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绿琦 肖毅
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优化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积极打造高职院校品牌专业,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随后, 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专业群建设在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中逐渐展开。
文科高职专业群的内涵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目标的提出,国内对专业群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专业群内涵的阐述较多,概括起来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专业群必须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的前景及产业链情况进行建设;第二,同本科教育建立学科群不同,专业群建设并非以学科为分类依据,它可以跨学科、跨大类专业进行集群建设;第三,专业群建设必须以各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专业建设基础、支撑专业群建设的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设施等为基础。
因此,文科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是各文科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出来的,面向第三产业,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及专业建设基础,以培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从事基层社会公共事业工作的管理人才和社会公共服务工作的服务型人才为目标,以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为核心,以相近、相关专业为支撑,对应产业链、职业岗位群建立起来的资源共享的若干专业集群。
文科高职专业群建设实践探索
1.建设背景
地方需求旺盛。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数量近2,000万。改革开放30年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新需求和对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新要求,2009年,北京发布了《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加快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特别强调健全社会管理与公共事业工作队伍,坚持职业培训和专业教育并重,全面提升社会管理与公共事业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支持首都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向社会建设相关方面倾斜。
结构性需求突出。随着北京市社会管理与公共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来人才需求激增。仅2010年,社会基层岗位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需求量为17万多,增长比重为13.51%,而求职人数仅为5万人左右,缺口达12万多人;从人才构成看,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类人才的需求比重较大,2010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量为8万多人,求职人数为6万人左右,缺口达2万多人,供需矛盾突出,供不应求。
供给优势凸显。截至2010年,北京市开设社会管理与公共事业专业的各类院校共18所。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定位于培养面向世界的全国高端管理咨询人才和研究型人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定位于培养经济管理型人才,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等在专业上强调教育管理,北京中医药大学定位于培养公共健康和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是其中唯一的高等职业院校,是立足首都、面向基层、培养职业型社会管理与公共事业人才的教育机构。在社会公共事业人才培养链上,学院是“接地气”的环节,承担着面向一般公众、服务一线基层的社会公共事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致力于“致用”。
2.建设原则
围绕事业链,凝聚专业。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的十大重点工程,也是未来长期发展的必然路径和重点,是发展中的“朝阳事业”。社会公共事业是个系统工程,事业链面向不同群体,从婴幼儿、到青少年、再到老年;基本任务多元,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内容,从法律规范的实施运行、到整合社会资源化解矛盾、到发动个体力量加强整合等。建立与事业链相一致的专业群,是培养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必然路径。
围绕职业岗位群,统筹专业。社会公共事业专业群的构建考虑到职业群和岗位的设置背景,针对该行业一系列相关的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社区法律工作者、社区青少年工作者、社区老年工作者、社区学前教育工作者等),满足相关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并尽可能多地覆盖行业岗位群,为社会公共事业行业提供全面的、立体化的、高层次应用人才服务。
“一员多能、一岗多责”是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事业岗位特征的贴切描述:一个职员的服务对象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一个岗位需要应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的层次。相比而言,社会公共事业职业操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决定了该职业类人才在知识复合性、技能宽适性、素质多元性和发展可持续性上要突出,单一专业训练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实际工作岗位对人才复合性的需要,因此,优化专业,以群带点,形成具有复合互补态势的专业群是社会管理和公共事业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围绕学科基础,联合专业。在人才结构上,社会公共事业类专业有鲜明的复合性和宽适性特征。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是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在较高层次上的交叉、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其人才培养更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专业特色明显和应用性强。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群带点的专业建设思路是社会公共事业学科内在本质的反映和必然要求。
3.建设思路
在建设思路上,社会公共事业专业群以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为依托,突出群体共性,重视人文精神培养,强化群内渗透,通过软实力建设促进硬实力发展,逐步构建“交叉渗透”“由分到合”“有分有合”的专业群建设模式。
为此,在结构上,专业群坚持以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为龙头,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基体,以学前教育和老年社工为两翼,以心理咨询和法律事务专业为支撑,以电子政务专业为加速基板,形成“头体两翼两支点”的专业群建设建构,助推群内软实力建设。
在功能上,专业群突出群体共性,凸显专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强化对基层和社区管理与公共事业所需要的共性知识、通用技能和公共素质的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为整个专业群培养熟练的电子公务能力提供支持,青少年工作和社会工作可为专业群提供社会工作和公共事业知识能力训练,法律和心理咨询为专业群提供法制和人文知识与技能。
