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伟大得像个冷笑话

2012-04-29 00:44于是
南方文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冷笑哈德玛莎

于是

前有ED的硬汉,后有折翅的飞人。人类热爱冷笑话,自然会有制造冷笑话的大师前赴后继。

7月2日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祭日,著名的《纽约客》杂志曾在一篇名为《硬汉是怎样炼成的》的纪念文章里,这样不加节制地表达对他的赞美:“这同时也是男子汉气概灭绝的祭日——海明威基本定义了男子汉这个词。如今,我们所说的男子汉气概已经不复从前了。那些练瑜伽、纯吃素的当代男同胞们,你们在果汁店和唇膏店花完钱,回过头来看一看海明威活着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吧:他在丛林中猎杀小动物,他在战场上挥戈跃马,他比Donald Trump娶的女人都多,他喝的酒比海还阔!”

但如果我们愿意多花一点时间,收集一些海明威的资料,并愿意从中寻找到一些线索和证据,得出的结论可能完全与之相反,这个文坛最著名的硬汉,他的那些传奇,更像是一个冷笑话。

海明威有一个闻名于世的硬汉外表:刚毅、强悍、傲慢、冷漠、玩世不恭、不近人情。他参加过数次战争,也亲手打死过非洲狮子,他有过四次婚姻,还有无数情人,他和斗牛士厮混,在公共场所打架……就连他的自杀方式都充满了暴力美学:他把两发子弹装进猎枪,慢慢张开嘴巴,把枪头塞进去,扣动扳机……子弹掀掉了他的半边头盖骨。

但海明威的故交,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就这样形容过他:“一个敏感的人硬要充硬汉。”另一位“迷惘的一代”的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扎尔达更是出言刻薄:“海明威的大丈夫气概,是像假支票一样的东西。”

海明威曾向许多人夸耀他与第四任妻子玛丽性交的次数。他曾经告诉巴克?兰汉姆将军,安抚玛丽是件很容易的事:“前一天晚上我已经对她灌溉了四次。”海明威死后,兰汉姆将军向玛丽求证过这个问题,她叹息着说:“那要是真的就好了!”

海明威传记的作者肯尼思?林在他的书中明确指出,海明威在其成名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种我们今天所说的ED(勃起功能障碍)一直困扰着他,这也是他最终自杀的重要原因。

这个说法相当的黑色幽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敬仰。

是的,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穷尽所有完成的,不过是一个冷笑话。你热烈爱过的人,最后成了比陌生人还要无所谓的陌生人,你兢兢业业地工作十年,还不如一个脑残波大的新人更容易得到老板的重用……

所以,我们今天谈论海明威,悲情远多于不屑,如果我们要重新定义“硬汉”,也许是面对千疮百孔的人生,他比我们更有勇气,开始一个又一个的冷笑话。

他成了冷笑话的巨匠,而我们始终是冷笑话的新手。

战争留给他的:有荣耀,也有痛苦

人生如戏,第一个导演就是我们的父母。

海明威生于1899年,在中学之前,他的人生是标准美国男孩的人生,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父亲则教他钓鱼和射击。他热情,充满活力,热爱竞争,学习成绩优秀,擅长体育运动,还编辑校报,给文学杂志投稿。

但海明威性格中矛盾的一面,也是父母的影响所致。母亲是个虔诚的信徒,宗教观念极强,还相当有艺术修养;父亲则是一位杰出的医生,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并且对自然界的研究比较专业。

从表面上看,父母给他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但或许宗教和冒险之间,必然会有某种鸿沟。这也形成了海明威性格之中对立的两面:既敏感、热情、诗意,又固执、冷漠、理性。

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当了6个月的实习记者。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对他有一种宿命般的诱惑,1918年5月,他终于一头扎进了这场战争。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待了一个星期。但就是这一个星期,决定了他生命的走向。

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海明威在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时,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他的腿上身上留下了两百多块碎弹片,左膝盖被机枪打碎,后来手术换了一个白金膝盖。在动了十几次手术之后,还有许多弹片无法取出,成了他身体中坚硬、冰冷的一部分。这一年,他才十九岁。

他在后来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

战争的体验,让海明威写出了他几部代表作品如《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等,可以说,这成就了他在文坛的崇高地位,但这也毁掉了他正常健康的生活。留在他身上的弹片,是他光荣的纪念章,也是他伤痛的发源地。

最直接和显著的一个后果,就是整夜失眠。在他的作品中,也充斥着失眠的人,像《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柏尼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长期失眠的人饱受的痛苦、煎熬和孤独,而在海明威努力刻意地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硬汉之后,这些黑暗的东西似乎在众人面前成功地隐藏了起来,但这种黑暗对他而言,则更加幽深无边,因为他连向生活示一下弱的机会都没有了。

海明威主动地把自己投入到这场战争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一个英雄。但生活的残酷之处常常在于,它回赠英雄的,除了荣耀,还有痛苦。这正是英雄的悲情所在。而我们之所以愿以承认海明威是一个硬汉,无非是他拥抱这份悲情的姿态更为洒脱和绝然。但成为冷笑话的根源也在于此,这个姿态容易用力过猛,把硬汉搞残。

