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摘要: 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多样化,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注意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教好语文,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的教法和学生学的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多样化,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削弱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以下几点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1.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教完《伶官传序》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说:“这篇文章已经学完,我现在要检测一下谁对这篇文章研究得最透,这个问题吗……”我故意停了一下。学生急了,纷纷问:“什么题目?”在学生的催促下,我把题目投影出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结尾以问句结束有何作用?
题目一提出,学生有的读书,有的讨论,课堂热闹极了。很快学生便踊跃发言。有的说:“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的治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还有人争辩道:“觉得不仅仅是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我也告诫后人要吸取教训。”
可见热闹的课堂是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结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式教学
现代教学方法一般认为教学任务包括三個方面: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这种高度概括的教学任务对选择教学方法具有方向性的意义。语文教学方法的特征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内容决定的,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起作用的是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充分顾及具体教学目标的规定。对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应注意它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实践性和迁移性,不能只用一种教学方法。
比如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防止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既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又不放任自流。能在学生的“内在动力”上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教师地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精神。
比如讲授法教学。讲授法信息量大,灵活性大,适应性强,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三项职能。对一些难度大的内容,如果用其他教学方法,比较耗时,而用讲授法,就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论证、描述、设疑、解疑等教学语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我们在教《逍遥游》这类文章时最好用讲授法。
比如因材施教教学。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要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要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表明了现代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忽视劳动职业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生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被社会所淘汰。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从教师处联系社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4.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绝对不是忽略老师的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由课文选材到社会的实际联系对于学生的认知具有极强的意义,比如教学《背影》一文,在学生探究时,我进行了这样的指导:(1)《背影》的内容是写父亲。儿子写父亲,可以入文的自然很多,但作者只“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要”;“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父子在南京耽搁了一天多时间,其间定有许多经历,但文章只写了“一个瞬间的父亲的背影”。可见这里选材的标准是:“凡是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要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父亲的背影有关系。”(2)“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在文章中有两处叙述,皆是作者目睹:一回在父亲去买橘子,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一回在父亲下车走去,混入来往的人群里头的时候。前一回,作者“把父亲的背影描写得很仔细”,“是依照当时眼见的写出来”的;后一回,作者却只写了“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一句。这里选材的原则是:能突出以直观描绘“父亲的背影”的地方,就应该不厌其详、细致入微地写;不能以直观描绘(父亲的背影已经“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的地方,就绝不妄加虚构。
全文记父亲说的话只有五处,都十分简单。按理说,在“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的境遇里,在父子难分难舍的离情中,交谈、告诫、嘱咐,自是不少,为何作者只记了这极普通极简短的几句呢?仔细审析,可以看出文章在这里选材的标准是:只记叙可以表现“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的话语,使读者“读到这几句话,不但感到了这些意思,还仿佛听见了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
所以说,无论是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学法的指导实践,抑或是学法运用中的方法指导及教法指导下学法运用,都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附教法于学法之表,两者是统一的。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揭示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特殊运动规律,反映了教法有其自身的特色,渗透着学法指导的因素,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不可分。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它将不断推动教学方法的完善与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定教学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