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普通高中开设体育特长班的实践研究

2012-04-29 12:50:30姚良卿
广西教育·D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特长班特长生体育

开设体育特长班的学校很少,而开设体育特长班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据我们课题组成员的调查发现,体育特长班在不少学校开设过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有: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之间的矛盾、学科教师对特长生的偏见、学校对特长生不重视等。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一直在反思如何能找到一个融合点,让体育特长生在普通高中学校得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根据我区体育术科考试先是设50米、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三项,后来改为专项+四科素质(100米、立定跳远、铅球、800米),再到专项+两科素质(100米、铅球),到现在则是10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800米四科素质考试,并从开始的人工操作发展为现在的高科技电子测量和计时,且全程电子监控的现实,课题组希望通过研究让那些对爱好体育或有一定体育特长且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能通过体育特长来圆大学梦。

一、对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具体措施

2009年,课题组借全县体育中考机会到全县各中学实地选材。结合课题组的调查报告,学校决定自2009年起对体育特长生单独开班,分阶段对学生实施身体素质或体能、运动技能、专项训练,特长班班级管理工作,文化学习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这四方面的训练。

(一)身体素质或体能、运动技能、专项训练

我们需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二是选择合适的体育苗子;三是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奋斗目标;四是注重训练的方法与措施;五是训练后的放松,使疲劳的机体尽快恢复;六是营养的补充。六者缺一不可。就拿训练方法而言,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协调性等的训练方法都各有不同,在每一项目的训练中又存在不同的差异,在训练中还要因人而异,要做到既抓全面,又兼顾个体。

1.整体训练思路:高一年级以学生协调性、柔韧性为主,结合各专项基本技术动作,适当增加一些耐力、力量训练。高二以力量(侧重于爆发力、弹跳力)为主,加强并巩固专项基本技术动作,以协调性、柔韧性为辅,注重学生放松环节。高三跟高二衔接,并逐渐过渡到以耐力为主。最后一个月以协调性、柔韧性为主,结合各专项基本技术动作、耐力和力量训练,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指导学生进行模拟体育高考现场考试。

高一训练以身体素质或体能为主,因为他们正好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这个时候抓学生的基本功(协调性、柔韧性以及他们的灵敏和反应能力),正好能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一阶段还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因为只有在这一年把文化基础打好,才能增强他们对后面学习的信心,所以这一阶段的体育训练安排要以促进文化学习为主导。因此,高一年级的体育训练内容宜以趣味性为主。体育特长生对篮球情有独钟,所以我校这一年的训练以篮球运动为主。这样训练的强度既不是很大,又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以及他们的灵敏和反应能力,自然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文化成绩的提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训练安排中,我们周一、三、五进行篮球技术的练习,周二、四适当再进行速度、力量的练习(具体在后面的“天峨县高级中学高一体育考生训练9月份周计划”体现出来),这样的训练方式往往能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训练中解脱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二训练以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主,对速度、耐力、力量、弹跳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每周对体育高考考试的项目进行专门性练习不能少于2个课时(每课时1小时),对每一个技术动作要反复地进行练习,对较难掌握的技术甚至每天都要进行练习,并运用大量有辅助性练习来巩固、强化所学的技术动作。比如说拉橡皮筋、拉车轮胎,跳绳、杠铃等,让精华的技术动作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定式,直至熟能生巧,让正确熟练的技术动作为学生成绩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高二下学期加强速度、力量的训练,让各专项技术更加完善。这一时期我们采用的是我校经过多年训练总结出来的方法——“叠加式”训练方法。具体方法为下一次训练强度在上一次强度的基础上,也就是在下一次训练之前,尽量使前一次的训练强度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指数,在间歇过程中身体机能恢复在50%左右,就接着下一次的练习,再下一次练习又在上一次的50%强度的基础上进行,依此类推。以短跑为例:我们的训练为快速跑30米8组,50米6组,60米2组,80米2组,100米1-2组,运动量在1000米左右,按传统的方法,运动量应该在2000米以上,而我们训练的运动量只用了传统训练运动量的一半左右,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弹跳、耐力、力量等训练我们同样采用了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要时刻注意的是,在训练中要掌握好尺度,主要是掌握好上一次与下一次训练的间歇时间。速度训练以快速30米为例,第一组结束到第二组开始的间歇时间控制在12秒左右。这就要求学生跑完30米后要快速走回到起跑线,准备下一组的练习。耐力训练以400米为例,间歇时间约在40秒。如果老师以测量心率为主,则第一组30米跑结束时心率大约在160,下一次起跑时心率大约在150,高强度起跑时心率大约在180。我校2009届体育考生的人数为50人,在高二第一学期结束测试中,100米成绩11秒多的已经有5人,其他同学成绩全部在12秒多。立定跳远以高考成绩为准已经满分的大约有20来人。耐力均在2分20秒左右。力量稍微逊色一点,主要是考虑到高一学生年龄偏小,力量训练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且对学生后期训练的速度、爆发力、协调性也有较大的制约性,所以对考生的力量训练极少,力量训练一般到高二第二学期才有所加强。我们认为,只要训练的速度、爆发力上来了,力量训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高三训练以专项技术为主。目前广西体育高考项目为:100米、立定跳远、后抛实心球、800米,每项25分。这一时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项训练。以学生甲为例,如果该同学的速度、力量、耐力都不错,但弹跳一般,我们便加强对其进行专门的跳跃训练,如果是耐力、力量较差,则着重训练该同学的耐力和力量。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同学基本上都能均衡发展,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高三是术科成绩冲刺阶段,因此要增加学生训练的时间,一是每周增加周六一天进行训练;二是距离体育高考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实行强化训练,每天增加早上10:00—11:50时间段进行训练,下午按照原来的时间训练。最后三个月,加强对学生的模拟测试训练。一般安排4次模拟考试为宜:第一次是每年11月中下旬的学校田径运动会。这次主要是用比赛来模拟场景,以赛促练,营造气氛。第二次利用期考结束后的两天时间。这次模拟的训练主要是了解强化训练一个月后的效果,积累考试经验。第三次安排在2月下旬,距离体育高考约20天。这次测试从早上8:00准时开考,全程按照高考时的要求,让学生熟悉考试时的各种流程,比如什么时候到考试场地,什么时候做准备活动,什么时候检录,什么时候考试和怎么离开考场。第四次安排在考前5天左右,这次的模拟除了要求学生按照第三次测试的步骤做以外,更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考试场地、环境,让学生从服装、饮食、使用的药物(云香精)等全部按照高考时的要求来做,确保考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为防止学生受伤,本次测试以熟悉流程为主,必须要求学生把过程走完,对学生的成绩不作任何要求,测试结束后也不作成绩统计。

