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华
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师,应该重视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学习要有学习性、独立性,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改变传统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学习的方式,提倡学习要注意发现性、探究性、研究性,让学习的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如下方法。
一、激发兴趣,诱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动机,为学习活动提供内部动力。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导语激趣,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激趣,可以使用多媒体激趣,可以开展活动激趣,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激趣,也可以用鼓励、表扬来达到激趣的效果。通过这些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乐趣,富有生命活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动机。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学习。
二、变“教”为“导”,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即学生是认知和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指导”的作用。教师的责任,首先不在于“教”,而重在指导。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重视引导学生“会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纲要求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介绍该知识特征和学习方法(或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然后让学生自读材料,自思材料,筛选信息,加工归纳信息,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走下讲台,与学生打成一片,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因材施教,做好全体或个别学生的诱导、启发工作。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回归服务者的角色,为之提供适时的有效的帮助,疏导解疑,鼓励支持。教师备的不再是“教案”,而是“导案”,核心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是“相机诱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才能真正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三、搭建平台,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主体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摒弃那种以教师传授为主的单向剖析文本材料的做法,应将传授知识的课,改革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课,将教师的演讲课改革为师生互动的课,将读写分离讲练脱节的课改革为名副其实的读写训练课,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一座平台,让课堂成为师生平等对话、共同表演的大舞台。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品味语言,体验感情,领会语言表达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讨论这首诗好在哪里,或美在哪里,哪一句是自己最喜欢的,为什么,等等。学生自主思考后,教师可以开展生生、师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置于教材学习的情境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现、探究、研讨等认知活动,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不追求“唯一答案”。这样轻松、民主的学习情境,学生容易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够提高。
四、转换课堂教学方式,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参与中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以拓展,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课堂教学方式可作以下转变。
(1)变教师主观备课为师生共同备课。教师的备课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师生共同商讨课文的学习内容、要提取的信息、重点难点及教与学的方法等,让学生全程参与,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2)变单向传输式为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分享、交流各自的知识、体验。这不仅充实了课堂内容,而且常常会有新的灵感出现,从而师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一起收获,一起快乐成长。
(3)变教师问为学生问。教师所问有时非学生所疑,有时超出学生的水平,不切实际,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要把质疑的权利交回给学生,引导学生敢疑、善疑。如上《故乡》一课,教师可以先把《故乡》主题的几种不同看法列举出来,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在探讨中,学生对不同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提高。但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千万不要性急,要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在一个个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信心。
总之,作为教师,要认真落实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做自己课堂教学追求的方向。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强调“会学”,从而为学生的成才之路铺垫一个良好的根基。
(廉江市廉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