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盛 马亮亮 房学军
摘要:大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获得一项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熏陶、完善自己的人格。学校在建设完善的专业技能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公选课时应结合学校的行业特色、专业学科特色建立特色课程体系;尊重学生个体禀赋差异,改革教学方法,提倡经典深度阅读,深化因材施教;多学科专业融合,拓展学生就业口径,提高学生的公民基本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优教优酬加强课程建设,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精品课程。
关键词: 通识公选课;特色学科;特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3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变革的需要,各高校提出全面育人教育、综合性人才培养、复合性人才培养等各种教育理念。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应借鉴什么样的理念,设定什么样的任务,建立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蔡元培曾这样来阐述高校的教育: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1]。我们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个人能力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创造良好的机制。本文假定学校已建立完善的专业技能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就建立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简称:通识公选课)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构成及实现等问题进行梳理。
一、通识公选课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这是在精英教育时代的定位,而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社会发展对公民的素质要求已发生深刻的变化,“技匠”的培养模式已越来越受到质疑。人才培养要以培育健全的人格为前提,全面提升人才素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通识公选课就是适应社会的发展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搭建融合学校深厚的行业背景和知识底蕴的通识公选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这既是完善学科专业教育的社会公益的责任,也是体现学校文化与行业特色的重要外化。建设通识公选课,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突出课程的适用性与基础拓展性
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自我支配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在专业素质与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应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适用性、基础拓展性的原则,使学生通过相应课程的学习,获得直接的受益和相应能力的拓展提高,并为学生的多学科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指引的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二)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个体因其禀赋的差异不可能同样出色地胜任所有的事情,教育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使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对待学生,必须尊重这种个体差异,并为这种个体差异提供成功的成长体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一种开放性的思维,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因其禀赋不同而有差异,而非教育者偏好不同而形成人为的差异,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三)融合特色学科专业,培养特色学生
在建设通识公选课课程体系时,结合学校的行业背景及特色学科专业,有益于培养特色学生。对于一个以轻工业工科专业为主、兼具艺术、服装特色学科专业的大学来说,通识公选课课程体系围绕这两大专业学科群,融合特色学科专业,形成学科专业相互支撑渗透的课程体系,彰显出如下优点:第一,通过这种学科专业的相互融合与借鉴,激发学生的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第二,通过跨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彰显出学校的专业行业背景与能力优势,有助于培养个性化、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学生;第三,这种学科融合使学生在相应课程的学习中,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学科专业的发展状况、相关技术及发展趋势等,从而增强学生就业选择的口径和相应的行业适应能力;第四,提高学校各学科专业资源的运行效率,有利于建设特色院校、特色学科专业,并把培养出来的学生打上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的烙印。
通识公选课有别于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应提供更多体现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体现学生个人偏好的课程,形成行业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培养。这种具有特定行业背景的知识能力的学习,将很好的拓展学生的职业选择空间和专业创新能力。
南京大学的曲铭峰在“关于建立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提出通识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建议。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及专业优势,可以建立相应的公选课体系,达到公选课程服务于专业能力的拓展、服务于培养特色学生、服务于提高公民养成素质的要求。在通识公选课体系建设中应规避现有的通识课程混学分的弊端,需要考虑从课程建设规范及保障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建设。
二、通识公选课课程建设规范
传统中国式的、单向式的知识和价值观灌输,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也难以升华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的层次[2]。对通识公选课提出一定的规范性要求,才能深化因材施教,建设精品课程,示范教育改革和教育价值取向。
(一)教育目的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的要求
鼓励开设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课程以及具有基础哲学思考的课程。课程的开设要能够提高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其人格,使其具有民主与科学的公民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的人本思想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能够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以人为本”思想,教学过程要实现“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禀赋和学习要求。
2.摒弃单向式的知识和价值观灌输,使用基于人本思想的辩论式、互动式教学、案例讨论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3.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做到学科核心知识明确、逻辑严谨,且具有学科发展与研究的前沿指引性。
4.教学过程能够指导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
践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选课的跨学科与考核的开放性要求
要求学生进行通识公选课的选修时,必须是跨学科专业,而不能够选择相近专业学科,从而有效保障特色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考核过程的设计也须要体现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体现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完善人格的受益,使整个教学目标明确、过程严谨。
(四)教学内容的经典深度阅读与思维能力训练的要求
1.以经典著作为课程阅读的基本内容。“读不读经典原著的差别是思考深刻与肤浅的差别,中国本科生比较缺乏深刻思考问题的能力,因为没有真正自己亲自接触过深刻的思想,都是道听途说的多,人云亦云”[3]。
2.加强阅读量的要求。“阅读量是最基本的思维训练,放弃阅读量要求,就是放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一门深度阅读的课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不是要一门课满堂灌地讲上千年的哲学史或文学史。事实上编写出来的各种哲学史文学史之类都受编写者的很大局限,其价值是不能与经典原作相比的”[4]。
3.课程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难度,没有一定的强度和难度的要求,很难达到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多种措施保障开课质量
(一)优教优酬
通过建设立项,经过个人申报、专家审核、效果评价等过程招聘主讲教师的方式建设公选课, 深化因材施教,建设精品课程。对于考核优秀的课程采取优教优酬的方式,鼓励优秀的教师开设具有特色的课程,为学校个性化特色学生的培养作出贡献。
(二)配套教学网站,严格审核课程设计
入选公选课的课程必须建设相应的配套教学网站,提供相关的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料,实现与学生的在线交流和问题解答,且必须撰写课程提纲和课程讲义。
课程提纲要求阐述课程目标、参考文献、授课内容目录、考核要求。课程讲义要求是对所讲授的内容系统的概述性撰写,不允许直接复制其他著作或是教科书。讲义要求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内容梗概,明确教学目标;第二部分是授课内容的课程设计,教师的教学过程、方式和手段符合所授课程、内容的特点;第三部分是习题、思考题,要求是具有开放式思维训练的题目,体现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的适用性;第四部分是每一章的参考文献,学生所需阅读参考的章节页码。通过这种审核来达到预先监控课程质量的目的,保障课程开设的精品化。
(三)建立课程淘汰机制
将通识公选课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学信息员对教学信息的反馈,学生评教的教学评价以及专家的评价等方式考核教学过程,进行评优选差,建立淘汰机制,实现公选课程的精品化建设。
作为教学培养方案的制订者,必须“确定一个能够体现专业水准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不在多而在精,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实现‘博雅教育,才能给学生减负,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去思考创新与实践”[5]。培养方案的实现决定于课程的教学过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不成功,通常是因为在教学中不够尊重学生的人格禀赋,做了许多违背教学规律的事情。我们当清醒地看到多而全的培养计划是达不到培养目的的,没有深刻理会促进人的能力发展和完善人格的人本思想的教学过程,学生受益少,教师也辛劳。通过深化课程改革,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将学生囿于课堂上。我们应当充分相信,学生是具有承担其成长责任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3][4]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5]陈春声.以专业教育达成通识教育[C]//首届开放时代论坛: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论坛的发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