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2-04-29 00:44姚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加减法计算能力运算

姚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32-0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的确,运算能力作为数学学科的三大能力之一,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们会发现: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我们不禁要问:“粗心大意”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怎样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呢?这应该是值得每位数学老师重视的一个问题。因此,我校数学教研组老师就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了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经过我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并不是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他们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我认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将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前提。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从平常教学实践来看,许多学生正是因为书写格式不规范导致错误。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提高正确率。

2.培养学生认真的计算习惯。

对于学生时常出现的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遗漏细节的问题,都是由于孩子年龄小,表现出的不认真,学习态度不严谨。在教学中,要求他们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认真核对,引导学生在做题时先审题,弄清算理,看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再认真书写计算。最后,就是要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规范。计算完,要认真检查计算的方法是否正确,数字、符号有无写错等。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换个思路进行验算。因为学生往往存在思维定势,如果运用的正常解题思路有时很难发现问题。

3.把口算训练落到实处。

计算教学口算是基础,我坚持口算训练天天练,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每天20道题已成为学生的习惯,经过长期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经常利用班队会开展口算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算兴趣。

二、利用课堂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认真阅读新课标,我们不难发现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提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奉行“熟能生巧”的原则,搞“题海战术”了,这样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厌恶甚至害怕计算。我们应当思考用怎样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让学生在快乐课堂中提高计算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能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计算教学中创设情境来赋予计算式题生活的活力。例如在教学“百以内数的加减法”时,学生刚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于是我以学生乘车去春游为载体,利用真实数据,让学生设计乘车方案。要想合理地安排好乘车,学生一定要通过计算。又例如:教学“循环小数”前,我出了这样一道设疑题:“4÷7的商中,小数点后面第97位的数是几”让学生从惊讶中产生懸念,在急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主动地获取新知。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了计算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诱发了学生学习计算的动力。

2.自主探究,经历过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究新知,尤其是在计算课上更应如此。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当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我就放手让他们去尝试计算,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看书等方式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方法,然后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以及这样做的道理。在交流的过程中其他小组同学还进行补充和质疑,讨论非常投入。这样他们不但牢固地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算法多样化与优化并举,提升计算技巧

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是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也是与旧教材的计算教学最大的区别。因此,我们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算法的特点,从而确定一些简便、快捷的方法。在算法多样化中倡导和推荐一种最优的计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及计算技巧。

如教学9+5=?时,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并组织全班交流,出现了以下五种计算方法:生1:把9分成5和4,即5+5=10,10+4=14;生2:从5里借1给9正好凑成10,即9+1=10,10+4=14;生3:依次数数9+1+1+1+1+1=14;生4:用小棒或学具数也是14;生5:把9看成10,多加了1,再减去1,即10+5=15,15-1=14。这时,面对这么多的算法,如果老师不及时与学生一起选择最优的算法,那么,有的学生会模糊,不知该用哪种方法好,有的学生会用他们自己想到的较复杂的方法。从刚才例子知道,“看大数分小数”的凑十方法是最简单最优的,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经历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之后,学生思维能力会逐步提升。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加上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一定能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加减法计算能力运算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有趣的运算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