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十五年”的日本经验

2012-04-29 15:21蔡成平
支点 2012年10期
关键词:增长期景气日本

蔡成平

国人经常有一种担心:中国是否在走日本的老路?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日本?这话给人一层这样的语感:中国不可重蹈日本的覆辙。换句话说,中国目前过于关注“日本教训”,而存在轻视研究“日本经验”的倾向。

实际上,中国所谓的“高增长期”与日本存在根本性不同。日本经济真正的“高增长期”并非1980年代之后,而是1955年至1970年,即有名的“黄金十五年”。

在这15年内,日本不但年均经济增长在15%左右,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两大支柱:一是在“产业立国”路线下,奠定了强大的产业基础,催生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名企;二是完善健全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被誉为“一亿中流”的社会,中产阶级占绝对主流的典型橄榄型结构。

因此,中日经济的差距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扎实的产业积累和完善的社会制度设计。没有领先的技术革新,就不能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产阶级占主流的橄榄型结构就难觅踪影。

日本房产研究权威学者川口有一郎称,“剥除房地产、股市存在的泡沫之后,一个国家的经济还能剩下什么,才是一国真正实力的体现”。日本的高增长期是非常典型的“设备投资主导”型,特别是民间设备投资起到了引擎拉动作用。

1960年,池田勇人内阁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旨在通过增加国民收入提升内需市场。这项计划包括两项措施:一是减轻企业税,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二是向电信通讯、建筑设施等行业投入大量的财政预算,公共事业费从1955年的0.14万亿日元增至1973年的2.56万亿日元。这样的举措让日本在当时基本上实现了“充分就业”。

日本在1956年至1965年的第一波高增长期,曾出现过“神武景气”与“岩户景气”两个经济增长高峰。“神武景气”出现时,电视、洗衣机、冰箱等产品迅速普及,“岩户景气”阶段则是汽车的普及,国民的消费渴望刺激了内需,也持续推动了经济高增长。

当时,基于技术革新的民间设备投资非常活跃。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和引导产业升级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从模仿欧美转向自主创新。通过技术改进,目本的钢铁、化工、机械和交通设备的价格累计下跌8%—16%,为之后的出口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研究表明,日本当时的高经济增长率约60%来自于技术革新效果,技术革新促进了钢铁、机械、汽车等产业的飞速发展,拉动了内需和外需快速增长。1971年的外汇储备仅次于美国和当时的西德,居世界第三位。

当然,日本在“高增长期”也留下了许多惨痛教训,其中最大的教训当属“建设中毒”。以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为标志,日本从1950年代开始全心致力于公共建设,每年投入约40%的财政预算。有些建设虽在早期有利于拉动经济,但后期逐渐失控。艾伦·布斯(Alan Booth)在《国家支持下的暴力主义》评价道:“日本乡村的荒芜不是偶然或一时的疏忽所至,根源在于‘国家支持下的暴力主义与狂热的土木建设相结合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机制性附属症——‘建设中毒。”

因此,中国在对待日本“高增长期”的问题上,应该扬弃性地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增长期景气日本
下半年黄羽鸡或迎景气周期
日本元旦是新年
欧洲铝协称:2025年轻型车用铝量可达200 kg/辆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2019年全球三摄智能手机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2018年2月中轻景气指数为88.38
2018年3月中轻景气指数为87.82
2018年2月中轻景气指数为88.38
再生铜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