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调结构里看民营经济发展

2012-04-29 00:44黄孟复全国工商联主席
中国商人 2012年10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经济企业

黄孟复 全国工商联主席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按照市场导向和经济规律制定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了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发展理念、愿景、战略和实现路径,转方式、调结构已经成为广大民营企业的自觉行为。

一年来,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大型民营企业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规模和效益再创新高,对国家税收和就业的贡献显著增强,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经济环境复杂严峻,

民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散,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上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二季度GDP增速创三年来的新低,出口订单下降,内需不足,实体经济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小企业生存困境加剧,形势十分严峻。在欧债危机和国际通胀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复苏过程将十分漫长,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都将放缓。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已经进入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科技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回归实体经济,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科技创新的速度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技术,谋求跨越式发展。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占优势和发展中国家追赶的双重挑战。

同时我们要看到,面对全球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也进入技术创新厚积薄发的关键时期。在高新技术方面,我国的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基础不断完善,在很多关键领域已经到了实现重大突破的时期。特别是目前发达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垄断地位尚未形成,我国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这为我国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跻身于新技术、新产业最前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我们更要看到,我国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支撑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和消失,我国已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但是,我国智力资源丰富,他们的工作能力与可塑性较强,平均薪酬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人员。我国庞大的知识型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低成本的研发为我国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我们还要看到,在全国工商联的大力呼吁下,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各部门密集出台了42项“民间投资36条”配套实施细则,为“民间投资36条”的真正落地提供了基本的依规,对充分激发民间投资的动力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没有动摇。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国家和企业面临的问题,只有发展才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广大的民营企业一定要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在实现自身科学发展上有更大作为。

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成长,

必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原来大量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追赶式增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今后经济发展要求,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很可能在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落伍,也可能落入中等收入的陷阱。我国到了必须从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依靠创新驱动模式转变,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最大限度的激发民间资本、技术和智力的潜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我国最富有活力、内生动力和创新精神的力量,最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竞争,每经历一次经济变革和调整,民营经济都能通过创新和改革,在更高层次上取得新的发展。因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质量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大有可期,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对民营经济误解,导致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我认为有两个观念需要重新认识:一是传统的“公与私”概念来区分企业的经济属性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不断出现,各种企业内部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多数国有企业通过引入社会法人资本和自然人资本成为国有控股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相当多的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或上市,股权结构实现了社会化和分散化,成为公众公司;特别是基金公司和投资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大量涌现,企业社会化程度已相当高。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由过去的泾渭分明,逐步在市场竞争中融合,并已成为大趋势。因此,民营企业中的股份制公司、混合所有制公司、全员持股等股权社会化的企业,他们不仅为社会上众多民众创造了财产性收入,也将企业置于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二是要树立对财富属性的全新认识。中国拥有财富的人越来越多,对一般人来说,财富可能是维持消费的金钱。但是财富对有创业激情、有事业心的民营企业家而言,不仅仅是消费品,也不是个人可随意支配的财产,而是发展经济的一种生产要素。所以,应该营造一个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鼓励更多的人创业,把个人财富转换为再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本资源,创造更多的税收,解决更多的就业。

大型民营企业要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

大型民营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型民营企业是产业链中的骨干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一是要注意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趋势,着力开展前沿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积极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向高技术、高品质、高端化提升,实现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二是要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作为一种能为企业创造客户价值、实现盈利的系统方式,正在与技术创新结合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希望大型民营企业能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将技术创新、信息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发展,为企业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新竞争优势和更大的商业价值,这也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显著特点;三是要继续发挥大型民营企业作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转变发展方式领头羊的作用,利用大型企业与众多中小微型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共生共荣关系,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能力,带领小型微型企业在技术、产品、管理和商业模式上同步转型升级。还要积极探索与小型微型企业在股权合作、技术研发、市场开发、资金担保等方面深入合作,努力为小型微型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大型民营企业要做我国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实体经济是国家之根,也是企业之本,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在资本逐利驱使下追逐泡沫性投资,大量实体经济资金被抽离,实体经济空心化给企业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大型民营企业要坚持立足实体经济这一根本,着眼于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短期暴利的诱惑,在无限中寻找有限,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坚持发挥主业优势,把自己最擅长的业务做精做透,努力使产品和服务在世界上领先,才能在国际市场和行业中有话语权和影响力。

大型民营企业要做有社会责任的公司。首先,要关爱员工的成长,通过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分配和激励机制的改革,让企业与员工共享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成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当前,民营企业不仅要逐步提高员工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提高员工的素质,要下大力气培养员工的能力,鼓励他们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来提高收入,要使员工素质和收入与企业竞争力同步提高,这是我们应对用工成本上升难题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大型民营企业要摒弃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理念,要把社会责任的道德意识和商业伦理融入企业经营之中,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表率,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帮助困难群体和困难地区共同发展的表率,努力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

大型民营企业要积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在全球配置资源。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趋势,大型民营企业要积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配置资源,将国际资源与中国动力嫁接是促进发展的有效方式。在国际上发展靠的是企业的真才实干,当企业有能力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的时候,竞争力将大大提高,也就具备了进一步在国内发展的能力。要实现产品与服务国际化,瞄准全球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努力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要实现企业国际化,用跨国公司的标准衡量自己,引入国际化人才和国际化的管理,努力跻身于国际先进企业行列;要实现资本国际化,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本资源的能力。同时,国际化经营要做到合法合规,诚实守信,尊重东道国的文化风俗,保护当地的资源环境,带头树立中国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

(本文是黄孟复在“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的讲话,有删节)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