2.制订好训练计划。包括三年训练计划、学年训练计划、学期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和周训练计划。周计划做到具体化,周计划以月计划为依据,月计划以学期计划为基础,学期计划为年计划服务,年计划为三年计划作保障,环环相扣。我们每月还及时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要求带队教师记录好平时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并查阅相关资料,在研讨会上交流。下面是我校各年级9月份训练的一个周计划举例。(见下表)

(二)班级管理

1.由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从历年训练体育考生的经验中我们知道,体育考生对体育老师有着独特的情怀,他们更愿意与体育老师亲近。目前我校2009届、2010届、2011届体育特长班均为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并已得到学校的肯定和同事的认可。

2.学校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①优先安排学生住宿。因为体育考生对水的需求比一般同学要强烈许多,并且起床时间有时候跟其他同学也不太一致,因而学校在安排住宿方面优先考虑体育考生。②照顾好体育考生的饮食。每天晚上体育考生要到19:30才能吃晚餐,学校为了保障体育考生的就餐,要求食堂在这段时间必须供应热饭热菜热汤,保证学生的营养和饮食安全。

3.同等条件下,贫困生名额优先考虑体育特长生。我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相对比较贫穷,考虑到体育特长生在生活方面比一般同学开支要大,所以学校在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体育特长生。目前2009届有26人、2010届有26人、2011届有25人享受国家资助,这无形中为贫困生减轻了生活负担。

4.尽量免除体育特长生的择校费。市教育局仅给我校10来个特长生招生名额,但学校从实际出发,达到学校录取条件的优先录取特长生。既达不到优先录取的条件又超出市教育局下拨名额的,但是经体育老师考核过关的特长生,学校先按择校生进行录取。到校后如果其确实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家庭又比较困难的,学校给予免除择校费。例如学校免除2009届25名体育特长生的择校费,2010届和2011届分别免除20名体育特长生的择校费。

(三)文化学习

1.组建优良的班级科任教师团队。就拿2009届特长班来说,从高一年级学校就精心挑选出年级最优秀的教师担任本届的科任老师。如语文老师田世福是河池市教学名师,在教学上具有独到之处;数学老师秦汝国是我校最有经验的数学老师之一;英语老师韦慧娟,年轻有为,责任心强,有爱心;物理老师李映祥,教学风趣幽默,深受学生的喜爱;化学老师刘贵福,对化学教学深有造诣,多次被评为河池市高考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生物老师玉敏香,教学积极主动,对学生耐心、细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常主动帮助学生。2010届和2011届特长班的科任教师,学校同样组建得恰到好处。从前几届学生的高考文化成绩来看,每一届都有考取400多分的同学,有的考取了上海体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名牌大学。

