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素琴 徐红光
[摘 要]大学生创业成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举措,也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但是目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创业成功率较低。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的几种模式及其特点,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规避创业风险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模式 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 G47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2-0137-02
创业的成功是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的巨大动力,往往使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然而与高收益紧密相伴的必然是高风险。创业风险、创业教育及创业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中国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只有0.3%~0.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1]而且创业成功率普遍还很低。[2]因此创业成功与否,不仅要有颗创业的热心,还需做好创业所必备的各种知识、综合素质能力及对创业风险的预知,并掌握规避风险策略。如何规避风险,是每一个创业者必然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一、创业模式的选择
(一)按参与创业的时间分类
(1)兼职创业
兼职创业是学生利用学习的课余时间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方式。此模式对学生的自律能力要求极高,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创业两者间取得平衡。
(2)休学创业
休学创业是以申请休学去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模式。选择此模式创业的学生压力较大。其前提条件是学校实行学分制方可进行,否则受学年制教育体制的约束,以创业为由申请休学较难获得学校批准。
(3)毕业后创业
创业者在大学毕业后进行创业,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二)按组织方式分类
(1)个人独资或代理加盟创业
个人创业是指大学生个人或者几人创办的“工作室型小企业”,或者选择一些企业,以代理加盟的形式,以其品牌和产品质量为平台来开展创业活动。因这种创业模式所面向的行业多为科技含量较低的服务业和产品销售业,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不高,具有选择性大、启动资金少、创业风险小等优点,易被大学生接受。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比较倾向于这种创业模式,在创业活动中约占所有创业模式的90%以上。[3]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在校大学生的初次创业。
(2)股份制小公司创业
股份制小公司是指创业者通过股份形式合资从事创业活动,因启动资金一般在2~10万之间,资金来源可通过政府资助、银行贷款及家长和亲戚借款等渠道获得。调查表明,这种创业模式多以销售量为经营目标,约占各类经营目标的43%,而且经营的产品相比比较多元化。[4]这种创业模式在大学高年级和刚刚毕业的创业团队中比较普遍存在。
二、创业风险规避措施
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时除需要专业知识之外,管理知识、人际协调能力、风险控制意识等综合素质往往是最薄弱的。学会如何规避风险对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关键。
(一)制定创业计划书,明确创业目标
制定完善的创业计划书为创业做好准备,必须理性分析,能够解答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你要怎么做、所需条件及预期目标等重要内容;分析项目的市场定位、消费人群、竞争对手,项目的优势和劣势、经营运作所需资金等;还要根据市场调研和分析,对企业的总目标及各阶段的分目标做好详细规划,做好对资金来源准备及预期盈利预测。
(二)了解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法律知识,增强应对措施
政府优惠政策可以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机遇和创业资源,减少自己的负担,降低创业投资风险,有助于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创业过程中会涉及各种法律问题,遇到如合同诈骗、不正当竞争和知识产权侵权等各种法律风险,因此了解创业企业常见的相关法律才能避免掉入各种社会陷阱,增强法律风险的应对措施,确保创业活动稳健、长久地发展。
(三)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提高成功率
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进行创业意味着向成功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有统计数据表明,在同一经营领域,加盟创业的成功率高达80%,个人创业的不足20%。[5]团队合作也是自主创业的基础,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同学的友谊关系建立团队,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在拥有了足够的资金、技术、经验时,就可以跳出别人的模式,选择自己更感兴趣、更适合的创业模式。
(四)慎重选择项目,提高项目的成熟度
选对创业的项目是创业的关键,必须避免光凭想象、冲动和理想做事,创业前周密的市场调查和理性的分析尤为重要。比如项目的市场定位、消费人群、竞争对手分析,项目的优势和劣势、经营运作所需资金等等。在创业初期,项目的选择上要尽量与本人的性格、环境及背景相匹配,具体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选择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在创业初期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尽快适应行业环境和业务,缩短摸索时间。二是优先选择享受政策优惠的项目。可以节约成本,利用政策优势,从而实现项目的良性发展。
(五)培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业者不能死守陈条,拘于常规。一个企业只要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在商业大潮中的竞争中立于不败。改革与创新不仅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企业永葆活力和竞争力的源泉。
三、结论
创业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途径之一,同时为大学生实现自我目标和社会价值,推动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培养适应全球化市场的创新型优秀人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自主创业必须做好充足准备,熟悉市场规律,减少创业活动中的盲目性,前提识别和预测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这样才能做到及时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几率。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婧,夏静.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N].光明日报, 2009-01-12.
[2] 杨明. 学生创业1%成功[N].广州日报,2009-02-20 (A17).
[3] 彭小媚,陈祖新. 大学生创业模式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1):31-32.
[4] 朱永华,许霞,孙文浩等.大学生创业模式调查分析[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6):45-49.
[5] 郑云龙.我校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29(3):49-51.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