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对待南迁回鹘的策略试析

2012-04-29 22:27袁志鹏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唐朝李德裕策略

袁志鹏

摘要:回鹘自有国以来,曾助唐一度收复长安,两复东京,剿灭史朝义,并助唐牵制吐蕃,是明以前中国北邻之最为亲善者。唐文宗开成五年秋,回鹘汗国因天灾人祸,部众分崩离析,除部分西迁外,主力部分南下投唐,如何处理南下的回鹘,唐廷内部意见不一,李德裕在对待南迁回鹘问题上,采取科学审慎、实事求是的态度,能够区别对待不同降者,策略灵活,维护了唐朝的根本利益,保证了边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回鹘人的利益。

关键词:李德裕;南迁回鹘;策略;唐朝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46-03

回鹘的南迁,是唐武宗朝的一件头等大事,如何处理南迁的回鹘,不仅关系到唐与回鹘后续关系的发展走向,更牵涉到唐北部边境的稳定问题,身为宰相的李德裕表现出超人的智慧与胆识,在处理南迁回鹘的问题上实行了一系列明智的措施,稳定了唐的北方边境。

开成五年(840)回鹘汗国内遭遇天灾人祸,可汗被杀,国内大乱,部众分崩离析,除部分西迁外,另有一支南下投唐,“可汗兄弟嗢没斯等及其相赤心、仆固、特勒那颉啜各率其众抵天德塞下,就杂虏贸易谷食,且求内附。”嗢没斯部约于开成五年九月抵达唐北部边防重镇天德军,他们的到来给唐朝的北方边境造成很大压力,使唐边将惊恐万分,同年十月,天德军使温德彝奏称:“回鹘溃兵侵逼西城,亘六十里,不见其后,边人以回鹘猥至,恐惧不安。”[1]唐廷诏令振武节度使刘沔屯云迦关以备之。

南来投唐的并非嗢没斯一部,紧随嗢没斯之后的另有“近可汗牙十三部,以特勤乌介为可汗,南来附汉”[2],《资治通鉴》卷246亦载,会昌元年(841)二月,“回鹘十三部近牙帐者立乌希特勒为乌介可汗,南保错子山。”

如何对待这支最早南迁的回鹘嗢没斯部落,天德军使田牟、监军韦仲平坚持认为;“回鹘叛将嗢没斯等侵逼塞下,吐谷浑、沙陀、党项皆世与为仇,请出兵驱逐。”会昌元年八月,唐廷召开御前会议商讨此事,朝臣多数主张按田牟所请行事,派兵击除,独李德裕认为:“回鹘屡建大功,今为邻国所破,部落离散,穷无所归,远依天子,无秋毫犯塞,奈何乘其困而击之!宜遣使者镇抚,运粮食以赐之。”对于用吐谷浑、沙陀、党项等族兵力驱逐回鹘的主张,李德裕同样加以驳斥:“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1]在李德裕的坚持下,唐廷以鸿胪卿张贾为巡边使,以察回鹘情况。在张贾未返还之时,武宗对嗢没斯的请降将信将疑,德裕劝说道:“朝中之人,臣不敢保,况敢保数千里外戎狄之心乎!然谓之(嗢没斯)叛将,则恐不可。若可汗在国,嗢没斯等率众而来,则于体固不可受。今闻其国败乱无主,将相逃散,或奔吐蕃,或奔葛逻禄,唯此一支远依大国。观其表辞,危迫恳切,岂可谓之叛将乎!况嗢没斯等自去年九月至天德,今年二月始立乌介,自无君臣之分。愿且诏河东、振武严兵保境以备之,俟其攻犯城镇,然后以武力驱除。或于吐谷浑等部中少有抄掠,听自仇报,亦未可助以官军。仍诏田牟、仲平毋得邀功生事,常令不失大信,怀柔得宜,彼虽戎狄,必知感恩。”[1]武宗于是诏令田牟约勒将士及吐谷浑、沙陀、党项等部落,毋要先犯回鹘,并以谷二万斛赈之,遣通事舍人苗缜赴嗢没斯部,访求太和公主下落,兼考察嗢没斯逆顺之情。

