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平
荀子說:“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个人立身之本,国家治理之策。礼仪文化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又深蕴着美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我校地处珠江三角洲中西部,毗邻港澳,这里制造业发达,外来民工子弟借读情况较普遍,由于地区差异、家长管教不到位等,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低,虽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但“生而同族,长而异声”,所以要他们和平共处,互帮互学也并不是易事。我发现学生对礼仪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心想这应该是一条建设和谐校园有效可行的德育途径。所以我们决定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从懂礼仪、讲诚信、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起逐步提高道德修养。2009年秋季在我的主持下,学校组建了以德育校长、政教主任、德育骨干为成员的德育研究小组,开展为期三年的礼仪教育探索之路。经过不断的摸索,积累和实践,学校的礼仪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学生遵纪守法,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校园和谐稳定,学校被评为市文明礼仪暨日常行为规范标兵单位。我对礼仪教育的开展有了如下的认识。
1 课堂教育是礼仪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是育人的主要场所,在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中,学校的作用无可替代,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组织德育工作者编写相关教材,把文明礼仪教育有机渗透到各个学科。
在礼仪课教学中,我们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系统地讲解适合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的礼仪常识如举止、谈吐、服饰、社交、家庭、公共、餐饮等礼仪,并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实践。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几乎每一部分都渗透着美育、德育和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如举止、谈吐、社交礼仪,培养学生拥有端庄优雅的举止,文明礼貌的谈吐和善于交往的能力,言谈举止给人以美感,掌握了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分寸与艺术,也便拥有了一份大方与自信。服饰礼仪教育学生穿着打扮以和谐为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让他们懂得学生时期着装以大方自然为美,追求名牌奇装异服,留奇特发型、浓装艳抹、珠光宝气与学生身份年龄都不和谐,所以不给人以美感。社交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友爱合作意识,家庭礼仪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通过主题班会或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体验,使荣辱观念、文明礼仪入耳、入脑、入心,让学生从小明是非、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令我最难忘的是2009年秋季的一节校级主题评优课,班主任邀请了部分家长与会参加“爸爸妈妈,我要对您说”和“孩子,我要对您说”这个互动环节,设计这环节本意是让家长、学生联系日常生活情景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但在互动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一对母女当场相拥而泣。究竟何事呢?原来她们是一个离异家庭,母亲长期经商在外,极少回家,除了经济上满足孩子外,根本无暇照顾她的学习生活,由于缺乏沟通,久而久之,母女间变得无话可说,最后导致不瞅不睬。意想不到的,一次主题班会竟能让有着深重隔阂的母女拉近,解开了心结。会后,学校领导找家长谈心,就家庭教育进行了探讨交流,提出了建议。不久这家长就向老师报喜,她们母女互相理解、关系融洽了。
2 随机教育是礼仪教育的最好契机
礼仪教育除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外,还需抓好随机教育。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上课时间所占比例是很有限的,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属于游戏、体育锻炼、户外活动、进餐等等,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良机。只要教师善于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学生进行随机教育,把品德教育渗透到每个活动环节里,并运用得当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除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外,日常中进行随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我们的老师做得很好,就师生见面打招呼的礼节,老师们除了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还向那些不主动打招呼的同学“索取”招呼。这样一来,这种友善之举,既打破了师生间隔阂,又加强了师生间沟通,消除了学生思想的顾虑,学生主动打招呼形成风气,走进校园让人有一种热情亲切的感觉。
3 课外实践活动是礼仪教育的最好手段
利用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及对集体活动的热情和投入,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意识的形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选择注意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学生身边的小事说起。要针对学生整体的道德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活动,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结合礼仪课教学内容,我们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班团队活动、“大课间”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学校紧密结合班团队、综合实践活动和国家重大节日,有计划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强化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积极探索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实施值周班级管理等制度,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巩固掌握了电话礼仪、接待礼仪、谈吐礼仪等知识,给学生创造了劳动锻炼、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结合举止礼仪、服饰礼仪、谈吐礼仪举办校园艺术节,开展主题演讲比赛、“文明礼仪手抄报黑板报”评比等活动。这些活动由礼仪科代表、班干部同学组织,尽量让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同学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有舞蹈、相声、小品、歌曲、器乐演奏等丰富多彩。有相当多的学生从未当众讲过话,从未参加过文艺演出,但礼仪课给了他们锻炼的机会,不管成功与失败,哪怕是走上台去胆怯激动得说不出话,他们也已经突破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敢于向过去的自己挑战。
4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是礼仪教育最有机结合
一是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二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适时与社区、相关部门、单位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接受教育和锻炼。三是发挥家庭在孩子品德养成教育首要作用。家庭是孩子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子女留下很深的印象,堪称为表率,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就是家长。家长不仅要以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给孩子做表率,更要在家庭教育中着重解决孩子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问题。考虑到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教育水平各有所异,故此学校要给予家长们适当的帮助,可通过启动家长学校专题网页、家长培训、发送平台信息、印发资料等形式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提高教育效果。四是注重社区的教育作用。社区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在文明礼仪教育工作中,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工作。通过与社区联合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方式,对家庭教育实施有效指导。同时依托社区各种阵地及各类活动场所,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组织开展各种富有特色的校外活动,使社区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乐园。
5 学校人文环境建设是礼仪教育的良好氛围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明的直接体现。要建设良好的学风,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正确的学习目的,得先酿造良好的教风。教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品德水平,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必须引导广大教师注重品德修养,追求学术创新和节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项目,广泛宣传教师典型,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还要打造良好的政风。学校政风包括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学校的政风如何,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德育水平。同时要发挥校园文化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做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要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引导学生在一个文明和谐的环境中,逐渐形成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抵制低级趣味的崇高人生境界。
6 科学评价体系是礼仪教育成果的体现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以正面评价为主的激励评价机制。为此,根据礼仪校本教材的内容,由政教处、团委会以及值日教师、值周学生干部等组成的检查组每天对学生在按时上学、卫生保洁、课间纪律、集会做操出队等各方面的文明礼仪表现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学校五项评比,每周评出“文明班级”和“礼仪之星”,并颁发流动红旗和证书。学期末,学校通过综合评价,评选出年度文明班级和学校礼仪之星。学校还在宣传橱窗设立了“礼仪之星展示台”,将评出的“年度礼貌之星”的照片张贴在展示台上,树立班级学礼、懂礼、行礼的典型。现在“礼仪之星”系列评选活动已经成为我校一项制度化和常规化的德育工作,人人争当“礼仪之星”正成为学校一种靓丽的校园文化。
7 结语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社会责任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的积极的影响。但我们知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所以,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必须坚定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信念,努力做好工作,为提高广大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理念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