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兴华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细节的好坏往往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不仅要追求课程改革的深刻性和精致程度,还要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反思常见的教学细节。在我们认为“正常”和“应该”之时,在我们忽视和漠视之时,常常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最佳时机。
1.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插嘴”
低年级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插嘴”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极具价值,有的则让人哭笑不得。对于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既要维护课堂应有的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又不能挫伤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3的乘法口诀时,我准备了很多小棒,每3根小棒摆成了一把漂亮的小伞,一共摆了9把,想用它们帮助探究口诀。刚刚板书好课题,就有一个学生插嘴说:“我早就会背3的乘法口诀了。”接着,又有好几个学生说:“我也会背。”没等我说一句话,班上的好几个学生已经“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地背起来了。我很生气地说:“会背了也要学,你们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吗?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规律吗?”我的话一下子让学生的积极性消失得无影无踪。
反思下来,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难道那几个学生错了吗?还是我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出现了问题?其实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设计一个一个地“圈套”让学生去“钻”。一两个学生的“插嘴”其实代表着大部分学生对上课内容的兴奋和迷惑,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毫无约束的教学情景中“插嘴”,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给他们留有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去判断、发现、创新。当然,学生的插嘴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这就对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合理利用学生的“插嘴”教学,让其成为教学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掌握新的学习方法的新起点。
2.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出错”
老师在课堂上怕什么?害怕被学生问住,显得自己无能;害怕学生出错,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显得自己教得不到位,甚至课下对出错的学生大批一顿“长脑袋干啥的?”试想:学生一听就会,还要教师做什么?
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并根据学生做的速度和质量,从六个组中评选出了前三名,在黑板上分别贴上了二组,一组五组 ,然后问:“老师一共贴了多少个笑脸?”学生异口同声地说12个,6+4+2=12。继续提问:能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很明显不能,因为每个加数不相同。接着又提问:能不能移动其中的笑脸,让每个加数相同,并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想出了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6+6=126×2=12
方法二: 4+4+4=124×3=12
这两种方法都在预案之中,此时觉得这道开放题已顺利完成,可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边举手边说:“还有一种!”我装做没听见。可那个学生还是把手举得老高,没让他回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个孩子平常很调皮,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答非所问,怕他说错;二是我也认为只有这两种方法了,就算抽到他回答肯定也是错的,对于一节公开课老师最担心的就是学生说错,所以课堂上这个学生始终没有机会说出他的第三种方法。课后才知道他极力要说的就是把每个笑脸分开,变成3+3+3+3=12,3×4=12。难道不行吗?就因为怕学生说错而扼制他的积极性是不对的。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不要刻意追求不出错,而要把教学中的“错误”看做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善于挖掘并运用形形色色的“错误”,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体验由错误到正确,由模糊到清晰。从“错误”中找准“豁口”,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不断改错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3.如何正确对待学生说“不懂”
课堂上,常常听到这样的问话:“你们听懂了吗”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懂了”。听懂了固然是好事,就怕“滥竽充数”,有时我们在课堂上听不到“真话”。没有听懂,不是错误,学生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
如:在教学“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百位上的5比十位上的5多( )?很多学生陷入沉思,有一学生举手:“老师,这道题我不懂!”紧接着,又有一学生发问:“老师,这里是填数字,还是打‘√?”看来,这些都是善于思考的学生,这样的“不懂”可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通过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于是我反问:“你说呢?”很多说“不懂”的孩子开始认真思考,只见在括号的后边有填“√”的,有填“450”的,还有填“多得多”的。课堂正需要这样的“不懂”,这样的“不懂”有利于他们对知识更深入地探究,这样的“不懂”正是他们思维的灵感与智慧火花的碰撞点,将会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
4.如何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有较强的自尊心,都渴望自己在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是最棒的,一旦失去了自尊心,学习就会很被动,好多小学生因此还没来得及表现就沦为了“差生”。记得有一次利用课堂竞选数学科代表。有了竞选“数学科代表”的刺激,很多孩子都表现得非常积极,通过一系列的评比,評出了“数学科代表”,新任科代表高兴得手舞足蹈,而原任科代表却满脸沮丧。像这样把一个人的高兴建立在另一个人的痛苦中还算得上好的评价吗?为何不改成评选“每周一星”“每月一星”等呢?这样就可以保护好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自以为很成功的一次激励活动,却没有注意到其中的细节,反而弄巧成拙,事后还得做补救工作。
小学生的课堂其实有很多比中学生还要复杂的情况,处理得不好,可能真的会贻误学生的一生。“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应留心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在细节上多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灿烂、阳光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