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中渗透健康教育初探

2012-04-29 00:08:35单景发
成才之路 2012年12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体育学生

单景发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学校体育应把体育课作为一种培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把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体育;健康教育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被列入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也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心理、生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课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生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能更好地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本文在分析如何提高学生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基础上,围绕如何把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同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参考。

一、健康意识提高的缺失

1. 健康知识贫乏

目前,学校普遍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知识贫乏。多数学生对现代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产生了身体无病就是健康的错误观点,忽略了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比如,部分学生为体育成绩而上体育课,平时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和各种形势的身体锻炼。这种心理障碍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学进度,而且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学校对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尚未统一,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健康教育自身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教学模式,因此导致多种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存在。

3. 对终身体育观念认识不足

学校体育只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运动队建设和运动成绩,不重视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效果和质量。对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缺乏深刻理解,忽视对终身体育教育的宣传和引导,使部分学生没有从体育锻炼中形成对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及习惯,忽略了体育锻炼的终身受益性。

二、把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1. 体育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途径

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的健康为目的,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由被动到主动的良好习惯。要明确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各项体育教育手段,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培养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达到终身受益的教育目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心理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教学内容要多样化、趣味化,做到内容丰富、教材新颖、教法灵活多变,以此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趣味多变的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轻松和谐中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教学的最佳效果。

2. 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目的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体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也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观点,“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充实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所以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健康意识为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身,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手段,保持健康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适应对当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性态度,以主动自觉的心理来维护自身的健康。终身体育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的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终身体育的必然结果。

3.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

当今世界正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优秀的人才必定要有健康的体魄。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科学的基础在于健康的身体。”学生的身体正处在健康发展时期,各级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我国在校学生约三亿人,体育能完成对全国总人口约占四分之一的人进行体育知识、技能、习惯和健康知识的培养。同时,能使学生自身身体强壮、健康,对走上工作岗位后体育锻炼、体育休闲娱乐、保健等终身体育活动产生积极影响,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相结合是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终身体育的健身、保健、娱乐性已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为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理念,应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运动的乐趣,以达到增强体质,获得运动知识、技能、健康知识的目的,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登高.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

出版社,2004.

[2]杨英.浅谈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J].大理

学院学报,2003(5).(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体育学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2016体育年
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现况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