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王涛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县南部,区域构造背景属于陕北斜坡,对研究区进行精细地层划分,自上而下依次分为长61、长62、长63、长64四个亚组,分析了各亚组的顶面构造,整体上符合陕北斜坡的特征:平缓西倾单斜,局部发育微幅的典型鼻状构造。
1 岩石学特征
分析了研究区的薄片资料结合岩芯观察的结果,研究区长6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
(1)碎屑成分。研究区储层的碎屑成分主要有长石、石英、各种岩屑和云母。其中长石含量最高:32%~58%,平均48.80%;石英含量18%~27%,平均22.94%;岩屑基本都是沉积岩屑,含量3%~4%,平均3.21%;黑云母含量2%~10%,平均6.32%;都表现了研究区长6砂岩低成分成熟度的特征。
(2)填隙物成分。研究区长6砂岩中填隙物占19.7%,杂基中泥质占9.50%、绿泥石3.12%、黑云母2.13%,胶结物中方解石占2.73%、石英加大1.07%、长石加大1.15%。大量泥质杂基的存在表明:沉积时分选作用弱,没有经历再次改造,使得粒度不同的泥、砂能够混杂堆积,这正是不成熟砂岩的特征。
(3)结构特征。砂岩结构致密,颗粒分选性好~中等,以粉~细粒和细粒为主,其次为粉粒和细~中粒,主要粒径0.063mm~0.25mm,最大粒径1.22mm。颗粒以次棱~棱角状颗粒支撑,无杂基支撑,颗粒接觸方式为点~线状接触,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
2 物性特征
物性直接决定着储层的质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大小。根据研究区所做的岩心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统计,研究区长6油层孔隙度最大值18.5%,最小值0.77%,平均9.05%,主要分布区间6%~14%;渗透率最大值9.71mD,最小值0.002mD,平均值1.15mD,主要分布区间0.01mD~1mD,总体来看研究区长6储层具有特低孔、特低渗特征。
3 孔隙特征
(1)孔隙类型.研究区铸体薄片分析资料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的面孔率3.2%~16%,平均8.42%,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粒内孔为主,粒间孔占总孔隙的15.15%~92.86%,平均80.93%,粒内孔占总孔隙中的3.13%~28.89%,平均13.32%。
(2)孔隙大小。分析了研究区砂岩储层分析化验资料,以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储层分类的成果为依据[1],对本区储层孔隙和吼道进行了分类,本区长6砂岩主要孔径为10μm~50μm,平均28μm,属于小孔隙;喉道直径0.2~1.00μm,平均为0.5μm,属细~微细喉道。因此研究区长6储层属小孔~细喉型和小孔~微细喉型。
(3)孔喉结构。孔喉结构特征是指孔隙以及其间吼道的相互关系,包括他们的大小、形状及连通性。目前,研究孔喉结构最常用的是高压压汞法,分析了研究区高压压汞资料,研究区门槛压力0.12~1.82,平均0.77;中值压力1.57~22.38,平均8.48;中值孔喉半径0.03~0.47,平均0.16;歪度1.51~1.95,平均1.72;分选系数1.89~2.89,平均2.43;最大进汞82.47~93.51,平均86.50;退汞效率23.19~41.32,平均29.32。
4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1)碎屑组分对物性的影响。碎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是碎屑颗粒的粒间孔隙,本区的粒间孔隙平均占到了总孔隙的80.93%。粒间孔隙受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粒度和分选程度、排列方式和圆球度以及胶结物的性质和多少的控制比较明显。一般来说石英砂岩比长石砂岩物性好,粒度越粗、分选性越好,储层物性也越好;颗粒圆球度愈好,物性也愈好;胶结物使得储层物性变差,且影响比较复杂,研究区多为泥质胶结,与钙质、硅质、铁质等胶结形式相比,泥质胶结的储层相对较疏松,物性较好;胶结物越少,物性越好。
(2)沉积相对物性的影响。沉积环境是影响砂体的最基本因素,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砂体具有不同的特征,物性也不尽相同。对沉积相进行分析,本区长6油层是河控~湖泊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其次是河口坝,分流间湾物性最差。
(3)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沉积作用完成后,成岩作用成为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都使得砂岩孔隙变小或喉道变窄[2,3],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会使孔隙孔隙度变大,储层物性变好。
(4)储层分类评价。根据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等综合分析,依据赵靖舟等[4]的分类标准进行研究区储层的分类评价。
评价结果如下:长61储层物性最好,以Ⅱb类和Ⅲa类储层为主,次为Ⅲb类储层;长62次之,以Ⅲa类储层为主,次为Ⅲb类储层;长63较差,以Ⅲb类储层为主,次为Ⅳ类储层;长64最差,以Ⅳ类储层为主,次为Ⅲb类储层。
5 结论
(1)本区长6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泥质含量较高,颗粒以次棱~棱角状为主,定向排列,分选性好~中等,以粉~细粒和细粒为主,具有低的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的特点。
(2)本区长6油层孔隙度平均值9.05%,渗透率平均值1.15mD,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粒内孔为主,属于小孔隙类型储层,孔喉组合属小孔~细喉型和小孔~微细喉型。
(3)对本区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长61储层最好,其次是长62,长63较差,长64最差。
参考文献
[1] 庞军刚.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史家畔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 邵红梅,刘昭君,王成,等.松辽盆地北部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世界地质,2005,24(1):58~62.
[3] 朱国华.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石油天然气地质,1982,9(3):195~202.
[4] 赵靖舟,吴少波,武富礼.论低渗透储层的分类与评价标准—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7,19(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