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四川省水电集团)系省属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本着以中小城市和农村为基地,以中小水电开发和农村电网建设为主体,以服务三农为重点,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的理念,力争到“十二五”末,把集团建设成为拥有装机100万千瓦、配电线路100万公里、总资产500亿元、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利税10亿元的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集团。
近年来,在省国资委、发改委、能投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党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借助四川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抓好产改、无电地区建设、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等政策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奋发有为、改革创新,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打造一流能源服务型企业。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源动力
集团党委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以及各下属企业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制度,结合企业发展重大议题,不断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实效性,力求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破解问题的措施。集团领导每年带领相关部门人员多次深入达州、凉山等地,就基层党建、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等重大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当地的舆情民意,寻求合作共赢,形成30余项调研成果,并运用于经营实际,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截至2012年8月,集团已拥有全资子公司11家,控股子公司11家,参股公司8家;集团资产总额达215亿元,是成立时的8.8倍。资产、业务和市场结构不断优化,省水电集团已成为四川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绿色能源供应商。2011年,集团党委被省国资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效突出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确定联系点领导74人,建立联系点114个,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开展调研活动200余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完成了5个基层企业党组织的换届,新成立了3个企业党组织,对3个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充实,发展新党员80余名。党员干部带领职工群众,建立党员责任区106个、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窗口及示范岗333个,为群众和社会办好事、实事2974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3725件;开展技术创新革新274个,创造经济效益385万元。截至目前,集团基层党组织已达到181个,党员人数已达到3170名,占全体职工人数的的五分之一。党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已成为带动引领集团科学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民生为重、服务为先,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集团始终坚持“人民电力为人民”的宗旨,把农网改造升级、无电地区建设、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企业第一重任,为四川“老少边穷”缺电和无电地区送去了光明。截至目前,累积完成农网改造投资127亿元,有效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用电突出矛盾,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银行对无电地区建设贷款难以到位的巨大压力下,集团多方筹集资金,完成无电地区建设投资5.99亿元,解决了三州及边远地区52384户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惠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无电人口20余万人,维护了供区内政治、社会稳定。
开拓创新,促进集团科学大发展
2011年,集团在全省电力终端市场的份额由7年前成立之初的0.5%增长到6%(加上参股企业),供电区域覆盖1760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1%,在全省电力工业格局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通过市场收购和战略合作等方式,争取到了一大批意向性电源项目,为满足未来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中期票据、短期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渠道实现对外间接融资和债务融资,充分满足了资产重组和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同时,坚持不懈地推进能投股份公司的组建工作,为集团长远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和平台。企业发展7年来,已步入规模化、科学化、有序化发展的快车道。
打造和谐水电,创建特色鲜明、富有感染力、向心力、凝聚力的企业发展“大文化”
集团党委以人为本,每逢重大节假日看望慰问基层困难党员、职工、老干部,发放扶贫帮困资金30余万元;宣传发动基层各级党组织开展“迎接建党90周年”“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真情暖心、共建和谐”等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00余次,大大推进了队伍、阵地等有效建设,形成激励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为集团又好又快发展而奋斗的强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