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调研报告

2012-04-29 09:18李晓佼
北方经济 2012年11期
关键词:农牧业牧区农牧民

李晓佼

一、基本情况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巴彦淖尔市农牧民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自发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协会),以解决农牧民一家一户小生产与统一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截至2011年末,全市共组建各级各类合作组织748个,涉及全市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多个领域。其中养殖业105个、种植业173个、生产加工业18个、运销服务业40个、农民用水户协会397个、其它类型的15个。加入到合作组织的会员达7.9万户,占全市农牧民总数的9%。全市经纪人队伍发展到4.5万人,其中有较大经营规模(年经营额20万元以上)和较强带动作用(带动农户50户以上)的经纪人已达4159人。

(一)从发展情况来看,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合作形式不断增多。由发展初期以能人(大户)和村干部牵头兴办为主向多个主体多种类型发展。

2.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由初期种养业单一的生产销售合作向加工、运输、销售、信息和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逐渐延伸,打破了区域、部门、行业之间的界限,向多因素交叉联合的综合性方向发展。

3.服务功能、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合作经济组织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形成,其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也主要围绕主导产业展开,其服务内容由粗到精,服务水平由低到高,服务技术的科技含量也明显增加,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大大提高。

(二)在发展农村牧区经济、活跃农村牧区市场、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对农牧民进入市场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据调查,凡开展农畜产品销售的合作经济组织,不但及时出售了成员的产品,还卖出了较好的价钱。如2003年禽流感期间,鸡蛋价格暴跌,蛋鸡产业受到严重威胁,养殖户普遍出现鸡蛋销售难的问题。蛋鸡之乡杭锦后旗南渠乡顶住了压力,蛋鸡协会组织、经纪人主动出击,联系外埠市场,使全乡的鸡蛋全部以正常价格运往北京、河北、宁夏等地,没有让养殖户受到任何损失,稳定了蛋鸡产业。

二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农牧民可以联合购买使用大型的农牧业机械,加工设备及生产资料等,降低了独立购买这些生产资料时必须支付的消耗成本以及买卖农产品的交易费用。通过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技术标准,创建产品品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如南渠乡养鸡协会成立前养鸡户各自为战,购料、购雏价格高、费用大;协会成立后实行统一购进鸡雏、统一购进饲料、统一防疫鸡传染病、统一销售鸡蛋、统一销售下架鸡的“五统一”方式。统一购进饲料,因规模大,厂家实行优惠价、免费送货,每吨饲料节省200元,每只鸡节约饲养成本0.80元;统一购雏,每只鸡采购成本降低0.20元,收益增加70%,户均增收2500元。

三是加快了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是农村牧区市场经济信息的主要载体和传播者,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凭借市场经验和灵活的信息渠道,及时给农牧民提供市场信息,组织农牧民进行统一规范的生产销售运作,有力地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形成,加快了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主导产业的形成也带动农牧民自发地从事主导产业生产活动,促进了农牧业结构调整。五原县种植食用葵花历史悠久,但种植规模一直不大,随着近年来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壮大,葵花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外销3亿斤,为本县农民增加收入2000万元,形成了五原县一大特色产业。同时,五原县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定点农贸市场,也是全国葵花价格认定中心。

四是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农村牧区工作中普遍存在“土地难调、信息难找、资金难筹、技术难推、标准难抓、产品难销”的问题,客观上需要一种组织为之牵线搭桥。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和推动了农牧民的互助合作和联合,通过提高农牧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组织化程度,建立适合农牧民需要和具有专业特点的服务网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有效解决了农牧民一家一户小生产难以解决的“盲目生产,无序经营”等问题,使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五是加快了农牧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当前,基层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受到很大制约。农牧民合作组织可以及时跟踪市场需求信息,通过与龙头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把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快了农牧业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提高了农牧民的科技素质和农畜产品的科技含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巴彦淖尔市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农村牧区商品流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也抑制了农牧民消费,延缓了农村牧区的市场化进程。

