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霞
海岸线具有水陆“两栖”的属性,是连接起陆地和海洋的桥梁。让这条城市的蓝丝带更美,便是让城市更亮丽。
全球海岸带的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10%,但生活在该区域的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60%。對所有的滨海城市而言,海岸线是大自然赐予的蓝丝带。它将城市装扮得鲜活、亮丽,并平添了些许灵动和时尚。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對资源、环境越来越多的索取,这条蓝色丝带日益蒙尘。在GDP持续快速增加的同时,很多地区都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一些地区甚至在资源耗竭、环境恶化、居民健康损失下重新陷于更加难以解决的贫困深渊。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如何合理利用岸线资源,保护岸线环境,破解海洋经济发展和岸线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维护近海生态系统健康
大规模混凝土码头建设、沿海大化工项目建设、海滨房地产开发……这些经济建设的项目,在短期内固然可以收到经济效益,但是脱离了海洋生态环境的依托,这种经济效益是不可持续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對于海洋经济同样重要。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告别过去粗放型的模式,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要重点发展的产业必须是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高效益的产业,要面向深海大洋,发展全球尖端技术,在海洋科技研发、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采、远洋捕捞、远洋物流和贸易、海洋生物技术、高端船舶制造以及配套的金融、旅游、教育等产业上做大做强。”青岛市青年蓝色经济区建设研究会环境组副秘书长,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蒲新明撰文指出。
他在文中同时强调应该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加强對海洋生态的保护,“一是控制污染物人海,二是控制近海渔业捕捞强度,三是保护海岸线和滨海湿地。”
滨海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区或滨海新城的建设在各大沿海城市相继展开。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破坏滨海生态环境的问题。本来孕育着极高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河口生态系统和海草床生态系统极度萎缩和退化;海陆相接的潮间带逐渐被混凝土的公路和堤坝所替代;潮上带的海岸湿地也变成了厂房、农田和池塘……
“当我们不把海洋当作一个生命体而任意进行拆解和组装时,海洋也会变得對人类不那么友好了:赤潮、绿潮、水母、海星……不想要的都来了;而需要的鱼虾,个头却越来越小,数量也越来越少了……”蒲新明對海岸线和海洋环境的破坏深感痛心。
在蒲新明看来,保护好海岸线和滨海湿地,是维护青岛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任务。为此,一是需要制定科学规划,青岛自然或半自然岸段、海湾面积等不能降低到某一指标;二是选划在生态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河口、潮下带、潮间带或海岸湿地进行重点保护;三是大力推行生态修复措施,充分利用青岛的海洋科研优势,进行退化滨海湿地的修复和恢复。
岸线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作为世界上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美国對岸线生态的保护十分值得借鉴。美国不仅仅是在联邦的范围内建立一大批的海洋保护区机构并且制定项目来保护海洋,而且各个州也制定了自己的项目,制定了自己的法律来保护海岸和海洋生态。
以纽约州为例,长岛的南海岸入海口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早在5000年以前就形成了。它是由上游的水所带下来的矿物质所堆积而成的。岛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闭合的生态系统。岛的面积为173平方里。并且由上游来的水还不断地改变着岛的海岸线,以及岛的水平高度。由上游所沉积的矿物质十分有助于植物生长。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岛上的植物生长快速,并且植物的底部大量的繁殖微生物,使得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但随着在长岛上游的人口数在二战以后突飞猛进,海洋保护区遭受了很大的破坏。以至于海洋保护区中的许多资源都被用于上游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此外,人类大修路和造桥也破坏了海洋保护区的健康发展。所以纽约州制定了很多法律来保护海洋保护区。如:限定上游的企业的排污,政府定期检查海水质量,提供资金扶持,加大科研力度,以保证下游的生态平衡。
岸线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价值,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海岸线具有水陆“两栖”的属性,是连接起陆地和海洋的桥梁。让这条城市的蓝丝带更美,便是让城市更亮丽。