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积朴
〔关键词〕 地理教学;绘图训练;绘图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0—0079—01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但长期以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了地图基本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应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绘图,不失为一条培养他们地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倡导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让他们亲自动手绘制地图,这远比教师单纯地讲解地图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地图三要素”一节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设计:第一步,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为绘制学校平面图做好准备;第二步,让学生回到教室绘制学校平面图;第三步,组织学生讨论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四步,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讲解地图基本要素及其重要性;第五步,以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绘制平面图的基本技能;第六步,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做法;第七步,让学生交流绘图感受。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绘图能力。
二、逐步开展绘图训练,培养学生记忆、分析能力
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进行绘图训练,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培养他们的记忆、分析能力。如,在中国地理内容教学中,首先,我要求学生精心绘制出一幅中国行政区轮廓图。然后,让他们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绘制出中国的四至点、临海、临国、大山脉、基本地形、大河流及秦岭、淮河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轮廓。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所绘地图识记有关知识内容。学生通过这种连续的绘图训练,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教材内容,与此同时,记忆、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在地理教学中,对于教学难点,如果教师仅是空泛地进行讲解,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引导学生进行动手绘图,则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气温和降水”一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包括: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及我国四季气温、降水分布特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有意识地采用了让学生动手绘图的方式。
首先,我让学生到气象部门搜集有关本地降水量和气温的数据资料,并填写如下表格:
皋兰县月平均气温及降水量(2010年)
然后,引导学生绘制相关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气温曲线图的一般绘制方法为:1.绘出横坐标轴,把其平均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曲线;4.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降水量柱状图与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最终绘制出的图形有所区别(柱状和曲线)。教师在讲解完上述绘制方法后,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在绘图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图幅的大小如何确定,怎样使曲线平滑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宜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处理,可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探索解决,对于学生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则可适时予以点拨、帮助。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很快地掌握这两种图的绘制方法。
最后,在学生完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绘制后,我则要求他们完成以下任务:读出皋兰县2010年中各个月份的气温及降水量数据,并把12个月的数据相加,算出本地全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找出本地气温最高的月份和气温最低的月份及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和最少的月份;讨论本地气温及降水特点;总结在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时的注意事项。这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编辑: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