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永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77-01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未来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教学”变成“助学”或“帮学”,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给学生简单的“充电”而是要促使学生自我“发电”。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去研究。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学会想象,学会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日本学者川上正当也认为:“知识,百科全书可以替代,可是,考虑出新思想、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也替代不了的。”当有人扣响了世纪之门问:“你学会学习了吗?”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进行反思。
1.是学会,还是会学
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最主要的是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着眼于学会,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掌握上较多,以教材以外的目标考虑较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学生的负担过重,学习枯燥无味;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课堂毫无生气;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学习。显而易见,如果把学会比作“授人以‘鱼”那会学的意义就在于“授人以‘渔”了。
2.是重结论,还是重过程
要思考这两者的关系,我们认为经历过程与记取结论同样重要。因为:从数学学科本身来看,过程就是探究历程和探究方法,结论就是探究的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必须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数学基础知识的获得和基本技能的形成,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两者共同结合才能体会数学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
从数学教学角度来看,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种化的过程,即如果没有求异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具有统一性的结论很难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必须重结论,又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二、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是很有效的方式。因为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优于个体的独自的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的发言积极主动,讨论认真活跃,交流颇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搞花架子,流于形式。“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我很赞同这样的说法。我们现在的学校,我们现在的教师,真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把什么都为学生想好了。需要的材料、各种必备的学具、可能出现的问题……无一不是教师准备好的。学生在一种无忧无虑的環境中进行习,哪怕是一片树叶掉下来,教师也怕砸在学生的头上。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是《找规律》中有这么一个问题:有10张连号电影票,假如要从中拿两张连号的票,一共有多少种拿法。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在课前会热心周到的帮学生准备好一个透明塑料片并在上面画好两个格子,除以之外还有一张打好一排数字的纸条。提出问题后学生们马上联想到10个数字代表10张票,透明塑料片上的两个子肯定是代表要拿取的两张连票,老师发给我们这些材料肯定要派用场的。于是学生们就热火朝天地用透明塑料片在数字上摆起来,学生的思维模式空前一致……最近听了一节《找规律》深有感触,这位老师课前发给学生的学具除了10个数字还有一张没有任何标记的透明塑料片。看起来她的准备工作与前者无太大差别,但是当她将问题抛出后,学生的思维就呈现多元化。有的采用一一列举的方式,有的采用在数字上连线的方式,当然少数脑筋转的快的学生在透明纸上用笔画出两格然后在数字上摆起来。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问题只不过在教具上做了个小小的修改,为什么学生呈现出的课堂效果就截然不同呢?原因在于前者是想授学生以“渔”而后者则授之以“渔场”。
联系我们教学实际状况看很多时候学生确实给我们捆绑死了。要开发学生的潜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必要的条件,但完全不必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条件。我们只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渔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学生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变“充电”为自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