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看邓小平理论的价值

2012-04-29 21:54白爱霞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发展

白爱霞

摘要: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邓小平理论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不断与中国的新的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的台阶,同时邓小平理论也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呈现出了新的气象。邓小平理论在回应时代的挑战中不断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发展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21-02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邓小平理论高瞻远瞩,在国际形势日趋一体化的进程中,紧紧抓住时代潮流,为中国跨入新世纪指明了方向。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面临新时代的新情况,邓小平科学地分析了世界形势和特征:“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或者说发展问题。”[1]并且“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正确判断,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发展方向。“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对生产力的发展任务;邓小平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有着深刻的认识,“正在世界范围兴起新技术革命,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吸收当代新科技成就,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的更加强的能力。因此,改革的需要更为迫切。”[2]“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接轨架起了桥梁,新技术革命正在越来越强劲地推动经济全球化,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发展并最终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就必须要实行改革开放,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不开放不仅不能抓住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而且将被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浪潮所淹没。“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1]。邓小平理论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进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不断发展的中国实际情况同世界形势相联系,打破了过去对社会主义认知模式的僵化认识,大胆地进行改革开放,在新形势下寻求中国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道路,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当前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基础[3]。

二、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的价值贡献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根本所在。在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邓小平理论从各个层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航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揭示社会主义的内涵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上深刻阐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为中国共产党从理想的社会主义向现实的社会主义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依然发展缓慢,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没有较大改善,这种形势,迫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重视“从理念的、理想的社会主义转向现实的社会主义,必须正视我们在几十年内建了起来的社会主义存在的弊端”[4]。鉴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国内的形势,首先就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并没有详细的规定,社会主义的路需要各国去摸索,“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想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因而,搞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探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状况进行的定位,贫穷、落后都不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的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经过分阶段、长时期的努力,由此得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定。”[1]这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

在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基础上,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明晰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5]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就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5],所谓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从实际出发,这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向实践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就国际局势来看,冷战对峙格局已经被打破,世界向多极化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要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实行全面开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可以说,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的,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从社会主义本质角度深刻揭示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有“两个正确”:一是要对社会主义正确理解,二是要采取正确政策,在1992年春南巡讲话中,邓小平从更进一步的层面上精辟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给予透彻解答: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这个论断是邓小平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支点,它完全消除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种种偏颇以及拘泥于社会主义的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种种误解,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1]而社会主义本质论正是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出发,抓住中国当前时期的主要矛盾,指导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中国社会主义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伟大战略决策。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社会物质文化丰富了,才能逐渐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出发,重新认识了以往关于社会主义诸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真正为社会主义体制根本变革提供了根据,突破了以往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实行单一公有制的旧观念,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真正超越。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创新的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概括和哲学意义上的理论升华,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基本理论依据。

三、邓小平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有其独特的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国情,为党在新世纪的执政提供了依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今天,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三个代表”为向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战胜了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人民群众对党更加信赖和拥护。邓小平理论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不断与中国的新的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86.

[2]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341.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Z],2002.

[4]张乐岭.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探索[J].发展论坛,1997,(3).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182.[责任编辑 王玉妹]

猜你喜欢
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基于邓小平理论浅谈当今青年干部选拔观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对邓小平理论发展史前沿问题的研究——评高屹著《邓小平理论发展史》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