1928年,海明威离开巴黎,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狩猎、捕鱼、看斗牛,生活貌似田园,但内心始终波澜不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又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他还一个人悄悄潜入德军战线后方,携带“超过一个师的弹药和酒精”,擅自进行侦查行动,为此还赚了一枚铜质勋章。他在1944年的一次飞机失事中身受重伤,再一次大难不死。

在海明威成名之后,他充满男人气息的生活方式成了他硬朗文字之外的另一种“硬汉”的标志:酗酒,打架,玩枪,狩猎,追逐女人……他在硬汉的路上渐行渐远。这个软蛋遍地的世界,需要这样的标杆性人物。海明威也配合着公众的需要,努力摆出硬汉的造型。

《太阳照常升起》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彼此默默相爱,却始终无法走到一起,在千转百回之后,两人重逢。在出租车上,汽车启动的时候,女孩把头靠在了男孩的肩上,说:“我们要是能在一起该有多好!”男孩说:“这么想想不也是挺好吗?”

在这段貌似潇洒、通透的文字背后,孤独和迷惘昭然若揭,这戓许正是海明威真实的表象和内在。

婚姻带给他的:有激情,也有硬伤

和精彩纷呈的生活史相比,海明威的情感史,也称得上五彩缤纷。

海明威有过四次婚姻。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比他大八岁。1921年9月,海明威与哈德莉结婚。婚姻头几年,生活悠闲。但和大多数婚姻一样,这份看上去正常而正确的婚姻,却死于平淡和琐碎。经济的拮据,哈德莉不小心的一次怀孕,无意中丢掉海明威的手稿以及生育之后发胖的身材,都让海明威开始嫌恶,准确地说是对她失去了好奇和热情。

也和大多数婚姻一样,在两人昏昏欲睡时,却有新人给其中一方带来了惊喜。这个时候,海明威有了艳遇。

新欢叫保利娜,比海明威大四岁,担任过《法国时装》杂志主编的助手,性感迷人,主动热情。而已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的海明威,名声正隆,对这个虚荣的美女,正好有杀伤力。

两人打得火热时,海明威和哈德莉还没离婚。三人在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这对生性柔弱的哈德莉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她的日记,记录着她的这份平静的绝望:“三份早餐,三件浴衣,三辆自行车。”

对于海明威这样一个早已习惯了强势的男人而言,哈德莉的妥协和软弱收获的唯一结果,就是他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游离。反正,他吃定了她们,没有谁会主动退出和离开。后来保利娜甚至借巨款整容,想增加在海明威心中的筹码,但海明威的回答却让所有有类似愚蠢想法的女人引以为戒,他冷冷地说:“你对一个男人越好,他越想快点摆脱你。”

从本质上讲,爱情是一场战争。你强悍,你骁勇,你不易得手,你不举手投降,才会赢得对手的尊重。

谁先放下武器,谁就先出局。在海明威与哈德莉也分居了一段时间之后,哈徳莉投子认输了。

直到后来,海明威才明白,哈德莉当初对婚姻的坚持,还有另一份深意。他给她写信:“你当时持反对态度,是完全正确和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与保莉娜是不应该结合或者不配得到其他东西的人。”

他还说:“如果没有你与我的结合,没有你的忠诚、自我牺牲、经常的鼓励、爱情上的支持和具体的现金资助,我也不可能写出这些著作的,一本也写不成……”

若不失去,我们永远不知道,某些人对我们的意义。

保莉娜也没成为最终的赢家。海明威虽然和她结了婚并有了两个孩子,但这段开始于艳遇的婚姻,也像浮云一样飘散了。婚姻就是这样,它必须承受应有的重量:一起经历过或将经历苦难、挫折、重负。这才是婚姻中最绵实的力量。可能有时它让我们不堪重负,但没有了这种力量,它又轻薄如纸。

海明威第三任妻子是玛莎?盖尔霍恩。从1930年开始,她报道过西班牙内战、二次大战等著名战争,伦敦每日电讯报称她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地记者”。

两人职业相同,才华相当,彼此仰慕。这一次,海明威棋逢对手。1940年,32岁的玛莎和40岁的海明威结婚。但两个过于不羁的灵魂,却无法在世俗的生活中形成默契和谅解。

婚后的玛莎依然我行我素,她和诸多男人保持着过于亲密的交往,海明威咽不下这口气,不断与“情敌”决斗。玛莎也不同于任何一个女人,她缺乏包容,也不懂什么以柔克刚。她厌恶海明威出去酗酒,就撞烂了他昂贵的林肯轿车;她讨厌猫没完没了地叫春,就将海明威养的一群雄猫悄悄阉割了事。玛莎的任性、蛮横,招来的是海明威无休止的恶作剧般的报复:睡觉时把她弄醒、歇斯底里的咆哮、对她的作品恶毒的嘲讽、家庭暴力……

