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华
阶段性测试结束了,班上的孩子考得还不错,平均分名列年级第一. 看着孩子们的试卷,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和孩子们相处半年,经历了四次阶段性测试,我感觉孩子们一次一次地在进步,平时的学习也越来越踏实,这都是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欣慰之余,我细细阅览试卷,对孩子们的答卷进行了客观地分析. 首先,我统计了试卷中所考知识点的分布状况,寻找本次考试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我对学生答题进行了分析. 对试卷中每道题的出错人数进行认真细致地统计,寻找了试卷中学生出错率高的试题和典型的错误,为了在评讲中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有的放矢,避免评讲的盲目性,我仔细分析了孩子们出错的原因. 分析之后我发现,孩子们犯下的错误,很多都是我多次强调的问题,一些题目甚至已经一讲再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的听讲习惯有问题,还是我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看来,接下来的学习需要改变一下孩子的学习方式,改进一下我的教学方法了.
经过一天的思考,我决定:在改变学生之前,先学会改变我自己的教学方式. 就从这次的阶段性测试的试卷评讲课开始.
放学前,我把试卷发了下去,并布置学生回家自己尝试分析订正试卷上的错题. 第二天的评讲课上,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一条一条地将错题分析讲解给学生听,而是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这次的试卷评讲我们改变一种方式. ”学生们一听,脸上露出了疑惑. 我一边注视着孩子们的表情变化,一边说:“今天的试卷评讲我请大家自己来讲. ”说完这句话,我发现全班每一位孩子的兴趣都被我成功地调动起来,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谁来讲呢?”我一边示意这些孩子安静,一边继续说:“首先,我要请同学们说说在这张试卷上哪些题目是你不懂不会的?把你昨天尝试订正试卷时遇到的困难都提出来. 然后,针对这些同学们的问题,愿意帮助并且能为他们解决的同学到黑板上来进行详细地讲解和分析,好吗?”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有的跃跃欲试,有的犹犹豫豫. 我看见甘凯同学的手欲举还休,便问他:“甘凯,你有什么困难吗?”孩子站起来了,提出的问题正是班级错误率最高的那道题. 问题一提出来,班上的“数学小博士”薛雨婷便立刻举起手来. 我想:如果薛雨婷同学能成功地讲解这道题,不正是开了个好头吗?接下来孩子们的信心一定会被调动起来的. 想到这儿,我立刻邀请薛雨婷同学到黑板前讲解了这道题. 这个孩子到了黑板前,一边画图一边讲解. 清晰的语言,清楚的图示,立刻将其他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我观察着坐在下面的其他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在专注地倾听着薛雨婷的讲解,就连平时经常走神的陈浩然都听得津津有味. 我心中暗暗地感到高兴. 薛雨婷话语刚落,班上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这掌声里有对薛雨婷同学的敬佩和感谢,也有自己解决问题之后的开心与高兴. 第一步打响了.
接着,一个个试卷上高频率出现的错误被孩子们一个个提出来,又被另一些孩子一个个地解决. 我只在旁边对孩子们的讲解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说明. 每一个问题解决之后,都伴随着感谢之声和热烈的掌声. 一节40分钟的试卷评讲课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悠扬的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竟然没有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想往教室外冲. 回想起以前的数学教学评讲课,往往都是由我一讲到底,课堂上总是我讲,孩子们听的局面. 下课铃声一响,即使我没有宣布下课,便有孩子收拾东西准备出去了. 这样做,不仅我讲得累,学生也不轻松,效果还很差.
今天的这节不一样的试卷评讲课,让我深深地认识到:试卷评讲课和其他课一样,要改变一下以前陈旧的方式,不能由教师包讲,而应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机会,要给学生表达思维过程的机会. 针对问题,老师只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诱导,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我们的课堂,孩子才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