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在东北乡村,我经常对餐桌上的食物心怀不满:不是土豆炖茄子,就是豆角炖土豆。这是夏天,菜色还算丰富,如果是冬天,那就只有“翠花上酸菜”了,或者是酸菜的前身——白菜炖上点土豆。我经常心里抱怨口难开。物资短缺、蔬菜种类少可以理解,其实也可以换换方式的,比如可以炒个土豆丝,换个形状不难吧!
现在的中国电视剧也面临着我小时候餐桌上的问题,老百姓的确吃腻了做法单一的菜,前几年流行清宫戏,小燕子挺可乐的,可是弄到后来格格、皇帝泛滥了;前两年流行谍战剧,《潜伏》不错啊,可是看到越来越多不靠谱的潜伏桥段时观众只能换台了;宫斗、穿越风一阵阵地刮;现在家庭剧又火了,好嘛,天天吵架!隔壁大妈问是不是编剧都喜欢扎堆儿,我说大妈不是这样的。近期在南京举办的编剧讲坛上,编剧们也抱怨电视剧都长一个样。连那位因《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的编剧王丽萍也抱怨现在家庭剧一窝蜂,太多雷同了。编剧也许算是电视剧这道菜的厨子,但他们不是点菜的人。点菜的人是谁呢?
当然不是观众。是制作公司?他们看电视台的脸色行事,也许他们以为电视台喜欢这样,这顿夸了可口,就顿顿上这道菜?也许是,也许又不是。电视台看广告商?广告商还不是看收视率?收视率不是由老百姓手里的遥控器决定的吗?近来又爆出收视率造假的新闻,可能是这个环节出了问题?转念一想,纵使收视率是实的,老百姓能决定看什么吗?这中间还是有什么不对。也许是沟通出了问题?广告商以为他们拿到了收视率就是懂老百姓,于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看美剧的强情节、韩剧的以情动人、英剧的善于反思,哪一种做菜手法不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我们仅仅盯着某一类型的剧,用同一种手法把该类型往死里做?跟大厦的食堂一样,摆明了就是爱吃不吃,总有人吃的嘴脸。可是长此以往真的总有人吃吗?当我们能够自主地选择,谁还要顿顿吃你那乏味的兔子宴?
我相信大厦的食堂最终还是要尊重市场法则,当他们失去绝大多数食客的时候,就得追着人问,今天你想吃什么?然后用心烹制,满意了我们才把钱掏给他。我也希望中国的电视业也能有这样一天,那些电视厨子、投资者能抬起眼睛真诚地看看他们的食客,食客心中也不再充满疑惑。
说回来,终于轮到我进厨房的时候,经常在一盘菜里放两种以上的食材,让它们荤素相亲、红绿相随。待嫁时闺蜜说我做的菜会毒死未来的老公,事实证明她错了,我还养了一个很壮实的宝贝,每餐进行中,她总会扬起她的小脸儿:“妈妈做的菜真香啊!”我总会幸福地回答:“咱能低调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