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阳:当产能过剩遭遇流动性“充裕”

2012-04-29 00:44
2012年10期
关键词:流动性实体贷款

这反映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两难,也是我们常常说的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最近,注意到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矛盾的现象,比如家电上市企业——志高空调,它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兴浩说:“5万人的制造业企业,赚钱还不如5个搞金融投资的。”目前,国内包括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的过剩产能,超过6000万台。这么大规模的过剩产能,怎么来消化,所以它们的日子不好过。

但是,金融行业果真很容易赚钱吗?也不是。现在各家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放贷难的现象,许多实体经济对贷款的需求,不像前一阵那么强烈和迫切,比如像家电企业、消费品生产企业、外贸出口企业对贷款的需求都不强烈。像钢铁企业,银行又不敢贷。所以看起来似乎现在的流动性很充裕。但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最近的贷款接近零增长。没有贷款等于银行在“停工”,钱放不出去,是要付利息的。所以,这样的流动性“充裕”,让银行担心。

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目前中国广义货币M2存量总额达14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190%,广义货币存量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我记得,在去年、在前年,就有经济学家提到过这个问题,并发出了预警,比如像吴敬琏先生。大规模的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其中的泡沫怎么能把它挤压出去。

这个矛盾的现象,到底是实体经济拖累了金融,还是金融制约着实体经济。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但这对我们提出一系列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实体经济下一步的方向在哪里,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向在哪里?我们整个经济的走向在哪里?这些疑惑引起了市场和宏观经济层面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有机构因此下调了对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当前的矛盾所在,恐怕不能仅仅从生产领域和金融环节上,获得解决的办法。需要更宽的视野和政策空间。前一段时期,舆论强烈呼吁金融要向实体经济倾斜,可是目前实体经济对贷款的需求却明显萎缩。用过去大建设、大项目的方式,用急风暴雨推进经济的方式,破坏性的创新,恐怕也没有那么灵光了。真正意义上的建设和发展,是一种积累,需要靠观念的转变、靠牢固的信念和耐力的积累。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走出去的中国品牌为何如此少?》,文章说今年1月份,中国企业对海外的投资达到44亿美元,同比增长60%,投资增速高得惊人。但是文章又说,著名的Interbrand品牌咨询公司世界100强品牌榜上,没有中国企业。这确实是我们的困境所在:曾经支撑着我们的GDP快速增长的大规模的代工企业、加工贸易企业、房地产业、重化工等等,怎么来实现它们的升级和转型?

从中国的实体经济看,不仅白色家电,包括钢铁、机电、造船、光伏产业等等,已经到了从规模主导的增长方式,重点转向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提升与产品设计主导的增长方式;还有就是重点转向市场的开发、拓展和营销拉动的增长方式。我们说了很长时间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现在已经迫在眼前。

目前物价和经济增速的回落,没有给宏观经济政策的松动,留出足够的想象和操作的空间。其实,在流动性充裕甚至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价格并不代表真实的需求,它反映的是投机的空间。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往温州炒房团对于一些地方房价的哄抬,以及炒大蒜、炒绿豆……以往扭曲的经济,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矫正期,未来更加健康的经济,应该是相对比较均衡的经济。

即便在产能过剩遭遇流动过剩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相信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相信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它的未来趋势。但是,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金融行业,都需要在经济社会领域寻找新的有效需求、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突破口。特别是改变以往通过对基础设施、基本建设领域进行大投入、实现高增长的投资依赖路径和做法。(据中国广播网)

猜你喜欢
流动性实体贷款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