(一)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坑农事件时有发生

农牧民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身份,决定了生产资料的流通是农村牧区商品流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尽管收入不高,但在农牧民有限的消费行为中,对种子、化肥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购买首当其冲。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哄抬物价、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的加大和城镇居民市场信息、防假识假能力的不断提高,一些不法之徒将掠夺的矛头集中指向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农牧民群体,大肆哄抬农资产品价格、出售假冒伪劣生产资料坑农害农,给广大农牧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农村牧区税费改革、税费减免和粮食直补等政策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但是好大一块为生产资料涨价所抵消,农牧民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惠。按照中央政策,2011年农牧业“三补一减免”要高于上年水平,以平均增加10%计算,每亩可增加补贴资金24.4元。这样,国家对农牧民的补贴政策几乎全部被生产资料涨价抵消。

(二)农牧副产品销售依然问题突出,农牧民丰产不能实现丰收

巴彦淖尔市农副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农副产品长期受到“卖难”的困扰。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地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现象。有的地方认为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抓生产,流通工作不用抓;有的虽然认识到流通的重要性,却又不知如何抓,最终导致农牧副产品的“卖难”问题。由于重生产、轻流通,不少地方春耕用行政手段落实种植计划,秋收后对产品销售则不闻不问,管种不管收。正如杭锦后旗某镇党委书记所说:“春天是计划经济,秋天是市场经济”。二是重市场建设,轻市场预测。由于市场分析、预测难度较大,因而在农牧副产品流通工作中,各地只重视市场的场地建设,不搞农牧副产品市场分析、预测,缺乏对生产者的正确引导。三是一哄而起,随大流,盲目从事生产经营。农牧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掌握信息、市场经济意识等方面条件的局限性,不能准确掌握市场行情,“庄户人家不用问、一家做甚都做甚”,生产决策的盲目性较大,经常出现“什么价高,就种什么、养什么;种什么、养什么,什么就难卖”的尴尬局面。以杭锦后旗和磴口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为例,2003年蒙牛乳业集团在该县建立30个奶站,政府引导农牧民购进奶牛6000多头,每头牛价格在18000-22000元左右,目前由于蒙牛集团奶源基地遍布全市5个旗县区,奶源趋于饱和,对奶质量要求较高,导致“卖奶”难,使大多数奶户入不敷出。

(三)农牧民市场意识淡薄,一家一户自我封闭的生产经营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农牧民只管生产不管流通,他们和市场几乎没有关系。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由于农牧民尚未从长期的封闭生产格局中解脱出来,缺乏流通意识,对政府仍有着强烈的依赖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感到十分茫然和无奈。通过调研发现,农牧民加入流通领域虽然有一定的自发性,但组织化程度低,稳定性差,加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导致市场信息不灵,流通环节不畅;民间流通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大都处在自我形成、自由发展、自生自灭状态。

这种单一的经营和服务与各自为战的格局,在客观上难以把握农副产品市场脉搏和知识化农牧业发展全局,在流通服务中存在着较大的狭隘性、盲目性和风险性。同时,这种分散生产、分散经营的方式和统一的大市场之间常常发生脱节,存在着很不适应的矛盾。

(四)农村牧区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牧业生产要素投入少。“十一五”虽然在“三农”方面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但主要是靠国债资金,而且85%以上用于大川大河治理和生态建设等重大工程。二是农牧业科技投入少。一些部门和地方对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相应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力,往往喊得多、落实得少;科研人员除了承担少量的国家课题外,主要精力都用于“找米下锅”的项目上,谁出钱就给谁研究,研究项目缺乏基础性、方向性和宏观性;农牧业技术推广人员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往往一人从事多种职业,甚至将农牧科技推广作为“副业”,还有的实行“既开方又卖药”,向农牧民收取过高的技术服务费,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三是农村牧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牧区劳动力难以实现有效的转移。这也是农牧民收入不能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述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地位不明确。专业合作组织对内为社员提供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追求社员利益最大化。这一特征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也不同于普通的企业,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特殊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巴彦淖尔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一般被视为集体企业或合伙企业,每年都要上交手续费、年检费和管理费等,对本来就资金短缺的合作组织来说,是一项不小的负担;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收费虽不高,但手续较为繁琐,而且不能从事经营活动。可见,由于在登记上无法可依,缺乏统一的操作程序,甚至难登记,使得专业合作组织难以依法成立、依法运行、依法经营、依法发展,也难以受到法律保护。这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快、功能不强的重要原因。

