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
闽地山多溪少,寿宁也是这样。只是峰更峻,崖更险,水更急。城区群山环抱。镇武居北,一溪当胸,穿城而过,好像古琴上的一根琴弦,用闽东古韵,弹奏着千古不绝的乡音。
寿宁疆域,原本政和、福安二县地界,明景泰六年,才设县治。当时境内有银坑数处,流民啸聚为众,依山阻谷,不听管制、以郑怀茂为首,拥众数千,据官台山作乱。掠夺妇女,劫持财物,民为所苦。
当时都御使刘广衡会同按查副使沈纳,发兵讨伐。兵达其地,用乡民刘良、李球等13人为内应向导,沈纳出其不意,捣毁山寨。刘沈二人上表朝廷,认为该处地势险要,不设县治,很难靖后。朝廷令割政和东北部及福安平溪等处为新的辖治,设寿宁县,邑治在杨梅村,隶属于建宁府。
寿宁地虽偏小,但控闽浙咽喉,境内重峦叠嶂,势若天堑,有天造地设之奇,一向称为东南的屏障。更因为崇祯年间我国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在这里为官四年,留下许多文学、吏治、案例、政声,数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正是这样,于是近年引起国内外文学家、史学家的格外垂青,外地游人总想到寿宁来一探究竟。
走进寿宁,你不能不关注寿宁的古道文化,廊桥文化和梦龙文化。梦龙文化自不待说,就是廊桥文化和古道文化,也都和冯梦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寿宁向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自古握福安、周宁、政和、泰顺、景宁、庆云六县交通枢纽。明清时,建有正道和偏道两条,沿途设铺递,为官府传送文书。
悠长的寿宁古道,依势开山,蜿蜒曲折,大多数用明石铺砌,只有偏僻小路,敷砂土路面、当时为防御倭寇入侵,在必经路口,险要之处,都曾设关建隘。沿途筑亭,岭旁栽树,越溪架桥。浅水墩步,形成了岭多、亭多、桥多的闽东山区古道特色。
由于寿宁“地无三尺平,路无三尺宽,出门要爬岭,开门要见山”,举步维艰、鸟兽绝迹的地理环境,才使得古道如今大部分依然保存完好,是福建尚存古道最多的县份。
许多桥亭做工独特,技艺精巧,常遗有文人墨客诗联吟诵。像“几回盘曲上危坡,遥指前峰石路多,历尽危岩临绝顶,四山环翠绕青螺”就是对古道艰难险阻的经典描述。
在明代,寿宁的正道是南路,共200华里,县境126里,出南门过五里亭,向西越过高山岭,经小托、日洋铺、九岭、芹洋、尤溪、平溪、南溪,过石门隘抵政和县城。据冯梦龙所著《寿宁待志》记载,梦龙每赴建宁府述职,都要预先出文示传口谕,责令沿途乡里砍伐茅草,开辟小径,可见当时的荒凉。如果遇到雨天,势比登天,徒呼奈何!
如今,县内保存最好的一段古道是由斜滩至犀溪的一段。经弹子岭、黄歧、山边、绊洋等村,沿途丹山披绿,碧水摇红,真是闲云有意,舒卷无心,劲松苍柏,风光旖旎,也是现今闽东古道中保存最为完整的路段,其生态环境仍保持着古趣般的幽深。
崇祯七年(1634年),冯梦龙被任命为寿宁知县,沿苍茫古道赴任,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削壁遮天半。扪萝未得门,凿开山混沌,别有古乾坤。”可见古道的苍莽,锁岭居要,临溪造势,脚下即是云根,举步,步步维艰。
冯氏(1574——1646年)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常以“墨憨子”自诩。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世家。来寿宁前,即以三言名世,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代表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冯氏虽有仕进之心,却屡试不第,直到56岁时才补了一名贡生,崇祯七年(1634年)八月十一日,年已61岁的冯梦龙才被选任为寿宁知县,崇祯十一年,官途末路,归隐乡里。
