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
鼓捣文字的人大都认可文如其人的道理,因为血管与水管流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其实,言志之诗更是如此,特别是帝王之诗,更是胸中丘壑的大晾晒,王霸之业的小微缩。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或意气风发,霸气逼人。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本是行武出身,作诗并非其长项,可是宋代陈郁的《藏一话腴》就记载了赵匡胤一次酒后诗兴大发的情景。这是一首《咏日诗》,面对东天喷薄而出的那轮红日,那种壮观,那种无限生机,他久久隐伏在胸中的那股冲天豪情便一下子被点燃:“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
行家一看即可知,该诗绝非上上之品,瑕疵之处俯拾即是,然而其开阔之胸襟,慷慨之情怀,不可阻挡之气势,已经传达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帝王气象。他日后的作为已经说明了这些,可谓改天换地,再造乾坤。宋人陈岩肖评价这首诗说:“大哉言乎,拨乱反正之心见于此诗矣。”(《庚溪诗话》)
还有明太祖朱元璋。应大臣们之请,作《咏日》诗于《雄鸡图》旁:“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还未作完,众大臣已暗笑多时,这首诗没救了。可是接下来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众臣皆拜服。后来,他微服私访,在金陵郊外一个渡口遇到候船的一才子,面对江岸偌大的采石矶,脱口吟道:“采石矶兮一秤砣”,可是下句却憋了半天也接不上来了,朱元璋哈哈大笑,朗声吟诵:“采石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挂钩,称我江山有几多。”身边的举子们一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之后便是五体投地。这样的诗也只有他能出,这样的胸襟与气魄也只有他有,后来的铁腕治吏也只有他才能为之。
或气象博大,文采斐然。
比如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叛乱,刘邦亲率大军讨伐,得胜班师途中所作:“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全诗仅三句,二十三个字,毫无文饰,但英雄之气冠绝古今。诗中既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赫赫威势,扫平天下江山一统的志得意满,也隐含着一丝来路长而人已老的感慨与苍凉。
还有魏王曹操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此诗格调积极,昂扬向上,特别是中间四句,简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令后世无数的人们奉为圭臬和座右铭。人生在世,要有永远乐观的人生态度,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这也正是曹操一生的真实写照。
或英雄末路,泣血悲歌。
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曾经视天下如无物的霸王项羽惨败给了他很看不起的刘邦,面对着已如囊中之物的大好河山和自己的心爱美姬,不禁悲从中来,仰天长啸,遂留下一曲“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的英雄绝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他没有任何凭借,竟然能在秦末纷乱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摧毁了残暴的秦政权,成为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人人仰视的新的雄主。遗憾的是由于他骄傲自满,刚愎自用这些致命的弱点,没能得到最后的胜利,使似乎已经煮熟的鸭子重又飞走了,成为他人筵席上的下酒菜。更为惨不忍睹的是,垓下一战,全军覆没,这位盖世英雄最后只得自刎乌江而亡。这首绝命诗,也成为后世哀之鉴之的一面镜子。
还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并非一个昏君,但他更像个杰出的诗人,它的美,它的悲,它的巨大的感染力,让历史深深地记住了他。
或以花喻人,枭雄一时。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黄巢这个风云人物应运而生。他提兵纵横多省,影响时局数年。他的《菊花》堪称名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其中的杀气和倒转乾坤之气概令人望而生畏。
还有吴越王钱镠,也是这个时局下的产物。他曾以区区二十人智退过土匪十万之众,他曾亲手设计可以使他在睡梦中仍然能够保持高度警醒状态的“警枕”。他在位26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广造堰闸以泄洪,对促进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有一首《百花亭题梅》,值得一提。“秾华园里万株梅,含蕊经霜待雪催。莫讶玉颜无粉态,百花中最我先开。”他笔下的梅花那种怡然自得、傲世独立的风骨与霸气比黄巢眼中的菊花可谓一点也不逊色。
还有清代的乾隆皇帝,一生作诗四万多首,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就像他的“十全老人”封号和在位时间一样,堪称帝王中的一道景观。
诗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它常常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他要干什么,要往何方去,究竟有几分可能,通过这扇生命的窗口,他的一切,包括功业往往能够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裴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