嗢没斯是真心降唐的,自开成五年(840)九月到达唐北方边境后,不扰边、不掠夺,缺乏粮食,就和吐谷浑、沙陀、党项等进行贸易,但其相赤心、仆固及特勤那颉啜则主张骚扰、掠夺唐边境,在天德军使田牟的帮助下,嗢没斯设法除掉了桀黠难知、企图谋犯唐边境的回鹘相赤心、仆固,特勤那颉啜收编赤心之众七千帐东走,后因擅掠唐边境,被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击败,降户分隶诸道,那颉啜则被乌介可汗获而杀之。嗢没斯的做法使唐朝彻底打消了对他的疑惑,李德裕在《异域归忠传序》中称赞道:“先是有赤心宰相桀傲乱常,颇为边患。嗢没斯于天德军使田牟,暴其罪状,枭首以徇,归大国,明也,带圣君,忠也,去乱邦,智也,执丑虏,义也,具此四类,是谓诚臣。”[3]会昌二年(842)四月,嗢没斯率其国特勒、宰相、尚书、将军凡十二人,大首领三十七人,骑士二千一百六十八人内附,唐廷授嗢没斯特进、检校工部尚书、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封怀化郡王,其酋帅也遍加戎秩,赐之金紫,各有封赏,又供应米五千斛,绢三千匹,供其部众兵马使用。六月,唐以嗢没斯部成立回鹘归义军,以嗢没斯为归义军使,并赐姓名李思忠,以右领军大将军、宁塞郡公受邪勿为归义军副使,赐姓名李宏顺,其他酋长皆有加封、改名、赐唐姓。

在李德裕的提倡下,唐廷在太原、云州、朔州等地挑选“空闲城垒”、“别造壮净屋舍”,以安置内附的回鹘将士的家口,“每月给米三斗”,并依照神策军诸城镇使的惯例,赏赐归义军牙旗两口、豹尾两对、“器杖并刀一副”、令于“太原节度使下拣新好者充赐”[4]。

同嗢没斯相比,乌介部的南下投唐毫无诚意,会昌元年(841)二月,乌介在未经唐批准、允许的情况下,自称可汗,并挟持太和公主,太和公主是唐宪宗之女,唐穆宗之妹,在回鹘都城被攻破之时,落入黠戛斯人手中,乌介在南下途中从黠戛斯人手中抢回了太和公主,以其要挟唐廷,向唐借天德城以居公主,并要求唐廷赐粮储牛羊,唐诏令金吾大将军王会等“往其牙宣慰”,“令放公主入朝”、并赐粟二万石[2],同年十一月,乌介又遣其相颉干迦斯上表,欲借振武城以居公主可汗,被唐廷拒绝,唐朝认为,借城一事,前代未有也,若欲求唐朝帮助,只能暂住在漠南,待太和公主返朝、唐廷了解回鹘的情形后,方可做出决定,但乌介不听,会昌二年,乌介可汗挟持太和公主至漠南,进入唐的云、朔之地,剽横水,杀掠甚众,转侧天德与振武之间,盗畜牧自如,针对回鹘乌介部的嚣张跋扈,李德裕先后撰《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赐回鹘可汗书》等,好言抚慰,劝其安辑离散部落,恢复旧有疆土,和唐朝保持和好,对借城一事则坚决不允许,并上奏朝廷增兵防守杷头峰及东、中受降城,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做好战争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对嗢没斯还是乌介部,李德裕都是首先劝谕其同唐保持和好,勿侵犯唐边境,劝阻唐边防将士克制,不许首先同回鹘交兵,只是当乌介确实做出侵犯唐边境的行为、杀掠唐黎民时,李德裕方主张武力剿灭乌介。

