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海 包乌兰托亚
一、引言
休闲农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使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大众青睐。20世纪3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并逐步向美洲、亚洲等部分国家扩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70年代后,各主要国家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也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4亿人次,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开发的相关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休闲农业开发现状与经济效益研究、休闲农业区域开发与规划个案实例研究。
(一)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
在国外文献中对休闲农业并没有统一定义,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庄旅游、田园旅游、观光农业等不同提法,但表述的意义基本相同。因此,在资料搜集整理中均理解为休闲农业。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在早期的休闲农业概念研究中,国外主要学者Dart(1974)、Hoyland(1982)、Murphy(1985)、Wales(1986)、Denman(1990)、Davies(1992)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基于营运农场中提供的休闲游憩设施,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下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随着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Bramwell(1994)、clarke(1996)、weaver(1997)、IIbery(1998)、sonnino(2008)等学者进一步深化了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将休闲农业理解为目的在于娱乐、教育、休闲、体验农业劳动的一项经营活动。Lane.B(1994)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从地域、旅游活动本身、规模、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及类型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进行了界定。MikeWoodS(2000)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地区所从事的所有旅游活动,以实现对乡村自然、人文的感知、体验,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DeboIah等(2005)采用了这样一个定义:“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亲自体验农业劳动。”
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对休闲农业“乡村性”的本质基本认同,也是对休闲农业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
(二)休闲农业发展动力与经济效益研究
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基于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个层面,分别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促进休闲农业的兴起与扩展。Greffe从物质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现代的与传统的为分界,对乡村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划分,认为以主题度假为目标的需求最为强烈。Bendl 研究指出,旅游地居民倾向于积极发展旅游设施,提供有利环境促进旅游者更好地体验乡村风情。
Fleming(1988)、Cohen(1984)研究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及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重大意义。Sharpley认为,在传统农业已经衰退的乡下地区,休闲农业已广泛成为促进收入和增加劳动机会的有效来源。OppermannM、Nilsson P.A.K.等通过不同国家休闲农业的实例研究,证明休闲农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Nobel在研究法国农村旅游业时认为,旅游业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Evans、Dernol等人在各地区研究中也证实了农村旅游为当地人们带来了就业。
(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Lane.B(1994)对加拿大与法国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所作的论述。Lane.B认为加拿大休闲农业的发展以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见长,如乡村美食、农产品展览、农业文化、乡村节庆活动、主题农业之旅(如国际啤酒节、田野节、主题农夫之旅、秋收节等)、在农场或牧场住宿或参加骑牛比赛等;法国主要以休闲农场为主,可划分为9个类型: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民宿农场、露营农场。
总体来说,国外对体闲农业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及市场关联性等都进行了论证和实践。
三、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展
(一)文献检索
通过CNKI研究平台进行文献检索和分析,以期对我国休闲农业研究情况进行整体把握。截至2011年8月在CNKI中进行跨库检索,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分别以“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为检索项,以“休闲农业”为检索词,匹配为“精确”,检索1979年—2011年的文献,有关休闲农业的文章,在“题名”检索项下共698篇、“主题”检索项下共1481篇、“关键词”检索项下共1293篇、“摘要”检索项下共1373篇,其中仅2010年题名关于休闲农业的文献就达到185篇。
同时,通过对检索到的698篇题名包含休闲农业的文章进行初步分析、整理,根据相关词汇出现的频度及文献数量可以确定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包括休闲农业相关概念、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休闲农业资源分类与开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休闲农业区域布局与规划、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等。
(二)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热点问题
1.休闲农业概念的探讨
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内涵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都对休闲农业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特性有所共识。关于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观点更强调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性,具有代表性的是范子文(1997)、张永贵(1998)、黄爱萍(2000)、肖君泽(2009)等认为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和农村自然环境,提供人们通过休闲,增进对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鲁怀坤(2002)提出,观光农业是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业。赵国如 (2009) 提出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认为在多种表述中,休闲农业是较为科学的表述,其他表述尽管表述的角度和重心各不相同,但均可以被涵盖在休闲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内。
另一种观点则强调休闲农业的旅游产业特性,代表性观点有:祁黄雄(1997)认为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兴旅游业。余美珠(2004)、郑辽吉 (2005)、郭焕成(2007)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
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对休闲农业根本属性的认识。农业是休闲农业发展最根本的产业依托,休闲农业的开发实质上是传统农业的功能延伸和产业拓展,是农业经营走向高效现代化的新渠道。同时,开发农业的观光资源,也是旅游业根据市场需求多样化而横向发展的新途径。
2.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早期研究者侧重分析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发展背景、开发类型等问题,近些年,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关于休闲农业的开发条件,丁忠明(2000)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只有在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接近旅游市场的地区才能获得成功;李澜(2001)从休闲农业的性质认识出发,认为休闲农业产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受到宏观与微观两大方面的制约,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休闲农业的消费主体与经营客体两大层面。
