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三步走”

2012-04-29 00:44吴敬琏
新经济导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三步走总体规划经济体制

吴敬琏

十八大以后,改革似乎在整个社会升温。从领导到大众对于今后的改革推进,都有很强的期待。但是我们现在第一步走出去之后,第二步、第三步怎么走,就变成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光是提出目标或者提出推进改革的口号,甚至下了这样的决心,还是不够的。我比照上一次大的转折,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改革大推进,大概整体配套改革要走三步,我们现在仅仅走了第一步。

第一步就是所谓目标模式的确定。现在说法叫“顶层设计”。

第二步是制定各方面改革的方案设计。根据各方面改革把它们之间的配套互动关系做出一个总体规划,或者叫做行动的纲领。

第三步就是实施这个行动纲领。打破阻力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

选择目标

从上一次90年代初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末期,甚至到21世纪初期的这一次大推进来看,前面两步都是做了相当深入的扎实的准备,所以,从1994年开始,这个改革从20世纪末期把市场经济的框架初步建立了起来。

那一次改革大推进的发起人是邓小平。在1990年12月在中央全会开会以前,他和主要领导人谈话里面提到了我们应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1年2月,在和朱镕基的谈话里面再一次提出。在他两次提醒以后,并没有马上就形成共识,而是出现了大家所知道的“皇甫平”事件,就是上海周瑞金和其他几位同志根据邓小平的意见写了四篇文章,提出要推进改革,但是马上受到另外一种力量的反击,于是展开了一场到底是计划经济为主、还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场大争论。

这个争论中主流的媒体当时表现的是一种保守的倾向,但是支持改革的领导人和学术界、企业界、政界的许多支持改革的人们,就潜心进行研究:到底我们要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研究和讨论到了高潮就是1991年10月到12月,江泽民总书记召集了11次讨论会,着重讨论怎么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参加这个讨论会的经济学家里面,几乎一致认为要建立市场经济。这次讨论会后,中央领导又征求了其他一些主要领导人的意见。到1992年6月9日准备十四大时,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里面就说,现在对于我们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他自己倾向于把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对市场经济的特性做了解释。大致上是讲了两点,一个就是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另外一点市场经济这个制度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个讲话以后,党的高层没有反对意见。在向邓小平报告之后,决定在10月召开的十四次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为我们改革的目标。这样就把目标模式确定下来了。现在我们把它叫做“顶层设计”了。

重启议程

在十四大确定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口号上,又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工作,参加这个研究的人数更多了,才在1993年11月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制定了一个当时叫做总体规划,或者也叫做行动纲领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一共50条。

这个“50条”其实是一个总体的规划。比如说财税、金融,当时主要是银行、国企、社会保障体系、外汇管理体制等重点方面的改革,而且规定了它们之间的配套,以及时间顺序和配套关系。从1994年开始就执行这个总体规划,执行过程中也有一些小的调整。后来就是在1997年十五大上又提出怎么改造,叫做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应该做什么样的改革,特别是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布局调整。

由于在该总体规划下执行了这些改革的方案,我们就能在20世纪末期宣布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正是我们中国经济能够崛起的制度基础。和这个相对比来说,看来我们现在就是需要进行第二步了。现在我们正在讨论,十八大做出非常重要的决定,符合十八大前大众的期望。

那么大众对十八大的期望是什么?就是重启改革议程,启动我们改革的再出发。所以这个应该说是第一步,就是确定顶层设计的目标。既然1992年十四大已经确定了这个目标模式,也就是说确定了顶层设计,为什么又会提出要重启改革议程,又要来讨论顶层设计呢?这个原因是,大致上在21世纪以后,出现了新的争论、新的不同意见,我把它叫做有另外一种顶层设计出现了。我们20世纪建立起来这个体制,它一方面打开了市场经济、市场制度起作用的空间;它另外一方面又存在很多旧体制,就是命令经济或者是统制经济的遗传。

做出决断

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认识到了我们的体制还很不完善,还存在很多旧体制的遗传,所以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这个决议来看,我们生产力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体制性的障碍,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过,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执行,现在看起来不尽如人意。双重体制的存在,使得有些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矛盾日益尖锐。

而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就出现了认知问题。有的认为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对,它造成了腐败两极分化云云。按照这种意见的支持者,他们的想法就是应该走向另外一个方向,就是要强化政府,强化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这种趋势显得愈演愈烈,以至于一年以前可能到了最严重的地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倾向?有不同的说法,有人把它叫做国家资本主义;有人按照我们东亚国家转型的讨论提出来,叫做威权主义的发展模式;或者有的人说得更严重一些,说这种趋势是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趋势。于是就出现了两个顶层设计之间的争论。

所以人们期盼十八大能对这个争论做一个决断,明确我们到底向哪个方向走。现在看来,十八大明确了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十八大重申我们要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这样就把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到执政党的议事日程上来了,所以说第一步已经走出去了。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猜你喜欢
三步走总体规划经济体制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中国创新“三步走”令人着迷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加强宏观领导 制订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