冯梦龙在寿宁任职期间,政简刑轻,首尚文学,修整城垣,绝关设险,在寿宁不但留下了他的政声,还留下了一部“寿宁待志”。车岭关离县城25里,遥望绝壁千寻,仰视时一线蓝天,为寿宁古道东南路第一险峻处。有匾曰“南门锁钥”,由于年久荒废,当时茅草塞路,丛莽龙蛇,晨风暮雨,行人戒心。岭上原来有一个小庵,不知何年,道士早已离去。
冯梦龙主张据险必先复关,复关必先复庵。于是招来庵主,辟官田数亩,令其开垦耕种,重新修葺墙屋,路上行人,渐渐不觉寂寞。车岭关下五里处就是渔溪巡检司,冯梦龙主持将资粮火药储备在这里,因为山路五里处只有一尺多宽,高下曲折,虽有长枪大戟,不能施展,守隘的武器,以火铳为第一。后来,清兵入关时,当地自发的抗清民团在这里与八旗兵曾有一场恶战,使耿精忠叹为八旗过江以来第一次受阻,这都得力于冯氏聚火药储备,临官设险的先见之明。
如今,在斜阳薄幕中,我们站在为冯梦龙而仿古复建的“戴清亭”前,仿佛仍能看到先生的音容笑貌。一领青衿,瘦骨嶙峋,伏案疾书,仰首长吟。在《寿宁待志》中,四年宦海,一纸墨痕,记下了他的施政纲领和施政措施,也记下了他带露秋霜,微服私访,明断讼案,智擒土霸的故事。
我们站在“戴清亭”上,仿佛看见冯公对前任知县,设四隘,复民兵,积谷堆粮,征输有限的戴镗的无限敬慕。也看得出,梦龙他一念为民之心,花甲知县致力贤明的政治抱负。
当年冯的私署,就在镇武山上,人们入宅须拾阶而上,房只二进,虽然简朴,但地势高敞,三峰如鬓,一齐从堂脊上窥视小院,正是风水上所说的玄武垂头。私宅东边为学署,每逢大雨后,水从墙缝中喷出,从西边绕过内堂再南下,一直流入大溪,水声淙淙,岩川流壁,有一种超凡出世的感觉,一扫俗气。左边地上有小屋三间,是万历年县令毛调元所建,前植花草,匾题“看花处”。据《寿宁待志》所记,当时还有一虬枝老梅犹存,为数百年物,阅尽人间沧桑。当年的“戴清亭”就建在这株老梅下,我疑心,当年的冯梦龙就是在这株老梅下吟出如下的诗句:“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山城简小,百业待兴,面临此时此地此景,冯公又是有如何心情和抱负呢?
从“戴清亭”隐约远眺,虽被高楼遮挡,但仍可以找到东门被称为“生平桥”的廊桥,现在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廊桥,是一种风景,也是一种民俗。拱桥、土屋、溪流、村落。它联结起来的是人们情感的源头,送走的是岁月的浮沉,它使乡土文化有了结点,它使溪水独具了灵性。我想,当年,冯梦龙就是从这座桥上走过,前去建宁府述职的吧!他也曾从这座桥上走过,去乡间缉盗除霸。岁月苍茫,物是人非,空旷无垠的历史,没给我们任何回声,如今桥上仍有道场,也有行人,只是现实的浮世绘,用多姿的色彩,拼凑着时代的七巧板。
越过桥面,我们终于找到的机会,一排明清时的老宅子,伸出斑驳的手指,用昏花的老眼说:“我们守住了岁月,历史还在这里!”
苍劲、古雅、幽深,用了再多的词儿都不为过。多层屋宅,几丈高的黄土泥墙,历经风雨的侵蚀,可是没损伤它的骨架,也只有这样的建筑,才能匹配得上廊桥的风韵,我看见遮住廊桥四周目光的现代派建筑,实在是不伦不类,有时需要留住时间,时间的生命就是历史,而历史是一笔不能再重新获得的财富。我想象着至今保持完好的兴城、平遥、阆中……珍惜吧,寿宁人,一旦拓片被毁,记忆就会腾空淹没,并不是谁都有祖先这笔存款。
这几座古宅,布成了山城现存的里弄,巷道窄窄的,阳光被高高的土墙挤扁了,人走在里面,成了木刻画里的点缀,这里才是山城的血脉和源头呢!
我想象着,当年雕花窗棂里隐现闽东俚语,弄堂里一隅的棋逢对手,残阳躺椅上修身的老者,几只母鸡在斑驳陆离的弄堂里视若无人地走来走去,正像“三言二拍”里记的一样,是明朝初具雏形的市井文化。真想轻舒手指,叩问时间老人,那繁华,那意境,那画面,还会显现吗?
我真不知道,作为一县之长的梦龙先生,还会不会向我们走来,是下巷采风?是弄里探案?抑或是寻友论诗?能吗?只有清风在叙述着过去现在和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