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
如今,网络经济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会计模式。会计工作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向电算化会计,从而使审计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线索等基本要素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网络时代发展,审计理论与实务必须要有全面创新,实施审计信息化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必然。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触角越来越长、影响力越来越深,实现了书写电子化、信息传送数字化、支付手段现代化。在此基础上,财务管理系统逐渐向自动化、无纸化、数据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在财政监督和财务审计领域成为得心应手的“好帮手”,为审计过程、审计结果的信息公开提供了“阳光平台”,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金在网络上监督”向纵深开展。毋庸置疑,信息化将有利于打造阳光审计体系,促进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规范化呼唤信息化
为了规范审计工作,我国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矩可蹈,有史可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尤其是颁布了《审计法》以后,审计工作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轨道,从中央到省、市、县都设立了专门审计机构,乡镇以及国有、集体企业等也有了相应的内审组织和专(兼)职审计人员,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审计体制,建立了一整套富有成效的现代审计制度,初步形成了广覆盖的审计网络,为信息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审计发展历史看,我国审计经历了官计审计阶段、上计审计阶段、比部审计阶段、科道审计阶段。每一审计发展阶段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是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现行的审计制度也要为政治经济服务,也与我们目前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关。
目前,我国的特定时期是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因而审计制度和审计手段的发展也应和信息化紧密联系起来。从我国审计信息化来看,审计的发展与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化高速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审计人员如果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资格。这些都让我们认识到,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现实的需要,以及审计信息化在服务政治经济制度、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时代挑战的应对之道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使单位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单位与外部组织机构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财务管理系统搭上了信息化快车,财务审计工作方法和技术、审计信息的存储介质、审计范围等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审计人员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会计信息系统,而是由单位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所构成的复杂审计环境,传统审计工作及其方式方法面临巨大挑战。
审计评审和方式发生变化。随着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提高,财务软件的开发运用,会计系统人员构成由原来纯粹的会计专业人员,转变为由会计专业人员、计算机系统专家和网络管理人员组成。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需要,原来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某些事项现在可以分别由其他人员在终端机上直接完成,同时,网络会计、在线会计和电子商务接口的接入等因素,使得参与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的人员变得多样化、复杂化。由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会计及经济活动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采集,实现会计业务和信息披露的一体化处理,使得会计从事后静态核算转化为事中动态核算,网络会计、在线会计的产生为实施动态审计创造条件。
审计工作重点位移和界限模糊。在电子信息系统下,主数据库文件是凭证库,而明细账、总账和报表文件都由其生成,明细账、总账和报表的勾稽核对关系更加科学、严密和精确,不需要实施更多的核对程序来获取审计证据,这些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这样以来,就将审计人员从大量繁重的重复性复核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及与相关记账凭证之间的核对,加大对复核程序的分析力度,以便校验会计资料的客观规律性和检查各子系统程序设计的正确性。这些都是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工作重点发生位移的体现。电子商务下的虚拟公司、虚拟联合兼并、战略联盟的大量出现,打破了原来会计主体假设的活动范围,使本来就难以划分的会计服务和审计独立性关系更加复杂,审计独立性规范的注册会计师与客户间应予以回避的某些区域界限更加模糊。
封闭审计变为公开审计的需要。信息化将过去的封闭审计变为公开审计提供了条件,信息系统成为获取审计线索的重要来源,单位的会计信息随时可以通过授权获取,加快审计报告的形成速度,增强了审计报告的时效性、指导性和监督性。审计部门和人员依法或依规向被审单位及时、经常地提供审计管理建议,随时监控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有效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这是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业务工作方式由静态审计向动态审计的重大转变。由于信息系统记录了被审单位的大量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数据,审计人员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判断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并对其做出评价。
满足公众参与知情和有效监督。对于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恐怕没有职工不关注和关心,因为收入、支出等一切经营活动,都与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过去所谓审计,都是“事后诸葛亮”,该收的没收上来,不该支的却支了,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也无人对此负责,滞后审计变成了“马后炮”等等。事后审计虽然也有效,但职工没有参与权、知情权,对不合理的支出等无法监督,如果把事后审计变为事中审计,通过审计软件系统,将被审单位的总账、分类账、现金账以及应收应付账等都编入信息化程序,即可进行实时审计,从各种经济数据变化中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发现问题线索,进行跟踪,实时研判,有效监督,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职务犯罪。
如何搭乘信息快车
信息化是发展潮流,跟现代经济的融合还在进一步加深,因此,只有顺应潮流,尊重规律,才能利用信息化为其服务,发挥信息化在审计中的应有作用。
加强财审人员业务、新技术学习。做好审计业务是审计信息化的目的,审计信息化是做好审计业务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认识到审计信息化的最终归宿是为了服务于审计,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审计业务,对审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首先要不断加强审计理论学习,如果一个不懂金融知识的审计人员去银行审计,即使计算机技术再高明,在海量数据面前也只能是盲人摸象,把不准脉,点不中穴。其次要不断强化审计业务的实践,从实践中去学习审计业务,在实践中用技术来服务审计,用审计来检验技术。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审计业务的需求在发展,技术也在发展,像云技术、数据挖掘、模拟仿真、智能分析等新技术都会源源不断用到审计中来,因此,必须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尽快建立全国审计工作网络系统。利用已有的财务专用软件,嫁接信息技术,从审计业务流程、业务操作准则、计算机应用系统、业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结构入手,建立全国审计工作网络系统,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取证和证据评价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系统成为获取审计线索的重要来源。根据工作流程图,分析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业务工作的关键和薄弱环节,以确定审计方向和重点,也可以在全国“一张网”的基础上设立省、市、县局域网,使用审计软件、硬件的配置等,为被审单位相关数据的获取和转换提供服务。并逐步完善审计信息分类查询,方便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
确保审计信息化的审计安全。随着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提高和使用频率的增加,如果对计算机系统缺乏控制或控制不力,财务软件均有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一些未经授权的人员为了达到某些非法目的,或直接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篡改,或间接通过网络对电算化系统和电子商务数据进行不着痕迹的删改,如果财务人员做手脚或恶意为之,一般不易被察觉。电子商务活动的很多环节改变了审计证据的形成方式,也增加了审计线索取得的难度,这些情况无疑使被审单位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提高,因此,提高防火墙能力,增强审计信息的安全性,成为审计面临的新课题。
制订审计信息化相关规范条例。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不仅在相关内部控制方面缺乏经验,而且审计人员老龄化现象突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了解不多、使用方法不全,在许多制度建立方面还明显滞后,例如行业准入、人员考评、业务培训、操作流程、资源共享审计评判、安全管控等等。对重算、检查、核对、抽样、统计、推理、判断各个环节要融入信息化审计平台,都需要一套规章制度,条件成熟时争取尽快出台审计信息化规范条例,从而保证“电子警察”在审计工作中发挥最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