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2012-04-29 01:33王雪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13期
关键词:离骚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王雪红

摘 要:一直以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都是以浪漫主义诗风开启者的面貌植根于人们心底的。他的作品,尤其是《离骚》,更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和杰作。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离骚》只是浪漫主义之作。事实上,它是把表现内容上的现实主义和创作方式上的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品。

关键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完美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a)-0194-01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素有“风”“骚”并称之说,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性诗作)。并且因它们分别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而闪耀着迷人的光芒,至今熠熠生辉。

然而,在屈原的作品,尤其在《离骚》中,我们更会深刻的感受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诗人屈原跋涉、挣扎其中的黑暗污浊的现实,以及在污浊的现实中诗人痛苦而又执着地上下求索的孤傲不群的身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骚》中具有丰富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富有强烈的现实性。它是表现内容上的现实主义和表达方式上的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之作,不能只片面地强调或忽略其中一个方面。

1 污浊的现实中不屈的抗争与追求

《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定信念与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情感;它虽是一首抒情诗,却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耀。

1.1 屈原的政治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对立

作为一个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反对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所谓:“循能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这也是屈原所谓的“美政”理想。正是这严重的对立,为屈原“美政“理想的实现设置了重重障碍,也最终导致了屈原只能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正是这些由奸佞之徒纠集起来的屈原的敌对势力,构成了屈原至死没有屈服的黑暗现实。

1.2 从《离骚》的内容分析其现实性

《离骚》的第一部分(从篇首到“岂余心之可惩”),诗人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楚王的昏庸,党人的偷乐,群小的贪婪,展示了楚国政治舞台的黑暗现实。

诗人从早年起就汲汲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并决心把一切都献给祖国的富强事业。但是诗人这一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愿望,却因为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招来重重的迫害和打击。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屈原所置身其中的楚国统治阶级内部奸邪当道、庸俗势利、黑暗污浊的现状以及令人窒息的浓重氛围。其中现实主义之特色表现得鲜明而突出。

离骚的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到篇末),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美政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斗争。描写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展现了他真实的心路历程。

这一部分内容虽然以色彩缤纷、波谲云诡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幻想的境界,但却真实生动地表现来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矛盾而痛苦的心理发展过程,留下了诗人在污浊现实中奋力挣扎的深深的印痕,同样表现了强烈而鲜明的现实主义因素。

2 高洁理想中的浪漫情怀

《离骚》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现实性,但在创作方式上,《离骚》却又表现出了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因而《离骚》更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浪漫主义之作。

2.1 作者由于社会现实刺激而迸发的激情和反抗现实的叛逆精神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他不是按照现实的本来样子去描写现实,而是更多的表现作者由于社会现实刺激而迸发出来的激情,表现作者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和反抗现实的叛逆精神。

《离骚》的前半部分,着重是诗人对自己的经历和遭遇的描写,但在表现方式上并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把自己生活上的经历和情感深化为一种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不可协调的斗争,以新奇的比喻,夸张的描写表现善与恶的崇高,恶与丑的龌龊,表现了光明与黑暗的势不两立,给人以正确的爱憎,激励人的心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完全采用了幻想的形式,虚构的意境,写出了他的深刻的内心世界。诗中用上天下地的描写,希望与失望的回旋反复,尽情地吐露了诗人的郁闷,表达了周围环境的黑暗和冰冷,表现了卓绝的战斗精神。

2.2 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的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

其次,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陈辞一段可见);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2.3 在残酷现实中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离骚》中自始至终贯串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更表现了以身殉理想的坚强意志。

《离骚》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异彩。诗人它所表现的是“伏清白以死直”,“九死而不悔”的刚毅不屈的精神;是探索,是苦苦地追求。

2.4 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王逸为《离骚》作序云:“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一媲于君……”。作为诗歌的象征手法,《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是一个复杂而巧妙地象征比喻系统,表达着作者追求内美,贤臣明君的渴慕等。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与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香草或比况当世贤德,或喻指古代贤人,随文见义。

另外,美人的意象,同样被赋予了鲜明的象征意义,或比喻君王(“恐美人之迟暮”),或是自喻(“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其实质是对一种理想的政治关系的借喻。

综上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屈原的《离骚》,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只强调它是浪漫主义之作,也不能偏执地只看到它的现实主义因素。一部《离骚》,真正地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篇。

参考文献

[1]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

[2] 于野.文学与生存.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12.

[3] 张崇琛,等.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3.

[4] 向阳.一口气读完.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8.

[5] 何怀远,贾歆,孙梦魁.四库精华·楚辞.远方出版社,2006,9.

[6]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猜你喜欢
离骚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解读《离骚》中屈原的思想斗争和心路历程
神性的转向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