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语文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所以,教师要注意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素材,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的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用语文去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
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人文性理解产生了误解。当前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在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往往更多地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课堂气氛也变得喧嚣热闹了许多,他们以为这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其实,这种偏向于人文性的开掘,抛开语言文字的本体,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把人文性给架空了,是一种喧宾夺主的做法。
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的几点认识。
一、要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内涵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古今有之,中西有之。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阐述,具体理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以人为本;二要突出文化性;三要突出生命的价值。即:
第一,突出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并以此理念贯穿全部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应受到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
第二是体现在文化观上。既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主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在课程目标上,则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第三是生命意识。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上述这些观点,都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二、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新课程实验教材围绕专题组合单元,各单元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这些都为教师的教学留下了空间,更需要教师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来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科的基石作用,让语文教学焕发出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1.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愉悦之感
兴趣和愉快是人的最主要的积极情绪。能引起兴趣的情境,往往也能令人愉快,而能令人愉快的情境,也往往使人感兴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兴趣和愉快经常伴随出现、相互补充、相互作用,营造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最佳时机和成长的最佳情绪背景,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语文教育活动。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使他们能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要以学习者的姿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并注重挖掘有价值的地方加以引导,能让他们愉快地学习与探究,那么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及人文素养也会随之提升。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主动地学,这无疑是我们的明智之举,更是我们应尽之责,但凡事总得有个度,我们切不能无视教师的引导,而一味追求那种热闹空洞的新课堂。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曾说:“在独处宁静情况下,壁上的斑痕也能引起我的注意,一经凝视,斑痕可以线性化为生动的新形象,它是平时构想不出的。”试想,如果不是凭借“独处的宁静”,会有如此美的体验吗?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给学生一份“宁静”,让他们也去凝视课文,引领他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进入文本的内涵。比如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文中佳词美句不胜枚举,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大胆想象,描写桂林山水的美丽,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这样的文章用得着教师反复讲读吗?那么,放手吧!让学生去反复朗读、体会、思考,让他们在读中寻美,越读越美,越美越读,使他们能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验。这样,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避免了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又自然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皮亚杰认为:“人对客体的认识是从人对客体的活动开始的,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人的思维、智慧实际上就是人的外部操作活动内化的结果,没有儿童的外部活动,就不会有儿童思维和智慧的发展。”有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先是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它是怎样爬的,再对所画的作品进行讨论评价,交流后,组织学生观看录像,进一步验证其答案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爬山虎脚的特点及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这样,学生在读完课文后,通过画一画、演一演的活动,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读、画、演、再读等一系列活动后,也就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精妙及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关注人的自然发展,感受生命的美丽,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与个性
新课程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等,都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因此,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除了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较强的适应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快乐、工作的愉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4.根据文本特色,实现情与理的最佳结合,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内心的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各具特色,或大量运用华丽的辞藻来表现美丽的景色;或抓住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鲜明的形象;或通过借物喻人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素材,巧妙地引导,根据文本特色,实现情与理的最佳结合,在无形之中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例如《晏子使楚》一文中,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很多,但学生感悟最深又具文本特色的是晏子的语言,晏子跟楚王的三次交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晏子的机智、不畏强权。把握这一条主线,再适当补充关于晏子的其他资料,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展开对话。从人物的语言入手,充分展开,层层深入,体验晏子的智慧,感悟语言的巧妙。同时,理解语言可以重话轻说、急话缓说、假话真说、直话曲说,形成了“语言—情感—语言”的回环,体验了语言的艺术。
5.让人文性与工具性能够和谐统一
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中的人文性,也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为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和能力,这是工具性;又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有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有了人文性,语文课就只有孤立的字、词、句,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当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以人为本,启迪学生的心灵,诱发学生的灵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多姿多彩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