐于助人鼓掌。希望吴青小朋友课后多加练习。

(教室内掌声雷动)

教学中,教者及时抓住新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孩子领悟新生资源的意义。案例中,孩子们在老师的追问下讨论“为什么第一名该给她”。在交流中,孩子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懂得比赛是有规则的,悟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真谛。孩子的道德认识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了提升,课堂中新生成的教学资源也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教者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生成处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主动激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教学中的“节外生枝”演绎出独特的价值。[2]

可见,有效“追问”无疑是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建构知识,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策略,它又永远都处于变化之中,只要我们能遵循有效追问的原则,准确把握追问的切入点,综合应用多种策略,有效追问方可达成,我们的品德课堂也必将充满着活力、充盈着张力。

参考文献

[1]万作芳.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0(12):7—8.

[2]潘慧芳.走进德育课堂[M].江苏出版社, 2006. 94.

(作者单位:泗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宿迁223700)

责任编辑王清平

猜你喜欢
苍蝇思维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苍蝇搓脚是怎么回事
苍蝇为什么喜欢搓腿
打自己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