他们连像亲人一样彼此善待都做不到,两人的作为,突破了婚姻的底线。最后,玛莎甩掉海明威,远走非洲。

这是唯一一个敢抛弃海明威的女人。海明威写了一首极其淫秽的诗来谩骂玛莎,以解心头愤怒。此后,无论和哪个女人上床,他都要给对方念这首《致玛莎?盖尔霍恩的阴道》。

和海明威的丧心病狂相比,玛莎简直有些云淡风轻。每每接受采访,她都只附加一个条件,不提海明威。她说:“我的人生不是任何人的注脚。”

或许这才是免于伤害的选择:不为任何人失去自己。

海明威经历了几次伤筋动骨的婚姻后,才意识到第一次婚姻是多么的简单、美好。1939年,海明威与哈德莉见最后一面,他忍不住告诉她,她比后面的妻子都好。因为她们是怀着对他的怨恨,和他结束婚姻的。他诚挚地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没有这么多时间思考,特别是在船上的夜晚和当我失掉癖好而失眠时,我以非常愉悦和爱慕的心情想念你,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你都好极了。”

这多像一个冷笑话。在海明威灿烂的情史里,他尝试和美艳的,才华横溢的女人相爱,他尝试着爱的各种痛与快乐,但长夜无眠时,温暖他的,却是其中最平淡但最温柔的一个女人。

他终生都在追逐女人,但却始终没有真正为她们中的任何一个放下身段,来包容和体谅。这,才是他的硬伤。

海明威的自杀:有勇气,也有隐情

“探索优雅的退场方式很重要。”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中写道。然后,他用一次强悍的自杀,完成了他作品中最有力的一个结尾。

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身穿睡衣,走进地下室。他把两发子弹,装进了猎枪然后把枪头塞进嘴里,扣动了扳机……强大的火力,掀掉了大师的大半个天灵盖。

充满暴力和血腥色彩的自杀,把这个世界都打懵了。一个拥有名声、财富和女人的人的突然死亡,让更多人映照出自己人生的苍白和苟且。胡安?贝尔蒙德,西班牙最杰出的斗牛士,在听到海明威自杀的消息时,慢慢地,但清清楚楚地吐出了三个字:“干得好!”随后,他也用同样的手法,处理了自己的生命。

海明威的死,在主流的解读里,是正面的,诗意的。就如同他在《老人与海》中留下的名言: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这当然是一种气质和姿态。但也不必过多解读。至少在我读《活着》的时候,福贵所代表的另一种生命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更让我感动并充满悲悯。

海明威的自杀,并非一个杰出的行为艺术,而是一条现实中无奈的退路。它不值得赞美。但令人同情。

海明威自杀的原因,目前已有共识:不堪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还有创作力的严重衰竭。他过于挥霍自己的身体,以至于得到了报应:消瘦症、皮肤病、酒精中毒、视力衰退、肝炎、肾炎、精神疾病等等,让他饱受折磨。当时他的自传性作品《流动的圣餐》的写作也深陷困境。

“当他不再是他认为的海明威那条汉子时,他就想死。一个人关心的是什么?身体健康。好好工作。与朋友同吃同喝。在床上享受人生。可我啥都沾不上了。”死前一个月的这段话,为海明威的自杀找到了充分的现实注解。

还一个因素则颇具黑色幽默。海明威传记作者肯尼思?林在书中言之凿凿地指出,海明威在其成名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种我们今天所说的ED一直困扰着他,这也是他最终自杀的重要原因。

在1961年6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海明威与第四任妻子玛丽尝试缠绵,但结果令他沮丧。这为他不久之后的自杀埋下了伏笔。

这个细节带有强烈的寓言色彩,或许,硬汉只是我们或他本人的一个幻觉。生命里充满了各种脆弱易碎的东西。你越是拼命维持这个幻觉,越是险象环生,不堪自负。

而海明威自杀方式的令人瞠目结舌,或许也无关所谓的硬汉精神。据他的朋友讲,有一次,海明威试图走进飞机螺旋桨,还有一次,他死活要不带降落伞跳出舱门。

在生命谢幕之前彻底疯一次,这是对生命的礼遇,还是调戏?我们无法简单地给出答案。如果稍稍了解一些真相,我们甚至会为自己此前为这些幻象表现出的狂热和迷恋哑然失笑。这正是一个冷笑话的效果。

只是,人类一直是制造冷笑话的高手,就像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流行的一个冷笑话是:一群最需要运动的人,围观一群最需要休息的人。

前有ED的硬汉,后有折翅的飞人。人类热爱冷笑话,自然会有制造冷笑话的大师前赴后继。

猜你喜欢
冷笑哈德玛莎
寻找最美味的胡萝卜
寻找最美味的胡萝卜
童心造就成功
莫哈德担任美宇航局常务副局长
小玛莎和大黑熊
微博冷笑话
微博冷笑话
微博冷笑话
微博冷笑话
寄往伦敦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