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一些积累

2012-04-29 00:44吕学英
黑河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应用题生活化数学知识

吕学英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数学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数学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要努力让数学走入生活,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根据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我创设了小明上超市购物的问题情境:小明和妈妈一起上超市去购物,小明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手枪,标价为28元,妈妈帮小明买了一箱牛奶,标价为33元。妈妈付给营业员阿姨一张100元,应找回多少钱?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配上情境图片,将教材中枯燥、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亲临的、活生生的素材,学生就感到亲切和容易接受,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算理也能更好地理解,学生自然地得出了两种解题方案。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突破“教材”之框,实现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可以对教材内容中一些已经失去了时代意义的进行“删除”,而对新出现的信息进行“充入”。比如:有关“人民币”知识,对“分”的认识进行淡化处理,而增加关于元的认识,特别是对二十元券、五十元券、一百元券以及实行的新人民币的辨别及认识,同时补充认识国外几种常见的货币,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有些应用题部分,呈现的都是一些简单化、典型化,甚至理想化的题目。如修水渠、装电杆、装配仪器、修公路等一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趣味性差,学生不感兴趣,对此被动吸收。为此,我作了适当的改编,如“归一”应用题例1、例2,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超市入手,让学生自行设计了一张商业性材料,让学生模拟在“小超市”买卖商品,开具发票,再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填写发票单,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完成对“归一应用题”的学习,而学生在这模拟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数学极强的应用性。在学生生活“原型”中引入鲜活的生活题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结合所学数学知识,可安排一些开放策略的题型,促进学生个性学习,鼓励创新。如“最佳设计方案”、“买票中数学”、“游乐园中的数学题”、“快乐农庄”等小开放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为此,教师要主动架驭教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代气息的材料,以补充替换课本中例题或习题,加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来适应教学的需要。

二、数学问题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除了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之外,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正存在,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时,除了例题教学之外,我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例如,班上朱炳炎同学有35本课外书,沈秋雯同学比他多了8本课外书,沈秋雯有多少本书?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就要抓住知识传授与知识应用之间的联系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分析、推理和交流、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应用题教学与生活联系最紧密,但教材中的题型是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模拟和简化的形式,毕竟不是实际问题,教材中的应用题条件和问题往往都是明确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学生可以在解答应用题时形成技能技巧,却并不代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在生活中寻找、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大量的具体原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现状,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和灵活处理,灵敏捕捉能够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生活素材,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感知和整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学生往往由于不理解题意而无法解答。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根据学生身边的活动,再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组织一些习题,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春游活动后,我就给孩子们出这样一些相关的习题:(1)公园门票是8元/人,我们班有42个人去春游,一共需要多少钱?(2)一辆车坐38人,我们班上去了23个女生,18个男生,这辆车够坐了吗?如果够坐,空几个座位?如果不够坐,差几个座位?(3)春游的时候,我们班42人准备去划船,每条船可以坐8人,得租几条船呢?怎样坐船比较合理呢?……这些综合性比较强的习题因为源于生活,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经常训练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走进自己的生活,才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走进生活,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做到了“教、学、做合一”,才算是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地引入更多的具有真实意义的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通过生活化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来形成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应用题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走近打折应用题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