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辉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善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107-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呢?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认真研究教材,做到有的放矢
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开发。首先,应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知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布,认清各类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纵横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应认真研究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最后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认真地研读了教材,领悟了其真谛,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做到有的放矢。
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不能一味追求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漂亮的动画。而应更多地利用新教材本身,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北师大教材一年级《分类》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同学们带来了布娃娃、机器人、苹果、小汽车、奥特曼、梨子……等许多自己喜欢的物体。)教师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摆整齐。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建和谐氛围,关注学生情感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停车场”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汽车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汽车?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这就很顺利、迅速地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个人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要把自己融入学生当中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主动当好引导者,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多多给予鼓励,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及时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四、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要真正取得实效,教师应具有前沿的评价理念。首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发展。其次,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第三,评价的主体和方式应多样化,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最后,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期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引导有效的自主探索,享受数学学习之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