2.因材施教,确保文化成绩不掉队。我校对特长班的文化课从基础抓起,将特长生按图音体等专业单独编班,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课程,增加专业课时,即在满足高考对特长生文化课要求的基础上,系统地对专业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做到专业课与文化课协调发展。

这种单独编班的特长生教学是我校所特有的,其优点在于专业课教学针对性强和文化课学习氛围浓郁,使特长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从历年来的经验来看,体育特长生文化成绩全面发展的不多,偏科现象也无法避免,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正确看待和对待部分学生的偏科思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如对基础较差的要降低考试题目的难度,并实行随堂测验,即每堂课布置一些小测验,课外布置的作业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去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基础较好的要求适当高一些。

科任教师要公布近三年来全国各高校录取体育考生的文化成绩,并把近三年来我校体育考生入校时的文化成绩和经过三年的努力后的高考成绩进行对比并公布,根据学生入学时的中考成绩(因为前几届进入我校的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C和C+的占多数,但大多数同学已经上了本科线),给每一位同学制订学期、学年和高考目标。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每一位同学,只要努力,谁都有能力考上大学。我们还公布近三年来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近几年有黎某、韦某分别在南宁某高校就职,张某在来宾市消防支队任指导员,回当地工作的分别有成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这些事实依据同样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科任教师团结协作,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各科任教师每人负责一个小组,对小组成员的学习、生活进行跟踪调查,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对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随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要求每位科任教师参与到班级的各种活动当中,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任教师只要发现学生的思想有波动就要及时向班主任通报,并在每周年级会议上提出,向大家征求解决办法。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如今我校已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特长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①文化教学:立足基本,突出亮点;②专业教学:因材施教,大胆创新;③班级管理:尊重个性,严格要求;④学校管理:独立运作,全面发展。多年来,我校已为体育、艺术类高等院校输送了一大批合格新生,特长生本科上线率高达85%以上。

(四)心理训练

1.加强我校体育艺术特长班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学生对我校特长班加深了解。每一届体育高考结束后,我校本届的体育老师都会借县教育局组织的体育中考考试的时机,跟随县教育局到各校进行实地宣传和选材,把我校特长生的信息制作成挂图张贴在各个中学,并根据中考的情况选拔优秀的体育苗子,然后对其进行思想引导。

2.对入校后喜欢、爱好和有意向报考体育院校的学生,先对他们进行体育高考的知识讲座,让他们了解体育特长生在我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明确体育特长生的性质,毕业后就业方向和近年来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而让他们清楚自己奋斗的目标,为今后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试训一个月。每年开学后对高一年级体育特长生试训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老师对每位特长生作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并结合带队老师的评价,来确定参加训练的名单。这种方法对指导学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4.在平时训练当中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多关心学生,发觉学生有思想波动时就及时找他们交流、谈心;经常参加班级的活动,做学生的朋友。学生犯错误时尽量从体谅的角度出发,多包容但绝不纵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这样老师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5.考试前三个月开始安排4—5次模拟考试训练。每次模拟都对考试的场景、环境等作强制性要求,每次模拟前对学生进行考前培训,各环节要求学生怎么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又如何处理,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考试的适应能力。

二、研究的结果、结论及其取得的社会效益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体育高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14名考生有11人考上本科,2009年19名考生有17人考上本科,2010年23名考生22人考取本科,2011年29名考生有23人考取本科,今年(2012年)参照去年约有40人体育术科上本科线,上线率在90%左右。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体艺教研组全体教师在课题组的积极带动下,掀起了教学研究的热潮,让其他教研组感受到体艺教研组处处走在科研的前沿。

经过课题组的努力,特长生考取本科在学校奖励、评优等方面按文化成绩上本科的计算,这也使得特长生越来越受到文化课老师的重视,大大调动了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了全体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存在的问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下问题还有待于寻求解决办法。

问题一:学校训练的硬件设施非常滞后。学校没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地,没有足球场地,更没有塑胶跑道。这么多年来,训练的老师都是一边扛着锄头、刮子修整场地,一边自己动手制作器材。

问题二: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过于落后。有不少学生初中升高中时的文化成绩为C或D,甚至还有E的。

问题三:训练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骨膜炎再次困扰学生。

问题四:训练的方法有些陈旧。

问题五:班级人数过多,但教师的精力有限。

(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黄双富 周义友 顾柳禹 姚良卿)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特长班特长生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特长班:从存废之争到公平之辨
职校设置“特长班”引发的思考
2016体育年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4
我们的“体育梦”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
特长班改变了我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