2.政策扶持不到位。合作组织是广大农牧民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自发创造的,对发展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业合作组织同时又是“弱势群体”创办的“弱势组织”,虽然能兼顾公平和效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展初期困难很多,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扶持。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专业合作组织普遍缺乏经济实力,急需财政项目扶持。一个典型的例子:临河区干召庙镇蔬菜协会2002年从本村220户起步,跨村并跨乡发展,目前社员达到1000户,种植达10万亩。协会组织菜农实施标准化生产,并实行联户联销、联户联防。虽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合作社并没有多少积累。为了更好地为农服务,促进产品均衡上市,计划建一个保鲜库,扩大市场交易面积,但苦于财力有限,一直未能如愿。由此可见,如果公共财政能对合作社的一个或几个薄弱环节或关键环节给予一定扶持,其资金使用绩效会很大,不仅可以提高合作组织为农服务能力,而且可以直接带动农牧民增收。

3.辅导培训机制不健全。加强辅导培训是世界各国推进合作事业的共同做法。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等地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强化培训、悉心辅导、加大扶持的结果。而全市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组织运行不够规范、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专业、及时、有效的辅导和培训。在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一些干部本身对目前大力发展的专业合作组织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去宣传和指导;相当一部分经纪人、农牧户的合作意识淡薄,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有的社员风险意识比较差,只能“利益共享”,难以“风险共担”;有的合作社管理者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习惯于采用单纯搞行政或搞企业的方式管理合作社(协会)。为此,现阶段特别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农牧民、对专业合作组织及经纪人的辅导和培训。

三、对策建议

解决农村牧区流通问题绝不是对传统农副产品流通网络修修补补,也不是单兵突进地去推进,必须要与解决“三农”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结合起来,融科技、金融、信息、加工、服务于一体,再造新型农村牧区流通体系。

(一)整合现有流通资源,培育农牧业生产资料和农牧副产品流通中介组织

龙头企业、专业性协会、农牧民经纪人的快速发展是农村牧区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农牧副产品市场开拓的主体,因此必须扶持其加快发展。首先,要积极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使之不断增加数量,壮大规模。其次,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

(二)改造农村牧区供销合作社,发挥流通主力军的作用

改产权、改体制、改机制,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络,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推广现代营销方式,重新构造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络和服务体系,推进助农增收。

首先,要改革社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主要应以股份制为主,吸收企业内外、系统内外不同主体参股,打破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实现产权多元化。同时,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和从事重要商品经营的企业,要坚持理事会控股,本着调优、调大、调强的原则,集中优良资产办成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资、日用工业品等商品经营龙头企业和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努力提高企业的扩张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上规模、上档次、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使其尽快成长为具备一定竞争潜力的现代企业;对于其他企业,要多种形式,不拘一格,通过建立集团公司或资产经营公司等方式,各级供销社理事会作为社有企业出资人身份行使在企业的权利,履行出资人的相关义务,使之逐步形成行之有效、新型的社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促进社有资产和企业不断发展。

其次,要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一是改造传统网络要发挥优势,把打造农牧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网络和其他主营商品经营网络作为重点,由若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组成经营网络体系。二是对供销合作社现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三是要实现社有企业与连锁企业对接,鼓励实力雄厚、品牌效应大的企业扩张自己的品牌,自上而下形成联合较为紧密、品牌知名度较高、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四是通过内外联合、整体加盟的办法,靠大连强,实现发展。

(三)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拓展农村牧区流通销售渠道

各级政府应积极构建农牧副产品流通信息网络,为专业合作社、其它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流通大户、专业户和农牧民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服务,在农牧民和市场中搭起联系的金桥,加快农村牧区市场化进程。具体做法可以是在乡镇建立农牧副产品流通信息中心,发挥信息中枢作用;在经济实力较好的村成立村级流通网络信息站,聘用专人负责信息工作;在经济条件差的行政村建立信息点,由素质较高的村干部和流通能人担任信息员。利用各级信息网络中心(站),利用网络信息促进流通服务,提高信息的服务面和实效性。

(四)抓好典型示范,提升整体素质

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是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行之有效的手段。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还处在起步阶段,建议各地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宣传力度,形成鼓励、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通过树立典型,改变农牧民思想认识的误区,引导更多的农牧民进入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共同富裕。此外,有关部门在产业基础好,专业化、市场化程度高的地方应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总结经验,推广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其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农牧业牧区农牧民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