关于休闲农业的功能、特征、效益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郭焕成(2004)对休闲农业的特征、类型与功能做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我国的休闲农业仍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休闲农业区往往靠近旅游景区或景点,而且休闲农业大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和大城市郊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段兆麟(2006)、陈昭郎(2007)等研究了休闲农业的多功能性、三生一体性、体验性等特点,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孙艺惠等(2007)对我国观光农业发展概况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指出我国休闲农业已从自发发展逐步向规范化发展转化,初步形成了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格局,观光农业的发展呈现出结构多元化、主题生态化、文化性和科技化趋势。张文等(2010)研究指出,从供给角度看,我国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类型多;从客源角度看,我国休闲农业市场需求旺盛,以国内市场为主;从地域分布看,农业旅游项目广布全国,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从消费档次看,我国农业观光产品消费以中低档次消费为主;从发展阶段看,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3.休闲农业资源分类与开发
首先,在休闲农业资源的分类方面,卞六安与林梓联广泛地收纳有关休闲农业的资源,同时包括自然资源与农林渔牧资源,除原始资源外,次级产出的资源亦涵盖在内。这种分类方式在农村生活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深入,但以列举方式呈现难免有疏漏之处。这两种分类方式缺乏系统性,未能明确指出休闲农业分类的特殊性及内涵。张舒雅根据台湾地区农业作物产业环境进行资源分类,其分类方式同一层级的分类过多,操作较为困难,同级资源群分量不均,有少部分资源未包含在内,即存在不周延的缺陷。蔡进发将休闲农场的资源分为资产资源与能力资源,其分类层级更加清楚,且将资源的范围扩大到无形能力与资产资源,使实质资源所占的地位更加明确。
国内学者对农业资源的认识较为全面,但在分类上仍显得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在研究中应对休闲农业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将各类休闲资源与农业充分结合,为农业资源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从休闲农业的经营内容、经营环境、经营方式出发,丁忠明、孙敬水(2000)提出按观光农业的结构,可将观光农业划分为观光种植业、观光林业、观光牧业、观光渔业、观光副业、观光生态农业6类。鲁怀坤 (2002)认为,观光农业主要有农业娱乐型、农场化型、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农家乐型4种。余美珠和袁书琪 (2004)从经营方式把农业旅游分为农业主题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大型的农业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农家游。郭焕成(2007)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分为7种模式29种类型,分别为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农家乐旅游模式、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休闲度假旅游模式、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回归自然旅游模式等。赵国如(2009)从休闲农业的内容分为种植业型、林业型、牧业型、渔业型、技艺型、加工业型、生态农业型;从经营内容分以农为主、以旅为主、农与旅结合等三种经营模式。
从休闲农业的具体功能角度分类,章家恩按照功能给农业旅游分为观光、休闲、品尝、综合4种类型;李春生(2003)、赵国如(2009)从休闲农业的具体功能分为观赏型、品尝型、购物型、务农型、娱乐型、疗养型、度假型、综合型。从这些分类模式的发展过程来看,学者们对休闲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在不断深化,划分标准也逐渐趋向科学化、合理化。
而关于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国内研究较少。郑群明,钟林生(2004)根据社区参与、农民主体经营对休闲农业进行模式分类;舒伯阳、朱信凯(2006)总结分析了我国农户参与休闲农业开发的两种主要类型:“直接主体模式”和“间接主体模式”,认为应将“间接主体模式”作为休闲农业开发的长期战略选择。
5.休闲农业区域布局与规划
郭焕成(2000)根据北京市郊区资源、环境、区位及农业生产特点,将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区域布局划分为近郊区、中郊平原区和远郊山区三个圈层、八个地带(区)。吴必虎 (2004)将我国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划分为景区边缘型、大中城市郊区型和老少边贫型,并以发展最为迅速的大中城市型休闲农业为样本研究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得出了休闲农业园区的分布规律,对于休闲农业的选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王云才(2005)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从空间特征上存在城郊型、景郊型、村寨型三大类型。
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方面,仰麟、陈传康(1998)认为,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就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一个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社会经济效益理想并主要用于旅游观光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吴人韦、杨建辉(2004)对以产业为核心的园区规划和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园区规划加以对比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一种新的规划思路。陈巍等(2005)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规划应力求将景观要素与高科技农业生产有机融合。
6.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国内学者总结各地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王云才等(2005)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从发展主流形态、产业组织、产品特色、发展模式及发展格局上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孙艺惠等(2007)在研究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中,指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我国观光农业应向两栖化、本土化、规模化、精品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肖君泽(2009)指出,我国的休闲农业尚处于初兴阶段,存在着特色不浓、服务滞后、品位不高、管理不善等问题,并提出休闲农业项目的论证需要从市场需求和区位选择分析入手,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
四、结论与探讨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发展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对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国内休闲农业的研究来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休闲农业资源分类、开发类型与模式划分、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及介绍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等方面,研究方式上以个案研究为主,缺少系统化的理论支持,研究对现实的指导性不强等。
基于此,目前对休闲农业领域问题的研究应侧重其前瞻性、可行性和指导性。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加强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定量分析,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典型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机制、规划设计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其次,在研究内容上,加强对休闲农业资源系统明晰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休闲农业活动和项目的规划设计、休闲农业具体发展类型和模式、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指导休闲农业实践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