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

2012-04-29 18:01王文杰
时代金融 2012年17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办学职业

王文杰

【摘要】进入新世纪初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以传播、保存、创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根据中央确定的“共建、调整、联合、合并”八字方针,不断深化职教管理体制改革,重组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教育带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职业教育如何培养更多合格的专门人才,如何提高教育经济效益,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能否由潜在性转变为现实性,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试作论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效益马克思教育经济理论教育经济因素实现途径

经济效益,又称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费用与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其实质是对各项合乎预期目的的经济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其内涵与提高途径角度看,可分为潜在经济效益、资源配置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及管理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最显露、最直接的效益,可以用明晰的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计算,便于评价与考核。教育经济效益就是教育投入(教育投资)与教育产出(包括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果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成果)的比较,包括教育内部经济效益和教育外部经济效益两个部分。从其教育经济效益内涵来看,教育经济效益,是一地区教育或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教育投资的比较,即教育间接产出与教育投入的关系。衡量教育经济效益,首先需要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计算出间接产出,然后以此与教育成本相比较,来确定教育的经济效益。

一、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经济价值思想,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教育与生产力关系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理论及教育经济价值理论。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在《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手稿》等文章中论述教育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时,就确定无疑地发现了教育具有经济效益这一事实,同时还揭示了教育具有经济效益的原因。

(一)教育具有商品价值论

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的特性时指出:“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一种产生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一种能产生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价值的源泉”。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多次谈到人的劳动能力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把自身的价值产生出来,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新的价值。马克思指出,劳动能力之所以是生产的,是由于他的价值和他创造的价值之间有差别。教育会产生劳动能力,劳动能力会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新价值,所以,教育具有经济效益,单就某一个人讲,教育程度的高低和人的劳动能力的强弱不一定必然成正比的。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总体教育水平,就等于增加劳动者能量,增大劳动者本身价值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的差额,因此也就增加了社会财富。

(二)教育具有经济效益

马克思认为,从这个社会看,较高的劳动能力为社会提供的经济贡献,概括为在各种生产和服务工作中对社会劳动的节约。教育对经济的增长的促进作用,正是在于通过节约社会劳动,从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教育的成果——教育所产生的劳动能力——教育经济效用的表现形式相应也有两种:在非物质生产部门,教育成果的经济效用表现为节约经济资源,间接地有利于经济增长;在物质生产部门,教育成果的经济效用出表现为节约经济资源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物质财富,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教育经济效用的两种形式表明: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人的劳动能力的特殊性能发挥作用实现的。马克思抓住这个关键环节,科学地说明了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发展教育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条件,教育的经济效益来源于受教育者的劳动创造。教育的成果不是生产物质财富,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即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能力,受教育者所增加的劳动能力在其参加生产劳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转变为物质财富的增加,体现出教育的经济效益。

马克思的教育具有经济效益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基础上,给人们揭示了教育经济价值的真谛。这就是说,教育在经济增长中具有经济效益,实现教育经济效益的条件,是受教育者必须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新的价值,并且这种价值高于自身原有的价值,体现了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的来源不是直接来源于教育投入的经费和教育过程,而是来源于教育产品——受教育者劳动能力的提高。当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自身的价值时,就体现了教育的经济效益,二者之间的差额越大,教育的经济效益越大。

二、影响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

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来进行分析比较。

(一)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对职业教育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职业学校的投入,以及企业或个人对职业学校的捐赠投入等等。加大教育投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物质保证。1980年6月,国家发出了《高等学校建立学校基金和奖励制度实行办法》的通知,批准高等学校建立基金制度。这一制度的施行能够使与高等学校制度相近的职业学校大力兴办校办产业、开展科技开发以及后勤服务,使职业学校对内、对外投资渠道更加丰富和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对职业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二)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本

职教的学生培养成本是研究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有人要说,教育投入不就是学生培养成本吗?准确地说,不是。至少不完全是。例如:现行的职业学校财务制度和职业学校会计制度中的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尤其是大型购置和维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因为一次性投资可以多次参与教学业务活动,而且在若干年内被重复使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和使用价值不变。显然,把它一次性摊人当年的学生培养成本,就会造成教育成本的不均衡、不科学、不合理。应当提取折旧,逐年分摊成本。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学生培养成本不能单纯的以支出大或支出小来评定其优劣。由于职业教育所提供产品的具有特殊性,所以职业学生的培养成本应以职教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合理耗费来计算,这样进行的学生培养成本测算才是科学合理的。

(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上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现有的某些专业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专业,职业学校反而没有设置,或者设置的专业相对滞后。这对矛盾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

(四)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

在目前的形势下,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决不单单是一个记账、报账的会计工作,也不仅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尤其是职业学校的规模的不断壮大,其经济活动总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不断增强,经济活动内容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校内的经济责任制、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实施和落实不彻底。对外投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三、职业教育实现经济效益的途径

