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2012-04-29 16:54许文光
考试周刊 2012年16期
关键词:历史教材教师

许文光

摘要: 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能使人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向,形成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有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方法

提起历史,人们的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当你每天读书、看报、听新闻的时候,你的心中早已打开了一本历史百科全书,为你提供着丰富的信息资料,帮助你正确理解每一件事情。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人类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这一切都是供我们利用的材料。但不少人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学科功效,产生了许多误解,在素质教育中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人不重视,甚至轻视历史教学。本文就是分析其原因,随后提出利用历史资源优势,搞好历史课教学的对策。

一、历史学作为一门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

历史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进行科学决策。但是这种道德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不像数理化等工具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这些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计算问题,简单的机械使用与维修,等等,容易让人看到它们的价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谚语就是人们重理轻文思想的折射。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选拔,招工和招公务员的考试,绝大多数不考查被选拔者的历史知识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在这种情况下,终日为升学而苦读的学生当然不会为这样一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科目而花费太多的时间,社会上的人也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这种不能创造现实的利润和价值的知识。

二、历史教学本身涉及国家政策导向、史学工作者、教材编者和历史教师等诸多方面。

就史学研究和史学工作者来看,许多史学研究“太细”,远离国计民生;不少史学文章和专著文句深奥难懂,只能在圈内流传,圈外无人理会,形同废纸。就教材的编写来说,当今中学历史教材比之以前几版是图文并茂了,但是围绕历史教育功能选材和中学各级教材层次区分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如选材狭窄、人物叙述缺乏立体感、回避热点问题等。自会考制度实行以来,历史教材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材编写越来越简单,只有基本线索和事件梗概,缺乏详细资料,而考试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试想学生没有充分地占有历史资料,怎能去分析历史问题,又怎能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呢?这种南辕北辙的教学与考试模式,怎能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发奋进取的求知意识呢?

三、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造成历史课学习的困难。

历史本就抽象,学历史就好比是下盲棋,没有几个人能搞得明白。如今学生中听不懂国际新闻,读不懂世界文学名著的大有人在,因为他们对世界的地名、人名识记不准,混淆不清,甚而不辨国别,不分时代,缺少了这个科学而便捷的工具,不死记硬背难道还有别的好方法吗?如在一次考试中,问:“《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的是(?摇?摇)。沙市?摇重庆?摇苏州?摇杭州”,学生有选苏州的,也有选杭州的,也有选沙市的,很明显他们是仅仅依靠记忆来做题的,书上写的是重庆,记住了就能选对,记不住就选错了。因为没有地理坐标,也就没有思维的余地,只好凭记忆来做了。

四、历史课堂教学呼唤专家学者型教师。

历史课教学的魅力还在于其语言富于节奏美。在历史课堂上,讲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不妨语气激昂、雄厚;讲奸佞当道、百姓遭殃,不妨韵律低沉、凝重;叙述一段生动曲折的过程,要节拍分明;至于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时,就要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教师所拥有的不能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江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来提供,是不行的。只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培养新的能力,不断地往自己的“那桶水”里注入新的活力,力争使自己的那桶水成为“一江水”,才能让学生得到他们所渴求的那“一滴水”。譬如易中天、纪连海无一不是学识渊博、修养精深、治学严谨的学者与专家。他们的说史不同于传统的“教历史教材”,有细节、重考证,注重人物性格的分析,处处从史实出发,材料论据多引自正史,让事实说话,不哗众取宠妄加评论,不强词夺理凭空捏造,旁征博引,论从史出,以史佐证,推理严谨。深厚的功力,都源于其平时博览群书、学贯东西的积累。

五、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居于主导地位,在历史课堂上不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应充分重视自身在其中应发挥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度,这才是新课程下历史教学所提倡的方式和方法。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加以改革,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标准,逐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历史天地.青海省文化出版社,2011,9.

猜你喜欢
历史教材教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最美教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