亲自部署反击乌介的战争。在反击乌介的战役中,身为宰相的李德裕当仁不让,亲自筹划方略、选拔将领,为最终剿灭乌介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会昌二年四月,天德都防御使田牟奏称:“回鹘侵扰不已,不俟朝旨,已出兵三千拒之。”李德裕认为,“田牟殊不知兵。戎狄长于野战,短于攻城。牟但应坚守以待诸道兵集,今全军出击,万一失利,城中空虚,何以自固!望亟遣中使止之。如已交锋,即诏云、朔、天德以来羌、浑各出兵奋击回鹘,凡所虏获,并令自取。回鹘羁旅二年,粮食乏绝,人心易动。宜诏田牟招诱降者,给粮转致太原,不可留于天德。嗢没斯情伪虽未可知,然要早加官赏。纵使不诚,亦足为反间。且欲奖其忠义,为讨伐之名,令远近诸蕃知但责可汗犯颜,非欲尽灭回鹘。石雄善战无敌,请以为天德都团练副使,佐田牟用兵。”[1]李德裕的具体方略是:田牟不知兵,不应出兵与乌介交战,应坚守城池,若田牟已出兵,应令云、朔、天德等地的党项、吐谷浑等共同进击,不可使田牟一人孤军奋战;田牟应尽量招诱降者,并给粮令降者赴太原,不可留于天德,李德裕的这一做法是防止回鹘诈降,里应外合,因为天德城小,兵力不足,将士只有一千人,杂务之人又居一半;对嗢没斯要尽快给予赏赐,为其他部族树立表率;石雄英勇善战,可以以其为天德都团练副使,辅助田牟用兵,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石雄大破乌介,消灭了回鹘主力,抢回了太和公主。同年八月,李德裕又上《论讨袭回鹘事宜状》,比较了唐军和回鹘的长短处,提出了以精锐骑兵夜袭回鹘营的大胆策略:“回鹘皆骑兵,长于野战,若在碛卤,难与交锋,虽良将精卒,无以制胜。臣比闻戎虏不解攻城,则知除马上驰突,其他并不惯习,臣料必无游奕伏道,又未会斫营。倘令石雄以义武马军一千骑,兼拣退浑一千骑,精选步卒,以为羽翼,衔枚夜袭,必易成功。”[5]后来石雄也正是以此策取得了大捷。此外,如任命刘沔为招抚回鹘使,以张仲武为东面招抚回鹘使,以李思忠(嗢没斯)为河西党项都将回鹘西南面招讨使,以太原为前线指挥中心,发吐谷浑、党项、沙陀蕃浑力量共击乌介,也出自李德裕的筹略。在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会昌三年正月,李德裕又上奏朝廷,认为应剿灭乌介余部,派兵拦截其归路,防止乌介逃入黑车子,彻底解决唐北方的边患。

讲究策略,灵活多样。早在回鹘南下之初、内部分裂尚未明显之时,李德裕就撰写《赐背叛回鹘敕书》,望其“禁戢师旅,勿为侵轶”,对唐朝边防将领,则劝其惜用兵、慎用兵,尽量不要惹是生非,不和回鹘发生冲突,同时还多次派人赴边,同倾向唐的嗢没斯部联系,了解回鹘动态,打探太和公主下落,对于真心归降的嗢没斯部,建议唐廷很快给予封赐,使嗢没斯感恩戴德,成为打击乌介的一支重要力量,因为嗢没斯部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二千六百余人,和乌介的“尚号十万”不可同日而语,但嗢没斯部毕竟长期生活于漠北,对回鹘的生活习俗、军事信息相当熟悉,这一点是唐朝边防将领无法比拟的。对于回鹘提出借天德、振武以居住的无理要求,唐则坚决予以拒绝,其他的要求如粮食、牛羊,则酌情考虑,既体现了唐朝的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了国威,又无损于唐朝的边疆利益。在具体的战役中,唐军则扬长避短,出其不意,集合各种可以利用的力量,一举取得了大捷,边疆威胁得以解除。