在内涵上,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突出人文素养提升。与其他专业服务对象不同,社会公共事业专业群各专业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从婴儿、儿童、青年到老人各类人群,因此,各专业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领域内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重视以下三方面训练,即在文化素质方面,重视对学生文艺、思想、音乐、体育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行为养成方面,重视在富有人文视野和人文关怀职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公德与服务意识方面,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宣传教育、志愿者活动,加深对社会公共事业专业较为广泛的理解、职业认同及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在人才培养上,强化群内渗透,加强群内课程、师资和资源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群内各专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机制,以此培养熟悉法律的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熟悉社工和心理的法律基层工作者,熟悉电子政务、法律和心理的社会工作者,熟悉法律和社会工作的基层电子政务工作者。这使得基层社会公共事业工作人才的专业化和技术化能力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多元性,提升了社会基层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水平,实现北京市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一岗多责,一员多能”的目标。
4.建设成效
催生“互惠共生”的专业群制度文化。在建设过程中,社会公共事业专业群陆续将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社会工作、法律事务等7个专业融合在一起,虽然岗位接近、学科相似,但不同专业本身的历史积累、运行制度和专业文化各有特色。为此,专业群首先从制度建设入手,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全面管理项目建设事宜;领导制定项目发展规划;保障规划实施。还建立了由专业群顾问、专业群带头人、群内系主任和本专业群内专业带头人和校外专家组成的专业群建设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项目发展规划、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指导意见;负责评估项目实施情况;为人才引进提供专家咨询等。并建立了专业群召集人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专业群建设重要事宜。同时,专业群重构了互补性群内文化。建群后,各专业在继承已有个性特色专业文化的基础上,在相互交融、碰撞过程中,打破条块分割,增进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深入推进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打造复合交叉的专业群教学团队。通过对专业群内各重点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推进群内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贯穿于教学、实训各环节,为各专业教学改革奠定强有力的人员保障。首先,分专业建团队,突出特色;以重点专业为突破口,打造北京市、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其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复合型技能的培养,聘任行业企业专家骨干,组建跨专业、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同时,从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社会服务等多个层面建设团队,形成专业群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和社会服务团队,多层次建团,渗透融合。并通过社会实践、交叉挂职等形式,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渐打造出一个技能多元、专业交叉的专业群师资团队。
共建综合性专业群实训基地。社会公共事业专业群在坚持多年开展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各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核心技能,并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积极建设综合性实训基地,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专业群根据学生公共技能、专业技能实训的需要,倾力打造院内外实训平台。首先,整合院内实训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专业群公共技能实训平台;其次,打造以北京市社工委为依托,社会、社区实训基地为基础,综合性、专业性相配套的校外实训基地体系,形成一批稳定的专业群实训基地,使群内专业学生能进行专业实训,教师能挂职锻炼,行业、企业专家能进行课堂教学与指导。
提升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专业群利用群内师资和实训条件方面的优势,加强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提高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以社会服务软实力提升来促进专业群办学硬实力发展的模式。专业群通过教师、学生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服务及学院文化带入社区,影响并服务社区发展。同时面向社区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从而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和整体工作水平。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将社会需求、社区事务、社会课题、社区文化带回学院,改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院与社会、社区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丰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学院文化。由此,形成文科高职人才培养与地区社会发展互利共赢的“北青—社工”模式,探索出专业群和景山街道共建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模式。专业群通过团体作战,以课程建设促进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以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了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有机统一。
经验与反思
专业群建设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各院校首先要因地制宜,以原有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有稳定基础的长线专业,调整优化发展困难的专业,在已有专业、相关学科基础上延伸、扩展新专业,以形成合力,提升专业群竞争力;其次要以互惠共生的制度文化保障为基础,科学规划,有效管理。“互惠共生”是建立专业群的基础,也是构建专业群的目标,因此,群内各专业应在实现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程体系等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上重视内涵发展,发挥特色,突出共性,强化群内渗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专业群建设应适应需求,与时俱进。专业群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才培养身上,培养什么人最终必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因此,专业群建设应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把脉地方产业结构变化及经济发展趋势,了解各行业的就业现状和人才需求变化,以便科学地规划专业群建设方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从而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需求相一致的专业群。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梁绿琦系该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