教育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和制约着一定的教育。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各方面的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其水平总是有限的。因此,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尽量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这是提高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投资使用效率高低,比较实在而又简明的综合指标是每生年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多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职业教育每生年均教育经费大大低于全国大学生年均教育经费支出。那么,职业教育从哪些途径降低学生培养成本,而取得教育投资较高的经济效率的途径:

(一)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要实现职业学校的科学发展,必须树立质量成本的观念,既追求质量,又讲求效益,实现规模、质量与效益的统一。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学校的规模,也就是学校的学生总数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另一个是指专业规模,就是各专业的学生数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学校的规模与成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规模影响着成本,从而成为影响办学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办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办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提高办学质量就是要满足培养对象身心发展需求,并将其培养成为符合“规格”的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就是要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就是要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办学效益是指学校通过为社会提供有效教育产品及服务所得到的经济和声誉等方面的回报。办学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就社会效益而言,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办学质量愈高,一般社会效益也会愈好。但就经济效益而言,从表面上看,提高办学质量与提高办学效益似乎是一对矛盾。提高办学质量需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较低的生师比,精良的实验设备,足够的校舍和设施,良好的校园环境。所有这些都需要增加经费投入,同时也意味着经济效益的降低。然而,经济效益与办学质量也具有统一性。其一,办学质量是学校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没有质量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就没有办学效益可言;其二,低劣的质量必然会造成学校的信誉和无形资源的损失,增加“质量成本”,降低办学的经济效益;其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可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进而可以扩大招生规模,形成良性循环,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办学规模、质量与办学效益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办学质量就没有办学效益。只讲办学质量,不讲办学效益,必然会产生教育资源的浪费,办学质量将难以为继;只讲办学效益,不讲办学质量,必将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下降,学校的发展就会出现大问题,最终只能是顾了眼前利益,丢了长远利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讲提高办学效益不能丢了质量因素,必须以提高办学质量为出发点,服务、服从于办学质量的提高。

(二)按照优化配置的原则,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所有职业学校始终追寻的目标之一。职业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较普遍的存在条块分割,规模偏小,学科专业重复设置,教育资源浪费的弊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首先采取措施调整专业设置,促进学科的渗透和融合,较好地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扩大了专业的规模,使教育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三)按照学校办“学”的原则,减少职业学校后勤负担,提高财力资源效率

职业学校积极贯彻中央省市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将学校后勤设施交与社全投资建设,吸引企业资金,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按市场经济要求和学校特点,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并将现有后勤制度按照高校运作模式从学校剥离,实行社会化管理,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又可以节约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从而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搞好教育管理。

(四)按专、兼、聘结合的原则,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率

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是社会主义各领域生产和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教育领域,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培养一定数量的学生活劳动的占用量或消耗量的降低。减少学校教职工人数,降低劳动的消耗,提高或增加教职工的学生培养数,是人力资源效率的根本标志。因此,教职工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员结构的合理化。即在保证学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教职员工的人数,使教职工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据有关资料,英国大学的师生比例是1∶8,美国是1∶17,日本是1∶19。总之,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师生比都在1∶15-20以上。据2000年数据统计,我国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17.8,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其结构较为合理。

(五)按照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根据社会实际,培养专门适应型人才是实现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社会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其服务的教育建立多学科、多层次的结构。在我国职业教育由于种种原因,一贯重理论轻实践,重设计轻工艺。在学科内部,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不成比例,这样就形成了一方面社会急需的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有些人才过剩的局面,结果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人才浪费是一切浪费中最大的浪费,实际上是教育资金的最大浪费。作为我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学校是科技大军的重要力量,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的任务,恰恰在于通过传授、继承和发展人类的生产技能和经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又通过受教育者现实的生产活动得以转化。职业教育针对社会需求,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灵活性,根据人才需求预测,制定事业发展计划,根据岗位人才素质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可以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就是社会上急需的适用的人才。一般来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以“适用对路”为特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培养和输送具有专门文化科技水平的劳动力大军来实现的,即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的,这样既提高了教育的内部经济效益,也提高了教育的外部经济效益。

总之,我国的职业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快速的发展轨道,“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1万人,高职招生近3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的在校生已经接近3000万人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规模的一半。政府每年拿出近180亿元用于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面达到90%”。过去5年间,我国职业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了3800万多名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全国中、高等职业学校校舍、教育经费、教学设备有了较大的改善。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办学效益明显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有了大改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2卷:241-242

[2]美国的学校规模与教育效益.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2(2)

[3]保永春.高等教育效益问题发凡.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4]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p90),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5]彭坤明,知识经济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办学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职业写作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我爱的职业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