召开会议商讨对策,集思广益。汗国分裂、部众离散、主力南迁,尤其是乌介在唐北方边境的徘徊迁移、不时扰边的行为,是唐廷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处理这一重大边疆问题,关乎到唐北部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唐朝的根本利益,李德裕身为唐朝宰相,没有独断专行,而是充分发挥民主,听取各方意见,并驳斥了牛僧孺等人的错误言论。如有人认为唐边防将领“选将练卒,未甚得人”,李德裕驳斥道:“今缘边节镇,将下群守,谁人最不称职?文武班中,谁人堪任将帅?须直陈其事,不得泛言。”又有人云:“守御要害,未甚有备,掎角之设不相应,辅车之谋不相依。”李德裕则曰:“今何处置兵,即为要害,何处加备,即为相应,并须指言去处。”又如牛僧孺认为,对付乌介扰边的办法就是“来则驱逐,去亦勿进”,李德裕则认为,“来则驱逐,去亦勿进”、“如此相守,何时得了?军粮日有所费,边境终无安宁。”“(对于乌介的扰边)边将不闻有攻守之术上闻朝廷,则将略可知也。又诸道征兵,其数不少,乌合之众,号令不齐。又近者回鹘攻劫云州,渐入内地,节级城守,莫能式遏,亦未见邻近堡栅首尾救援者。”按牛僧孺对待乌介扰边的策略和维州事变中的主张如出一辙,都是简单的、未战先怯的,牛僧孺认为,在乌介扰边面前,边将没有什么谋略,所征诸道兵多为乌合之众,不堪攻战,唐军内部矛盾重重,互相勾心斗角,一言以蔽之,唐军无法也无力同回鹘一战,李德裕的看法则是:“所征戍兵,只令守备,都未有攻讨之意。昨者回鹘迫于饥困,至云州劫夺牛羊,已为侵暴事,须与城栅斗敌,兵法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便云莫能式遏,亦似过诬。堡栅既无重兵,合须自守,令其首尾救援,亦是虚谈。自古所云乌合之众,皆谓临时召募,未经训习,如韩信驱市人而战,即是乌合。陈许、湽青等兵,并是节制之师,久经战伐,但令一处指挥,自然号令齐一,固不可谓之乌合。”[5] 通过廷议,明白了是非曲直,统一了唐廷内部的思想,坚定了唐朝君臣武力讨伐回鹘的决心。

严禁滥杀无辜,优待回鹘降者。除主张封赏嗢没斯部外,回鹘南迁之时,每有回鹘投降及捉得十人、五人,守将问明情况后即加杀害,李德裕认为,“伏以回鹘穷困,情亦可怜,屡有杀伤,恐伤仁化。望付翰林赐田牟、仲武诏,前后更有此类,便递送至太原,令配在诸州安置,稍为允惬。”[5]

李德裕在对待南迁回鹘的问题上,决策果断、策略灵活,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问题,维护了唐朝的根本利益,保护了边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回鹘人的利益,李德裕无疑是唐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6[M].北京:中华书局,1956:7947-7961.

[2]刘昫.旧唐书:卷155(回纥传),卷18上(武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588-5213.

[3]岑仲勉.李德裕《会昌伐叛集》编证上[C].岑仲勉史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386-387.

[4]李德裕.请赐嗢没斯枪旗状[G]//载董诰.全唐文:卷70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205.

[5]傅璇琮.李德裕年谱[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7-335.

[责任编辑 王玉妹]

猜你喜欢
唐朝李德裕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大咖衰
刚者李德裕
唐朝休闲文化对后世影响几何
谈我演《名相李德裕》
唐朝三省制浅析
信安王祎传小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