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溢
提到吝啬节俭的代表,想必很多人会想到中学课本里葛朗台的形象。葛朗台是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主人公,他是当地首富,也是最吝啬最节俭的人,甚至吝啬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他把小山一样的黄金藏进密室,每晚欣赏把玩,却绝不肯为自己、为家人多花一个子儿;他住摇摇欲坠的房子,吃烂果子,喝劣质酒,全家合用一支蜡烛,冬天舍不得用炉子取暖,所有的开销他都压到最低限度,即使招待远道而来的侄儿夏尔也不愿意破例……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但葛朗台的影子却没有消失。
市民王女士最近就在为婆婆的过度节俭而发愁。婆婆经历过缺吃少穿的困苦时期,所以生活很节俭,这一点,王女士也理解,但她渐渐发现,婆婆节俭得甚至到苛刻的程度。自从把婆婆接到城里住以后,家里坏掉的食物几乎没扔过,都是婆婆自己吃了。一天,她发现冰箱里有盒过期的酸奶,就顺手就扔到了垃圾桶。婆婆看见后,捡起来左看右看,说酸奶一点毛病也没有,还没打开包装呢,干嘛要扔掉?王女士告诉婆婆酸奶过期了。哪想到婆婆说,扔了太可惜,包装上写上过期就是为了让你再去重新花钱买,超市里常年累月都在卖酸奶,也没见扔掉。一转身的功夫,婆婆就把酸奶喝了一大半。王女士很担心,这要是喝坏了,怎么向家人交代?
婆婆每次炒菜做饭的量大,说省油省气。可剩菜剩饭,家里要吃上好几天。而且剩菜吃不完,婆婆也不做新菜,王女士想做新菜,婆婆还说她太浪费。更让王女士感到心疼的是,一次吃饭,婆婆明明都吃饱了,为了不把剩下的菜倒掉,愣是强撑着把菜都吃光,结果撑得胃不舒服,晚上一直没没睡好。
不仅饮食上如此,婆婆在日常生活上也很“抠门”。有时候她下班后回家,看见好心的婆婆帮他们洗衣服,王女士怕婆婆年纪大,累着了,就让她休息,但婆婆坚持替他们洗衣服。有几次,王女士发现晒干的衣服上还有洗衣粉的痕迹,心里有些纳闷。经过观察才发现,原来婆婆洗衣服很节约水,小半盆水要洗好几件衣服,水都很黑了也不舍得倒,还要洗抹布、刷拖鞋,而且衣服只清一遍水,衣服上还残留着洗衣粉就晾上了。问起来,婆婆还很有道理,城里什么都要花钱,水也要用钱买,所以得省着用。王女士知道婆婆的心意,也不好多说什么。为了不让老人家心疼,以后的日子,王女士都趁婆婆不注意把洗过的衣服再重洗几遍。
婆婆这样的生活方式让王女士很担心,王女士也很心疼婆婆,婆婆上了年纪了,如果有点闪失,王女士觉得心里会很过意不去的,但固执的婆婆节俭一辈子了,怎么才会改变呢?
节俭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虽然已被不少年轻人抛在脑后,但绝大多数老年人却仍奉行不悖。他们省水省电、省吃省用,却不知道,一些过度的节约行为,可能给健康带来伤害。节俭不能丢,但凡事有度,那些可能影响到健康的节约行为,老人确实应该改一改了。
吃:剩饭剩菜伤脾胃。炒的菜吃不了,下顿继续吃;快过期的牛奶、部分腐烂的苹果,处理一下也都吃掉。殊不知,剩饭剩菜如果保存不当,容易产生大量致病菌。老人肠胃弱,更易因剩饭菜导致腹泻等不良反应。如此一来,看病花的钱都会比饭菜贵很多。
老人应改变观念,饭菜尽量别多做。如果有剩下的饭菜,再吃时应充分加热。
此外,很多老人会用在外打包回来的打包盒加热剩菜,这点尤其不可取。由于材质的问题,打包盒在加热过程中会析出有毒物质,严重损害健康。
穿:内衣穿久不吸汗。老人们习惯一件内衣穿上好几年,或者穿一次隔好几天才洗,这些习惯都不好。内衣穿得过久,其吸汗、保暖作用都会大打折扣。老人的内衣起码3天就应洗1次,洗后在太阳下晒一晒,内裤最好1年就淘汰。
王女士的婆婆为了省水,把衣服只洗1遍,洗衣粉都没洗干净就晾的做法也很不可取。洗衣服的脏水中含有不少病菌,洗大量衣服很容易交叉感染。洗衣粉残留还可致过敏性皮炎。
住:灯太暗易磕碰。为省电,很多老人都是能不开灯就不开灯,经常是大晚上关着灯看电视。如此一来,不仅伤害视力,还容易出现跌倒、磕碰等意外。老人家里,灯不用太亮,但至少也要能看清屋里大小摆设。
此外,为了省水省电洗漱多用凉水,不用热水,这对于体质虚弱尤其是有风湿的老人来说,伤害更大。
用:街边老花镜会伤眼。不少老人图便宜,在街边随便买一副老花镜戴上。这样,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或加重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对眼睛的损伤也很大。老人配花镜,应该到医院先检查、验光,还要排除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
医:过期药品定时清理。建议最好3个月清理一次药箱,并处理掉过期药。过期的药品不仅对疾病治疗无效,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生活中,要医治这种过度节俭的“病”,不做丢掉健康的“葛朗台”,还要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要尽可能增强心理的适应能力,努力接受新观念、新事物,适应社会进步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永远保持乐观向上、豁达大度的心境;还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过分瞻前顾后,克服多虑的不良心理。要相信生活越来越好,现在比以前好,将来也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只有对未来不感到担心,才能克服过度节俭的毛病,高高兴兴地享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